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一、官渡之战
背景
(1)东汉末期,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 为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把汉献帝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招揽人才。在农业生产上,曹操采用屯田 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势力逐渐壮大起来。?
(2)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 ,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十万人
三四 万人
曹 操
袁 绍
公元200年
乌巢
延津
官渡之战
时间:200年。?
交战双方:曹操与袁绍 。?
结果:曹操偷袭袁军的粮囤,迅速歼灭袁军主力。?
作用: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 打下基础。
袁绍
曹操
曹操
官渡之战后形势图
图中的人物都是谁?
这幅图反映了一个什么成语故事?
三顾茅庐
曹 操
孙 权
刘 备
刘备
刘备
刘备
曹操
20多万大 军
孙权
孙刘联军5万军队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前的形势
赤 壁 之 战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赤 壁 之 战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公元208年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填表并比较:
200年
袁绍
曹操
曹操
以少胜多
208年
曹操
孙权刘备
5万
20多万
3-4万
10余万
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骄兵必败
战役 时间 双方 兵力 结果 作 用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为什么?
2、赤壁之战
孙权
刘备
组成孙刘联军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魏
洛阳
蜀
成都
吴
建业
刘备221年
曹丕220年
孙权222年
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就你所知,曹操、周瑜、诸葛亮在小说、戏剧、影视剧和连环画中的表现,与历史事实有哪些不相符合?你对这些情况有什么看法?
对历史人物和文学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时,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去分析,并且一定要对最关键、最本质的不同点做出正确的判断。
220年
221年
222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南京)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创建者
都城(今名)
魏
蜀
吴
(pī)
三国的建立
地区经济的发展
屯田(军屯、民屯)
屯田、修浚都江堰、推广“木牛流马”、盐铁官营;
七擒七纵孟获,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关系
北人南迁、屯田
造船业发达
卫温首达夷州
曹魏重视农耕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翻车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孙吴船模
孙吴开发江南
1.“三国”指的是哪三个政权?定都在哪里?建立者分别是谁?各是哪一年建立的?
国号 都城 建立者 建立年代
魏 洛阳 曹丕 220年
蜀(汉) 成都 刘备 221年
吴 建业 孙权 222年
1.“三国”中,哪一国实力最强?哪一国实力最弱?
2.魏国的大权逐渐被谁所控制?
最强:魏 最弱:蜀
大臣司马懿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世称号冢虎、管
兵伐,有卧龙凤雏幼麒冢虎一说。三国时
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大都
督,权臣。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以其功
著,封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
晋宣帝。
魏
吴
265年
司马炎
司马懿
280年
曹丕
263年,魏国灭蜀。
265年,司马炎改魏为晋,西晋建立。
280年,西晋灭吴。(三国结束)
袁绍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
曹操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
孙权刘备联军
三国鼎立
220年 曹丕 洛阳
221年 刘备 成都
222年 孙权 建业
魏
蜀
吴
三国鼎立
课堂小结
依据内容概括总结 :
①一种局面: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③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
④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⑤五个时间:200年、208年、220年、
221年、222年。
怎样评价曹操?
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依你之见呢?
识 图 题:
A
B
C
A的建立者是
B的都城在
C的国号是
曹丕
成都
吴
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2、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一战( )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
你能做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