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义务教育湘版教材三年级上册
《花手帕》
单位: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第十一小学
执教人:王素清
《花手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
2、掌握染制纸手帕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及图案的变化与韵味。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发现各种图案的折叠方法,运用不同折法、染法设计制作出漂亮的花手帕。
难点:设计制作漂亮的花手帕。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餐巾纸、生宣纸、彩笔水。
2.学生准备:餐巾纸、生宣纸、彩色墨水、抹布。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怎么样?
瞧,我这里有几种漂亮的颜色水,这些水非常好玩呦!这是一张普通的纸巾,我随意折几下,然后(把几个角浸染,打开)漂亮吗?
教师小结:刚才老师玩的的这个游戏是借用了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染缬的制作方法,不过是把传统制作中的布换成了纸。
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百花齐放,其中历史悠久的“染缬”就是奇葩之一,印染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一个花手帕吧。
板书课题:花手帕
(二)、学习染制步骤。
1、谁能说一说老师在玩这个游戏过程中用了哪些步骤?(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并板书:先折—再染(出示课件)
2、学习折法
(1)、 怎么折呢?有哪些折法呢?
老师就以“田字格”、“米字格”为例给大家做一下示范:(师边讲,边示范;学生学着一起折)
A:“田字格”折法
B:“米字格”折法
你们折好了吗?请展示一下,太棒了!
(2)、接下来看看还有什么折法?
(“川字格”、“州字格”、“井字格”、“双米字格”、“两端辐射”、“中心辐射”)
仔细观察这些折法名称与示意图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这些折法名称涵盖了这些折法的特点、比如:。。。。。。。。。)
(3)、学生动手折
请同学们选择2-3种自己喜欢的折法,折一折,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a.学生练习折纸
b.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折法
(4)、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挑战眼力的游戏,比比谁的观察力最强,谁最聪明,老师这里有几幅图案,他们都是用不同的折法染的,谁能找出对应的折法。(田、米、川、州、井字的折方即对应染出的作品)
(5)、展示不同折法对应的作品
(三)、学习染法
1、我们学会了这么多的折法,要想使他们成为漂亮的花手帕,还学要做什么呢?
(染制)
2、猜猜刚刚老师染制的这一个花手帕用的是什么方法?
(浸染)
浸染就是把要染色的那一部分,浸到颜色水里,利用纸的吸水性把颜色水吸附到纸上,这样的一个过程叫浸染。
3、还有其他染法吗?
(点染)
点染就是把颜色水直接滴或点到纸上这样一个过程。
师小结:浸染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染色方法之一,他上色快、染出的颜色鲜艳。
(四)、欣赏不同折法染制完成的作品。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些不同折法和不同染法染制出来的花手帕作品。(出示欣赏图片)
五、学生初次尝试制作。
1、看到这么多美丽的作品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了,那就让大家来一展身手试一试,用我们学到的方法步骤染制一张花手帕。(播放音乐)
2、分为四人一小组,看看那组染制的最漂亮。
3、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选择不同效果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5、请说一说自己在制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学生自由发言)
6、学生评一评,不好的作品问题在哪?
六、学生自主创作。
1、制作要求:
每人制作2~4张作品,用先折叠再染的方法自己设计一张有特色的花手帕,看看谁的制作最有创意。
2、学生制作,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提醒注意。
七、作品评价交流与拓展。
展示作品,学生评一评:你喜欢哪幅作品?它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染制美丽的花手帕,大家表现都非常出色,从中我们也得到一个启示,我们只要有一双灵巧的手,一个善于创新的脑,就能将平凡幻化为神奇!
拓展:
我们还可以再把这些美丽的花手帕变成哪些更为有趣的东西。
板书设计:
花 手 帕
一、先折 田字格
米字格
二、再染 浸染
点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