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件+导学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件+导学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09 11:05:03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
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
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新课导入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期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刘向(约前77年—前6年),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战国策》作品简介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采纳,以施展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时代背景回顾: 按照史书体例的差异按照记载时间的长短复习旧知题目讲解 你理解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谏”两个字意思吗?
讽,这里是动词,讽谏,用含蓄
的话委婉地规劝。谏,规劝国君、
尊长或朋友改正错误。
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
地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
忌劝说齐王,齐王采纳意见。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昳    窥  
间进 期年    
谤讥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yì kuījiànjībàng jīzhāocháo朗读节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朗读训练朗读语气指导:
第1自然段记叙十分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
第2自然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性特色,读时应注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
第3自然段记叙纳谏的举措及结果,要读得层次分明。重读“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皆朝于齐”等词语。 朗读训练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长光艳穿戴“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早晨对……说谁,哪一个极、很比得上,赶得上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说:“我同城北的徐公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疏通文意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
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
,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不相信自己,动宾倒置又,再“与……相比,谁更……” 。 孰:副词,谁第二天省略句。(邹忌)与(客)坐谈“……与……孰……”,句式: “与……相比,谁更……” 及、比得上译文: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丽),因而又问他的妾说:“我同徐公比,哪一个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疏通文意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通假字,“熟”,仔细认为太远了在晚上以……为美。(认为……美)意动用法偏爱介词,对译文: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的原因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实在,确实认为比土地方圆国君旁边的近侍,近臣因受蒙蔽而不明译文: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疏通文意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好,对名词作状语,当面指责过失议论使……听到公共场合满一年即使译文:齐威王说:“好!”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过失,并传到我耳朵的,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门前庭院像集市一样;几个月后,有时偶而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要说,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有时间或、偶尔疏通文意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cháo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听说这件事动词朝见到介词,在译文: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疏通文意 邹忌(约前385-前319),战国时政治家,齐国大臣。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封于下邳pī(今江苏邳县西南),称成侯。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从此齐国渐强。邹忌其人链接材料齐威王其人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后来谋士淳于髡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链接材料整体感知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内容。
第1节:写邹忌从妻、妾、客谬赞自己比徐公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
第2节:本段是邹忌用现身说法、亲身体验讽劝齐王。
第3节:写齐王纳谏的三赏,悬赏求谏之后的三变,及取得的成果。整体感知分析第一段1、文章开头怎样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这些反映了什么?
外貌:“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一句话,写出了邹忌外形魁梧、美丽。
行动:“朝服衣冠,窥镜”写邹忌窥镜见貌,自觉其美,逼真地刻画出他自我欣赏的心理。研读赏析2、针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异同?并进行分析。相同点:赞扬邹忌比徐公美。
不同点:妻子热情赞扬邹忌,反映了妻的偏爱(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在家中的地位卑微,因为怕,回答较敷衍(如“徐公何能及君也?”)。客的目的是有事相求,所以回答用了一个陈述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如:“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研读赏析3、针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妻、妾、客三人的答话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不能互换位置。
三人答的内容都是说邹忌美,语言只是几个字的变化,却反映了对话人物间的关系亲疏远近不同。妻子热情赞扬邹忌“美甚”,反映了妻的偏爱;妾在家中的地位卑微,因为怕,不可能像妻那样热情;客的回答用了一个陈述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表明他与邹忌的关系更疏远一些,所谓的“不若君之美”不过是客套的溢美之词罢了。
研读赏析4.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研读赏析第二段 1.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分别用文中的句子和自己的话回答。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研读赏析2.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
以家事喻国事的办法。
以“臣之妻私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相比;以“臣之妾畏臣”与“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相比;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相比,劝说齐王除蔽纳谏。最后恳切指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研读赏析1. “王曰:‘善。’”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
一是说明邹忌艺术的进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说明齐威王善于纳谏。
2.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间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
(或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研读赏析第四段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
“此”指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种情况。“战胜于朝廷”是指内政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别的国家畏服。研读赏析有人称赞邹忌能将“千古臣谄君敝,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也有人认为他的劝谏“并无讽王纳谏字句”,秒在“蕴藉”。结合这些语句,具体分析邹忌是怎样说服齐王的,其劝谏艺术有怎样的高妙之处。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的三种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就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然后拿齐威王的地位和自己做比较,“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这些都与邹忌的处境相同。在这里,邹忌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这种类比的说理方法,非常贴切,尽情尽理,收到良好的效果。问题探究总结一下,邹忌能够劝谏成功的原因有哪些?1.语言委婉,巧妙设喻,以小见大(由生活小事推及治国大事)推己及人。
2.进谏的内容有针对性,符合当时的政治需要。
3.善于揣摩国君心理,使国君乐于接受。
4.齐威王是个开明的君主,他善于纳谏。问题探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邹忌和齐威王各是怎样的人?邹忌:善于思考,实事求是,能推己及人,忠君爱国。
齐威王: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失,鼓励天下人评说自己的是非,这种开阔的胸襟在天子唯我独尊的朝代实属难能可贵。
评价人物 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威王纳谏,使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说明了国君必须广泛采用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同时,告诉人们: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蒙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不犯或少犯错误。课堂小结 1.本文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而作者却用占全文二分之一的篇幅去写邹忌和徐公比美,这是不是详略不当?
不是。写比美,是为后文做铺垫,是设喻手法。从全文来看,设喻、讽谏写得详,而齐王纳谏除蔽写得略。这种详略得当的手法,值得我们学习。问题探究2.邹忌成功地说服齐威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邹忌是用委婉劝说的方式成功说服齐王的。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问题探究 晏子辞幕僚
春秋时的齐相晏子,门下有众多幕僚。其中有个名叫高缭的,平日里,他对晏子十分尊敬,百依百顺,交给他做的事均能完成,与同僚间也相处融洽。转眼间,三年过去,高缭虽没什么大功劳,也无什么过错。同僚们都认可他的工作能力,看好他,认为他会得到晏子的提拔重用。可是,出乎意料的是,高缭竟被辞退了。拓展延伸 同僚们十分不解,有的还为高缭喊冤,并有几人相约去见晏子,要为高缭讨说法。晏子知道幕僚们的来意后,真切地说:“我之所以辞退他,是因为几年内他从来没有向我提过意见……我之所以任用你们,就是为了让你们给我挑毛病、提建议,以利于我不断改正错误、不断进步啊!”
拓展延伸 试用课文中的话给本文另拟一个标题,或发挥想象力,以邹忌或齐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这个故事。
拓展延伸字词积累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梁平县和林镇中导学案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语文 
编号
91083 
主备
审批
审核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学生
 
课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2.了解《战国策》。
3.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学习过程
自主
学习
 一、导语设计
“人贵在自知。”齐国的谋臣邹忌就是这样一位贤人。他是一位美男子。但与徐公相比却还不及,妻子偏爱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由此联想到什么?他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寻找答案。
二、资料助读
1、《战国策》原名《国事》《短长》《事语》《长书》等,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至于这部书的作者,已不可考。《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2、背景资料: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因素。失去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得到“士”的支持。“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于史无考。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kuī)镜期(jī)年  朝(cháo)于齐 间(jiàn)进
合作
探究
交流
展示
 合作交流1
1、学生翻译课文。
2、问题探究。
(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一件家庭小事,即: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3)妻、妾、客三答后,邹忌“暮寝而思之”,“之”指代什么?邹忌由此又想到了什么呢?
明确:“暮寝而思之”的“之”指代上文的“三问”“三答”,尤其是“三答”。邹忌在三问三答之后,经过“孰视”“窥视”,知道自己明明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偏偏说比徐公美。这是引起他思考的原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是邹忌经过一番思考得出的结论。至此他豁然顿悟,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这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
合作交流2
1、学生翻译课文。
2、问题探究。
(1)在本段中,邹忌是如何讽涑齐王的?
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合作交流3、4
1、学生翻译课文。
2、问题探究。
(1)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么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①齐王下令按进谏的方式,分三等悬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滂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如此不计较提意见的方式和态度,这在封建社会是罕见的,也正是邹忌敢于进谏的原因。②臣民进谏分三个阶段,发生了三次变化,“令初下,群臣进涑,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闻之;期牛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这三变生动地反映了这一重大举措的正确性。③结果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达标
检测
反馈
校正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臣妾(qì)????昳丽(yǐ)????朝服衣冠(zhāo) B.孰与(shú)???弗如(fú?)???皆朝(cháo)于齐 C.窥镜(kuì)???期年(qī)????数(shuò)月之后 D.旦日(dàn)???暮寝(qīn)???时时而间(jiān)进 2.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吾孰与徐公美?????B.吾妻之美我者 C.?皆以美于徐公?????D.君美甚 3.找出下列与“忌不自信”句式相同的一项???????????????????(???) A.君美甚????????B.能谤讥于市朝 C.甚矣,汝之不惠?D.?夫晋,何厌之有?? 4.对“今齐地方千里”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齐国这个地方有数千里的土地 B.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 C.今天齐国这个地方有数千里的土地 D.今天齐国土地方圆有千里之多 5.下面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是寡人之过也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徐公来,孰视之 C.能谤讥于市朝??????????????朝服衣冠 D.虽欲言,无可进者???????????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6.填空 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体的历史著作《??????????》。“讽谏”的意思是????????????????????????????????????。 ②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 ??????????????????????????????????。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 7、请列举两个出自《战国策》的成语。 ???????????????????????????????????????????????????????????
学后

1.B?2.B?3.D?4.B?5.A6.?①国别?《战国策》???“讽”?是动词,讽喻的意思,特指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谏”?是名词,指批评意见。“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②“暮寝而思之,曰……?欲有求于我也。”“令初下……虽欲言,无可进者。”7、?如:门庭若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 
梁平县和林镇中导学案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语文 
编号
91084 
主备
审批
审核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学生
 
课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2、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学习过程
自主
学习
1、实词: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偏爱)③?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的确,确实)④?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 ⑤?时时而间进(间:间或,断断续续地)⑥?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⑦?期年之后(期:满一年)?⑧?能谤讥于市朝(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讥:微言讽刺)(注:讽:微言劝谏)? 2.?虚词:? “于”? :①?欲有求于我也(于:介词,对)②?皆以美于徐公(于:介词,比)?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于:介词,在)④?皆朝于齐(于:到)? “而”?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而:连词,并且)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而:表顺接连词,于是)③?时时而间进(而:连词,表修饰)? 3.?词类活用:? ①?名动:朝服衣冠(服:穿戴)②?名状:朝服衣冠(朝:早晨)????暮寝而思之(暮:夜晚)????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 ③?使动: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④?意动:吾妻之美我者(美:认为…美)? 4.?古今异义:? ?地方:? [今]?部分、区域、本地,跟“中央”相对的行政区划。? [古]?两个单音词。地。土地,国土。方,方圆,纵横。? 5.?特殊句式:? 省略句:? ①?与(之)坐谈(省宾语)②?问之(于)客曰(省介词“于”)? 判断句:?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状语后置:皆朝于齐(应为“皆于齐朝”)? 被动句:?王之蔽甚矣。? 宾语前置:??忌不自信(应为“忌不信自”)? 固定格式:?孰与…”和“与…孰”疑问句经常用来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成选择疑问句中的一种,介词“与”的宾语是用来作比较对象,句末的形容词则是比较的标准。
合作
探究
交流
展示
 合作交流3、4
1、学生翻译课文。
2、问题探究。
(1)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么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①齐王下令按进谏的方式,分三等悬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滂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如此不计较提意见的方式和态度,这在封建社会是罕见的,也正是邹忌敢于进谏的原因。②臣民进谏分三个阶段,发生了三次变化,“令初下,群臣进涑,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闻之;期牛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这三变生动地反映了这一重大举措的正确性。③结果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精读品析
  1、邹忌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
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才能做到政治清明,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2、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第一问: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敢于采纳群臣的意见。
3、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①对人对已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论人客观等表述亦可)。
  ②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
③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 
4、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
达标
检测
反馈
校正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习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关?”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下列对邹忌的赞美,语气由轻到重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②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A.②③①????B.①②③????C.②①③????D.②③① 2.对下列句子中涉及到的称呼,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③臣之妾畏臣??④臣之妻私臣??⑤王之蔽甚矣?? A.①②/③④/⑤????B.①⑤/②③/④ C.①⑤/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3.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高????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朝服衣冠:衣服??????????D.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4.对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客欲有求于臣????②皆以美于徐公? ?③以告,则杀之???????④皆以美于徐公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5.句式与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忌不自信????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又弗如远甚????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6.下列语言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君美甚,徐公何能及也!”——妻子赞美于前,比较于后,发自内心,出自真情。 B.“徐公何能及也!”——小妾急急回答,惟恐不能表白感情,似乎战战兢兢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从容言之,貌似深思熟虑,实则阿谀逢迎。 D.邹忌问妻子用生活化的“我”,显得亲切而随和,邹忌问小妾与客,用书面语“吾”,显得生硬,表现了一种倨傲。
7.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 ?? ②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译文:??????????????????????????????????????????????????????? 9.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皆以/美于徐公 C.今齐/地方千里???????????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0.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幼说方式各不相同,邹忌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诸葛亮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受此启发,绿茵中学的学生想建议李校长开设“校长信箱”,假如你是学生代表,见到李校长后,你将要说的话是: ( ) (不超过30个字)(3分)
11.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甲段中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4分)
教后

 1.D?2.C?3.C?4.C?5.A?6.D7.⑴受蒙蔽;⑵发扬光大。(2分,一词1分。)? 8.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所以,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2分)? ?9.C。(1分)? ?10.委婉劝说(口头劝说类比、隐喻、婉谏),直接劝说(书面劝说直谏),后一空略。(3分,一空1分。)? 11.邹忌:①有勇气;②说话讲究技巧;③忠诚;④有自知之明等。齐王:①胸怀宽广;②虚心纳谏;③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