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知识点回顾: 葡萄糖溶于水得到糖水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思考:糖去哪儿了?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
的苯分子的图像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资料: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 ×1021个水分子,如果每人每分钟数100个分子,那么一滴水中的水分子个数就需30亿人数1万年才能数完。微粒具有的特性(一):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
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所构成。探究微粒的运动实验1.向烧杯A中加入20mL的蒸馏水,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现象:溶液不变色
说明了: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实验2.向实验1所得溶液中加入浓氨水,观察现象。
现象:溶液变成红色
说明了: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色浓氨水与酚酞试液的 “远程交流”BC现象:
结论:A烧杯溶液逐渐变红。 构成氨水的微粒不停的运动。学以致用:你会解释吗? 微粒具有的特性(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科学探究一:微粒是运动的速率与什么有关?设计方案: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品红,不要搅拌,观察现象。
现象:热水中品红扩散较快。
结论:微粒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微粒运动的速率越快。
感悟生活:下列现象体现了微粒的什么性质?湿衣服晾干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思考: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容易晾干? 微粒具有的特性(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温度越高运动越快。设计方案:将水和酒精混合,震荡
操作要点: 先加入一半体积的水,再加入酒
精直至试管装满反复振荡观察。
实验与现象: 振荡后体积变小将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所得体积 20mL1+1等于2吗?<科学探究二:气体和液体压缩情况的比较 设计方案:
1.取一支注射器吸空气,用手指顶住注射孔,慢慢推压栓塞。
2.另一支吸入等体积的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孔,慢慢推压栓塞。空气水微粒的特性: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间隙。
微粒间的间隙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气体>液体>固体,所以气体往往比液体、固体容易压缩。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物质状态的变化微观三维模拟动画
等质量的物质发生三态的变化时,微粒的数目、大小不变,微粒间的间隙发生改变。
固态:微粒有序排列
液态:微粒无序排列
气态:微粒自由运动
总结:微粒具有的三大特性1、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所构成。
2、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3、微粒间有间隔。气体间的间隔最大,固体间的间隔最小;温度越高,间隔越大。课堂练习(一)歌中唱到“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满院
花开香也香不过它”,这说明了( )
A.微粒的很小
B.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C.微粒之间有间隔
D.同种物质的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微粒性质不同。B课堂练习(二)
不能用微粒的性质解释的现象是( )
A.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温度变化
B.酒香不怕巷子深
C.将二氧化碳降温加压变成干冰
D.大庆地区春天易发生沙尘暴D 热胀冷缩花香四溢微粒间隔随温度
的变化而变化微粒不停运动温度升高,
湿衣服易变干微粒运动速率变快课堂练习(三)课堂练习(四)1.如图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 ,(“高”“低”“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 。
2.糖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呢?
答:混合物低微粒间有间隔
1.花露水与水混合
实验用品:花露水瓶一个(瓶颈细长195ml)
过期花露水约半瓶。
实验步骤:在空的瓶里到入约半瓶水,再慢慢到入约半瓶花露水至瓶口,用大拇指堵住瓶口倒置,重复几次。观察液面是否低于瓶口。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家庭小实验课后作业请从微观的角度去解释下列现象:
1、盛夏将自行车放在阳光下,
车胎爆炸。
2、为什么病人发烧时常用酒
精降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