(特别免费资料)中图版必修二第四章课件集

文档属性

名称 (特别免费资料)中图版必修二第四章课件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8-05 16:53:00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主要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目前人们对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还没有最终定论,但有一点已达成共识,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其他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合物、氟氯烃、臭氧等),由此增强的温室效应会加剧气候变暖。1.自然原因
举例:有哪些自然原因可导致气候变暖?
2.人为原因
(1)主要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2)举例说明
3.危害
4.人类可以采取的措施专题: 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平均气温在过去100年中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原因
人为原因:
人类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加剧了变暖
自然原因:
现在正处于间冰期,气温较高
危害
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加剧风暴潮及洪涝灾害,海水倒灌导致农田盐渍化,导致气候异常等等 1982年6月8日晚,重庆市下了一场大雨,市郊1300公倾水稻枯黄,好象火烧过一样,几天后局部枯死。主要环境问题:酸雨世界上酸雨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煤和石油燃烧酸雨的主要类型排放硫、氮氧化物到大气中硫、氮氧化物与大气中水蒸气混合生成硫酸、硝酸和金属盐类的颗粒酸性颗粒随雨水降到地面而成酸雨硫酸型
硝酸型酸雨为什么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 酸雨的成因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水就叫酸雨(包括雨、雪、霜、雾、露、雹、霰等)什么是酸雨酸雨的防治酸雨的危害① 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死亡
② 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③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④ 危及人体健康①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② 研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
③ 参与国际协作欧洲、北美、中国长江以南世界三大酸雨区分布:“两控区” “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污染防治取得成效截止到2000年9月底,“两控区”内4894个排放二氧化硫100吨/年以上的重点工业污染企业,有3735家实现达标排放,达标率为76.3%。2000年1~9月,已关停高硫煤矿4732个,减少高硫煤产量1902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106台,关停小水泥、小玻璃生产线862条,关停小钢铁生产线393条。“两控区”及其污染控制目标 ?两控区范围 ????两控区涉及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两控区面积10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1.4%,其中酸雨控制区8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8.4%,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为2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
????两控区的二氧化硫排放量 ??两控区1995年排放二氧化硫约1400万吨,占全国2370万吨的59%。
????两控区污染控制目标 ????到2000年,两控区内排放二氧化硫的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400万吨,直辖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及重点旅游城市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酸雨污染恶化的趋势得到缓解。
????到2010年,两控区内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400万吨,全部城市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环境标准。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全球
气候
变暖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臭氧
层破
坏大气
污染
酸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加剧了变暖处于间冰期,气温较高原因危害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加剧风暴潮及洪涝灾害,海水倒灌导致农田盐渍化,气候异常对人体和生物体造成巨大伤害危害:原因:人类排放的氟氯烃等大气
污染酸雨原因:危害:原因:危害:燃煤、汽车等排放的废气和烟尘危害人体健康硫氧化物与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的排放损害人体和生物体,使土壤、水体酸化,
加快建筑物腐蚀分布:欧洲、北美、中国长江以南城乡环境问题差异 城乡环境问题差异 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试举例说明
1、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如建造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牧、合理排放废弃物等。
2、恶性循环方向发展:黄河浩荡向东方,奔流万里长。有位外国人说过这么一句让国人十分震惊的话:“黄河流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平均每年泥沙流量高达16亿吨,这已不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 们如果再不警醒,总有一天,黄河的报复将如决堤之水奔腾而来,把千百年来的恩怨一泻而尽,把无尽的灾难交给人类!中国自然生态七大失衡 据《服务导报》报道,农业经济学家郭书田说,中国自然生态失衡有7大“赤字”:
1、水土流失面积大于治理面积。风蚀、水蚀达3 80万平方公里,占国全面积的1/3。
2、北方沙漠化面积 16 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17%。每年新增2460平方公里。
3、南方石漠化面积46万平方公里,每年新增2000多亩。
4、草原退化、碱化、沙化每年新增面积2000多万亩。
5、工业三废污染局部改善,总体恶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酸雨面积扩大、水污染严重。由80年代末的15%上升致到目前的 4 0%以上。
6、水资源浪费,约7 0%的农业用水利用率仅4 0%。
7、耕地每年净流失3000多万亩。
他说,生态“赤字”比财政赤字更可怕。资料P32图册 中国的生态破坏总结: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古代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时期
人类听天由命,对环境是一种依赖关系,对之奉若神明,满怀敬畏之心;采集和渔猎活动为主,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作用相当微弱;仅限于对生物资源的破坏。
农业文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
天命论和有神论主宰者人们的思想;人类大规模地改造自然,人类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趋于恶性循环化,局部环境问题大多源于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工业文明—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时期
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者和征服者;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强大,从环境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源和能源,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环境循环入不敷出,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
可持续发展含义p98
可持续发展的三条基本原则p99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转变观念p102
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伦理道德观、消费观
调整行为p103
政府行为、市场行为(清洁生产)、公众行为
加强国际合作p107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练习双项选择题:
 1、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这说明了(  )
A、某一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B、北京市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可以改善韩国的气候条件
C、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D、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2、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反作用给人类的是( )
A、农民们在火山山脚垦荒植树,火山爆发毁坏了农田
B、某工厂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到湖泊中,导致鱼类大批死亡
C、珠江三角洲是一年三熟的耕作制度
D、人们通过劳动把红壤改良成水稻土
深圳的灰霾天数越来越多 有“国际花园城市”之称的深圳,2002年灰霾天气高达124天,人们一年有1/3的时间生活在灰霾中。这个数字是上世纪80年代的20.67倍!与此同时,深圳空气污染天数及污染等级情况也在加剧。2003年深圳空气污染天数达16天,3年中增加5倍。
绿色的 深圳成为阴霾雾都,祸首就是日益增多的汽车。 全市汽车保有量超过60万辆。每天还有10多万辆车过境。在大气污染物中,汽车尾气及其扬尘就占了70%。
  如果大气污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那么“深圳将变成雾都”这一说法就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拯救地球是我们地球村每一个村民的责任我是宇宙的孤舟,请善待地球!!! 人类渴求的生存环境 谢谢大家的合作1254637908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污染 2、生态破坏课件19张PPT。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白内障患者皮肤病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水


失 黄河山东段河水的含沙量我国的水土流失我国的水土流失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每年流失的土壤多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的耕地每年损失1厘米厚的土壤。而自然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400年的时间。每年由于水土流失所带走的氮、磷、钾等养分,相当于我国1年的化肥量。被砍伐破坏后的长白山原始森林黄河兰州段河面污染发臭 ,小朋友闻到味道后跑开非洲连年干旱缺水,造成饥荒,大批人饿死张家口农村土地的沙化水资源污染,生灵涂炭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日俱增 饮用水的污染,对以此为生的居民造成极大的伤害,救救孩子! (长期饮用含砷量严重超标的地下水造成砷中毒) 最后的绿叶土壤荒漠化
物种的灭绝 海洋污染水土流失酸雨城市垃圾成灾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污染与水资源危机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锐减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产生的原因、危害、分布、措施)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合物、氟氯烃、臭氧等)
臭氧空洞(臭氧层受到破坏的原因)
酸雨污染
水资源危机(赤潮)
水土流失(砍伐森林)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当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一定程度
时,即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
了资源再生的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的
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
就会出现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课件16张PPT。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昌平二中 郭星杰www.themegallery.com【课标要求】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www.themegallery.com【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填表,学生能总结出人地关系
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
2、通过对某农村发展问题的讨论和读“可持续发
展系统示意图”,学生能说出经济、社会、生
态三者之间的关系。3、通过阅读教材、讨论,学生能说出可持续发展
的定义、含义和原则。www.themegallery.com【教学重点】ztfzhaotao@sohu.com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原则。www.themegallery.com【教学难点】ztfzhaotao@sohu.com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原则。www.themegallery.com【教学方法】ztfzhaotao@sohu.com 探究式学习 www.themegallery.com【教学过程】ztfzhaotao@sohu.com 1、导入:展示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景观图片。
设问:
(1)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否是一直是我们所希
望的和谐与统一呢?
(2)人类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原始社会、缓慢的农
业社会和飞速的工业社会,在我们享受日益丰富
的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同时,是否考虑过我们给
自然环境带来了什么?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是什
么?www.themegallery.com2、活动:将学生分为三组,阅读教材,分别探究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各阶段的人地关系特点是什么?有哪些环境问题?有哪些人地关系思想?
让学生完成表格,各组总结汇报。 www.themegallery.com3、案例分析:
贫困村的村干部为了带领大家奔小康,想出了一个致富的好办法:决定把本村麦田的土卖给城市建筑公司做工程用土,取土形成大坑,又用收费方式给城市堆放垃圾。这样他们两头进钱,是种麦收入的几十倍。
提问:(1)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影响?
(2)讨论村子的未来发展方向。
www.themegallery.com引导学生讨论,得到下面的结论:
影响农业生产,又污染环境,危害村民健康。这种行为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没有考虑长远发展。
意见一:生态农业
意见二:盖房子出租
意见三:蔬菜大棚

www.themegallery.comztfzhaotao@sohu.com 4、小结:
引导学生分析上述案例当中体现出来的人与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组成。www.themegallery.com5、展示“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说明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强调系统中“人的管理调控”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的实现。www.themegallery.comztfzhaotao@sohu.com 6、活动:让学生阅读教材,说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含义;讨论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请同学举例分析。www.themegallery.com【板书设计】www.themegallery.com【教学反馈】1.人类在不同文明时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大量猎取动植物,人地关系极不协调
B.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已经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
C.工业文明时期,由于科学进步,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D.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步系统和科学
www.themegallery.com2.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末来人类的生活要求
3.“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这句话较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协调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