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53分.1-11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12-16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四个选项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的自转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
C.研究火车从北京运行到上海的速度
D.研究体操运动员动作的规范性
2.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
B.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
C.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D.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3.下列说法中哪些表示的是时刻( )
A.2008年8月8日晚20:00,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
B.校运动会100m赛跑的最好成绩是12.8s
C.学校早8:00﹣﹣﹣8:40上第一节课
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周期是86min
4.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为零时,路程一定为零
B.路程为零时,位移不一定为零
C.物体沿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可以等于路程
D.物体沿曲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可以等于路程
5.下列关于速度、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速度的变化量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6.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时,接通电源和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释放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速率即为平均速度的大小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
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指平均速度
8.短跑运动员在100m赛跑中,测得5s未的速度为9m/s,10s未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9m/s B.9.6m/s C.10m/s D.10.2m/s
9.下面有关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加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0.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那么(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2m/s
C.第3秒初的速度比第2秒末的速度大2m/s
D.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2m/s
1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
A.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同
B.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反
C.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加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同
D.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加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反
12.学习“质点”时,常会遇到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或者体积很小的物体
B.质点可能是很大的物体,也可能是很小的物体
C.观看日食时,可把太阳看成质点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把地球视为质点
13.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速度 B.位移 C.路程 D.加速度
14.试判断下面几个速度中哪个是瞬时速度( )
A.子弹以800米/秒的速度飞出枪口
B.汽车以54千米/小时的速度通过长安街
C.质点在头两秒内的速度是2米/秒
D.小球滑至斜面底端时的速度是5米/秒
15.以下几个图象哪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
A. B.
C. D.
1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
B.重物体的g值大
C.g值在赤道处小于南北两极处
D.g值在地面任何地方一样大
二、填空题(共24分,每空2分)
17.某人将一个小球从2米高处竖直向下抛出,小球被地面碰撞后又竖直向上弹起5米高再被另一人接住,这一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是 m,发生的位移大小是 m,方向 。
18.一个同学在半径为R的圆形跑道上顺时针跑动了3/4周,他刚开始运动时方向向东。则运动中,他的位移的大小是 ,位移的方向是 ,他通过的路程是 ;他在这一运动中的最大位移是 。
19.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用 电源,频率为 Hz,它每隔 秒打一次点.
20.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B、C……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
三、计算题(共3题,总分23分.解答应写岀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岀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岀数值和单位.)
21.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在第3s末的速度为6m/s,求: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在3s内的位移;
(3)物体在第4s内的平均速度.
22.如图给出了汽车从A点到B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线,根据图线解题。
(1)在0s﹣40s内汽车做什么运动?加速度大小?
(2)40s﹣120s内汽车做什么运动?加速度怎样?
(3)120s﹣200s内汽车做什么运动?位移大小?
(4)汽车从A点开始到速度大小为10m/s时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23.如图是一架飞机飞行的s﹣t图象,试根据图象回答:
(1)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多少km/h?
(2)如这架飞机继续保持原来的速度匀速飞行,3h内的位移是多少km?
2019-2020学年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53分.1-11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12-16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四个选项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解答】解:A、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有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否则就无法分辨地球的转动。故A错误。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球的大小不能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
C、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所用时间时,尽管火车有一定的长度和形状,但相对于从南京到上海的距离可忽略不计,故火车可看作质点。故C正确。
D、研究体操运动员动作的规范性时,不能看作质点,否则没有动作;故D错误;
故选:C。
2.【解答】解:参考系是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做为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所以B正确。
故选:B。
3.【解答】解:A、2008年8月8日晚20:00,指时刻,故A正确;
B、校运动会100m赛跑的最好成绩是12.8s是指时间的长度,是指的时间间隔,故B错误;
C、早8:00﹣﹣﹣8:40上第一节课,指的是一段时间,是时间间隔,故C错误;
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周期是86min是指时间间隔,故D错误。
故选:A。
4.【解答】解:A、位移为零,路程不一定为零,比如:从某位置出发又回到出发点。故A错误。
B、路程为零,说明物体未动,所以位移一定为零。故B错误。
C、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故C正确。
D、物体沿曲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故D错误。
故选:C。
5.【解答】解:A、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得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故A错误
B、物体的速度为零,但物体的加速度的变化率可以不为零,即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
C、物体的速度变化大,但所需时间更长的话,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可能很小,则加速度就会很小,故C错误。
D、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所以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如果先放开纸带开始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同时先打点再释放纸带,可以使打点稳定,提高纸带利用率,可以使纸带上打满点,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7.【解答】解:A、平均速率是路程比时间,平均速度是位移比时间,概念不同,故A错误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故B正确
C、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平均速度,故C错误
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指瞬时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8.【解答】解:由于运动员参加100m赛跑,故运动员的位移为s=100m,
10s末运动员到达终点,故运动时间为t=10s,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10m/s
故C正确。
故选:C。
9.【解答】解: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速度的变化率。
A、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是指物体速度的变化量是△v而不是a,故A错误。
B、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而不是加速度,故B错误。
C、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而不是加速度,故C错误。
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D正确。
故选:D。
10.【解答】解:A、因为加速度为2m/s2,知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为2m/s。故A错误,B正确。
C、第3s初和第2s末在同一时刻,两个时刻速度相同。故C错误。
D、第3s末与第2s初的时间差为2s,则速度的变化量△v=at=2×2m/s=4m/s。故D错误。
故选:B。
11.【解答】解: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由速度图象可知物体在前一段时间内的斜率不变,且速度逐渐增大,故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而在后一段时间内图象的斜率为负值且保持不变,即物体的加速度恒定,又由于物体的速率逐渐减小,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但由于物体的速度图象始终在时间轴的上方,故物体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
故选:A。
12.【解答】解:A、体积很小的物体它的体积不一定能够忽略,不一定能看成质点,如原子的体积很小,但在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时候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故A错误;
B、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中没有影响或影响不计时,可以把物体当成质点处理。与物体的大小无关,故B正确;
C、研究日食时,太阳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可把太阳看成质点,故C错误;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把地球视为质点,故D正确。
故选:BD。
13.【解答】解:速度、位移和加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矢量,而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ABD正确,C错误。
故选:ABD。
14.【解答】解: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是子弹的瞬时速度,故A正确;
B、汽车通过长安街的速度是一段位移对应的速度,为平均速度,故B错误;
C、质点在头两秒内的速度对应一段时间,为平均速度,故C错误;
D、球滑至斜面底端时的速度是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D正确;
故选:AD。
15.【解答】解:A、x﹣t图象是倾斜的直线,斜率表示速度,故说明速度是保持不变的;故为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在v﹣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故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位移不随时间改变,故为静止状态;故C错误;
D、图象是倾斜的直线,斜率表示速度,即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AD。
16.【解答】解:AB、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是由重力产生的,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g,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故A正确,B错误
CD、地面的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受纬度和海拔的影响。纬度越高加速度越大和海拔越高加速度越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二、填空题(共24分,每空2分)
17.【解答】解:将一个小球从2m高处竖直向下抛出,小球与地面碰撞后又竖直向上弹起,在5m高处被另一人接住,小球走过的路程:s=2+5m=7m;位移的大小:x=5﹣2m=3m。方向向上。
故答案为:7,3,向上。
18.【解答】解: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了周;
则其位移为:=R,其方向指向西南方向45°;
路程为×2πR=1.5πR
运动中的最大位移为直径即2R;
故答案为:R;西偏南45°;1.5πR。
19.【解答】解: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它每隔0.02秒打一次点.
故答案为:交流;50;0.02
20.【解答】解:由题意可知:x1=5.0cm,x2=14.0﹣5.0=9cm,x3=27.0cm﹣14.0vm=13cm,x4=44.0cm﹣27.0cm=17cm
所以根据逐差法有:
△x=aT2,其中△x=4cm,T=0.1s,故代入数据解得:a=4m/s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C===1.1m/s
故答案为:4m/s2;1.1m/s。
三、计算题(共3题,总分23分.解答应写岀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岀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岀数值和单位.)
21.【解答】解:
(1)∵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已知3s末的速度为6m/s
∴由v=at得,物体的加速度a=
(2)∵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1)得加速度a=2m/s2,求3s内的位移
∴据位移时间关系x=
(3)由题意知物体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在第3s末的速度v3=6m/s,物体的加速度为a=2m/s2,则物体在第4s末的速度v4=at=2×4m/s=8m/s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可得物体在第4s内的平均速度.
答:(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2m/s2;
(2)物体在3s内的位移为9m;
(3)物体在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7m/s
22.【解答】解:(1)在0﹣40s内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的大小a1==0.5m/s2
(2)在40s﹣120s内汽车的速度随时间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零,即:a2=05m/s2
(3)在120﹣200s内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汽车的加速度a3===﹣0.25m/s2,
发生的位移x=×20×80=800m。
(4)由图象可直接读出任一时刻汽车的速度,如图可知,汽车从A点开始到速度大小为10m/s时所需的时间是20s或160s。
答:(1)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5m/s2;
(2)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
(3)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大小为800m;
(4)汽车从A点开始到速度大小为10m/s时所需的时间是20s或160s。
23.【解答】解:(1)由图得飞机作匀速直线运动
飞行的速度为 v==×60km/h=600km/h,
(2)S=vt=600×3km=1800km
答:
(1)飞机的飞行速度是600km/h.
(2)如这架飞机继续保持原来的速度匀速飞行,3h内的位移是18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