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2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2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1-11 22:3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 质量守恒定律我们的实验: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2: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
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3: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 的测定实验步骤:
1.称量
2.将两种物质混合,观察现象
3.再次称量探究实验:实验现象实验2:
实验3: 产生了蓝色沉淀,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比反应前质量减轻。
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元素的种类
元素的质量
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
六个不变一定改变:不一定改变:物质的种类(宏观)
分子的种类(微观)分子的个数等 (微观)在化学反应前后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内
B、打开盛酒精的瓶盖,酒精质量变小
C、镁带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
D、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变重B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是( )
A.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B.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分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D.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不变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2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只有固体、液体间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加反应,就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碳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之和
E.ag红磷与b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a+b)g五氧化二磷
F .水冷却结成冰,总质量没有改变,由此说明:此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5.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区分它们的一种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亚硝酸钠。亚硝酸钠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
A NO2 B SO2 C N2 D NH3 A4.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
①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物质的质量 ③物质的种类 ④物质的性质 ⑤元素的种类 ⑥ 原子数目 ⑦原子的种类 ⑧物质的分子总数。①⑤⑥⑦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2XY+Y2=2Z中,Z的化学式为(? )
A.XY?2???? B.X2Y2??????
C.X2Y4??? ? D.X2Y
A7、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a-b)克
B、(a-b-c)克
C、(a+b-c)克
D、(a-b+c)克C8.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Z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参加反应的X和W的质量比为7:2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上表中a的值为4B9.某化合物4.6克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则该物质中( )
A.一定含有C、H、O元素
B.只含C、H元素
C.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D.不含C、H、O元素A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