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8 水到哪里去了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8 水到哪里去了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13 09:3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重点研究蒸发这一常温下的汽化现象。通过本课开始的几幅图——几种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蒸发现象,提出本课要研究的问题。“写字游戏”是一个体验活动,通过两个简单的小实验,让学生不仅观察到蒸发的过程,还能切实感受到蒸发要吸收热量这一科学原理。在充分调动学生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起科学的蒸发概念。教材中用小鼠标的语言提示学生思考水之外的其他液体是否同样有蒸发现象,如酒精、汽油等。拓展活动“蒸发的快慢”,引导学生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重点训练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使学生再次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实验设计过程,通过实验最终获得科学结论。同时,此课和下一课都在为学生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做铺垫。
教学目标
1、能结合日常生活,对蒸发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2、能利用感觉器官感觉水蒸发过程中伴随的热量变化。
3、能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液态的水经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并带走一定的热量。
4、能通过实验探究常温下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通过探究活动切实认识到蒸发要吸热这一科学原理。。
教学准备
水杯、冷水、热水、纸巾、扇子、纸杯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师生活动)
阶段目标
课后反馈
一、由游戏导入本课
二、师生互动学新知
(一)认识蒸发
(二)感受蒸发
(三)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知识拓展
师在黑板上用水画出小熊让学生蒙眼为小熊画鼻子,游戏开始小熊却不见了。
师发出疑问:水画的“小熊”到哪里去了?谁来猜一猜?(板书课题)
师:你看到水是怎样跑掉了吗?
这说明水变成了什么样的物质跑掉了?
生: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了。
教师小结:我们发现水在常温下会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师:谁能说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蒸发现象?
生回答(……)
师:老师这儿也准备了几幅有关蒸发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
师:蒸发无时不在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下面我们做一个小实验,用手指蘸少量温水,抹在手背上,你有什么感觉?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实验,汇报感觉,交流体会。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游泳后刚从水里出来会感到有些冷,淋雨后会感到冷;地面洒水后感到凉爽?
教师小结: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态变成气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师:在刚才体验过程中,有同学告诉我结果很快,有同学慢一些,这说明蒸发也有快慢,蒸发的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学生猜想,汇报交流。
(3)师:你怎样去验证?需要那些实验器材?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步骤,师指导点评价。
师生共同总结实验步骤:1.在两个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分别放在向阳处和阴暗处。
2.在玻璃片上滴两滴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其中一滴摊开。
3.在两块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其中一个用扇子扇。
学生动手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温、液体表面积和液体周围空气流动快慢有关,液体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空气流通越快蒸发越快。
师:你还能举出其他液体跑到空气中的例子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由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使学生在感性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新知教学。
通过游戏感性认识水会慢慢变没了。从而认识蒸发现象。
通过实验体会水蒸发时要吸收生体上的热量
要学以致用,进一步通过生活现象了解水蒸发吸热。
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了解蒸发要吸热。
通过自行设计对比实验了解蒸发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
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分析问题、总结的能
让学生思考水之外的其他液体是否同样有蒸发现象,如酒精、汽油等。
板书设计
8、水到哪里去了
蒸发吸收热量
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教学反思
通过课本上的几幅图——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几种蒸发现象,提出本课要研究的问题。通过简单的小实验,让学生不仅观察到蒸发的过程,还能切实感受到蒸发要吸收热量这一科学原理。让学生掌握蒸发的知识,培养观察、探究、创造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多让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一步唤起学生对生活的亲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