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6课 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楮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第16课 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
2.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
3.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具体过程。
【学习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学习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东汉末 黄巾大起义
温故而知新
群雄并起
天下大乱
曹操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合作探究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实行屯田
战役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特点
官渡之战
自主预习
战役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特点
官渡之战 200年 袁绍军队和曹操军队 曹操军队胜袁绍军队 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以少胜多
曹操赤脚迎许攸
想一想: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曹操
曹操的“壮心”是什么?
战役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特点
赤壁之战
自主学习
战役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特点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军队、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胜曹操军队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以少
胜多
火烧赤壁
思考: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看经典故事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魏
蜀
吴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社会的进步?
想一想,议一议
为什么说:
本课知识体系
下列哪一次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
? A.巨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C
当堂训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壮心”是指曹操想要( ):
A.统一北方 B.统一黄河流域
C.统一全国 D.统治江东
c
当堂训练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
“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c
当堂训练
易中天《品三国》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播出的曾风靡全国的节目。他所品读的“三国”是指 ( ):
A.夏商周 B.宋元明
C.元明清 D.魏蜀吴
D
当堂训练
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位于北方的政权是( ):
A.洛阳 B.魏 C.蜀 D.吴
B
当堂训练
议一议:
曹操是“奸贼”还是“英雄”?
曹操统一北方,使北方社会生产得到了发展。
曹操不愧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历史长河 群星闪耀
刘备
三顾茅庐
忠肝义胆 关羽
心直口快 猛张飞
诸葛亮
一转眼,
一千七百多年过去了,
历史的车轮驶到了今天,
历史的篇章到了我们书写的时候。
但愿同学们,能像曹操、刘备、
孙权、诸葛亮、周瑜等英雄豪杰一样,能青史留名,
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祝愿同学们:
做有作为的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