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1-12 15:32:08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9四川自贡中考题】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2、【2019.江西中考题】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3、【2019甘肃兰州中考题】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因山脊的一棵云南松被雷击起火而引发森林火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云南松为可燃物 B.雷击使温度达到云南松的着火点
C.开辟隔离带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可以喷洒干粉(NaHCO3)进行灭火
4、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
A.减少空气通入量 B.充分利用热能 C.块状煤碾成粉末 D.净化尾气
5、【2018江苏苏州市中考题】下列标志属于中国节能标志的是( )
A. B. C. D.

6、【2019青海西宁中考题】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B.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
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
7、【2019湖南株洲中考题】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  )
A.煤焦油 B.润滑油 C.柴油 D.煤油
8、煤炭燃烧排出的尾气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A. N2 B. CO2 C. SO2 D. H2O
9、【2019江苏盐城中考题】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油锅着火,用菜扑灭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 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10、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11、【2019广西北部湾中考题】下列标志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A. B. C. D.
12、【2019.重庆A卷中考题】2019年3月,四川省凉山州境内发生森林火灾。灭火过程中,突发林火“爆燃”,导致多名扑火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
B.山风带入冷空气,能使林火熄灭
C.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
13、【2019辽宁辽阳中考题】我们要把辽阳建设成“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城市,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
A.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B.露天焚烧作物秸秆
C.回收利用废旧电池 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1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5、【2019广西北部湾中考题】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通风换气
C.烧木柴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D.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开辟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灾
16、【2019山东青岛中考题】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 B.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
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17、【2019山东聊城中考题】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一定发生爆炸 D.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充分
18、【2019.安徽中考题】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B. 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 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
19、【2018黑龙江哈尔滨中考题】下列关于能源、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用来炼铁的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
B.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柴油、煤焦油等
C.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100多种
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可燃冰等
20、【2019山东德州中考题】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21、【2018江西省中考题】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电器着火直接用水灭火 B.图书馆档案失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熄灭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熄灭酒精灯用________________
22、【2019.北京中考题】人人行动,推进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矿泉水瓶、旧报纸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投入有右图标识的垃圾箱中。
23、【2019湖南益阳中考题】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1)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   ,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可用的灭火方法是  。
(2)着火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跑离着火区域逃生,理由是   (选择序号填空)。
A.湿毛巾可防止吸入灼热的气体灼伤呼吸道
B.湿毛巾会吸收CO
C.地面附近的有毒气体相对较少
24、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   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   (填化学式);
(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   (填序号).
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
25、【2019.海南中考题】燃烧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方法。 (1)通常情况下,除了具有可燃性外,物质燃烧还需要 、 。
(2)资料显示:①H2+Cl2 2HCl②2Mg+CO2 2MgO+C,据此你对燃烧条件有什么新的认识?

26、【2019辽宁辽阳中考题】化学使人类能够物尽其用,如图是石油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产品。
(2)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目的是   。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14分)
27、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1)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
②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   ,另一方面   。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图2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填字母序号)。
28、【2019.河北中考题】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
(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   的接触面积。
(2)软橡胶片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   。
(3)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四、计算题(1小题,共10分)
29、徐州地区石灰石资源丰富.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4.0g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得实验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10g
3.0g
第二次加入10g
2.0g
第三次加入10g
l.0g
笫四次加入10g
0.6g
请计算:
(1)4.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g。
(2)10g稀盐酸能与   g碳酸钙正好完全反应。
(3)求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9四川自贡中考题】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A
【解析】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故选:A。
2、【2019.江西中考题】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答案】D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空气污染物或温室气体而氢气燃烧后仅生成水、属于新能源。
3、【2019甘肃兰州中考题】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因山脊的一棵云南松被雷击起火而引发森林火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云南松为可燃物 B.雷击使温度达到云南松的着火点
C.开辟隔离带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可以喷洒干粉(NaHCO3)进行灭火
【答案】C
【解析】A.云南松为可燃物,故正确;B.雷击使温度达到云南松的着火点,故正确;C.开辟隔离带是通过隔离可燃物灭火,故错误;D.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
故选:C。
4、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
A.减少空气通入量 B.充分利用热能 C.块状煤碾成粉末 D.净化尾气
【答案】C
【解析】将煤粉碎或做成蜂窝煤,能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鼓入空气,增加氧气的浓度,都可以使煤充分燃烧。
故选C。
5、【2018江苏苏州市中考题】下列标志属于中国节能标志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为可循环,B为节水,C为中国环境标志,故选择D。
6、【2019青海西宁中考题】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B.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
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
【答案】B
【解析】A、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蹿,浓烟很容易进入轿厢,最终导致人窒息而亡; 不能乘电梯逃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燃气泄漏时不能点火检查,故选项说法错误。 D、加油站的空气中含有可燃性的汽油蒸汽,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可能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7、【2019湖南株洲中考题】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  )
A.煤焦油 B.润滑油 C.柴油 D.煤油
【答案】A
【解析】石油属于混合物,它是由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机油等沸点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石油通过分馏即可得到上述物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生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焦炉气等产物,煤气、煤焦油、焦炉气均属于煤加工的产品。
A.煤焦油属于煤加工的产品,故选项符合题意。
B.润滑油属于石油加工的产品,故选项不合题意。
C.柴油属于石油加工的产品,故选项不合题意。
D.煤油属于石油加工的产品,故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8、煤炭燃烧排出的尾气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A. N2 B. CO2 C. SO2 D. H2O
【答案】C
【解析】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N2不溶于水,不能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
B、CO2溶于水形成溶液的pH不小于5.6,不能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
C、SO2在空气能形成硫酸,硫酸pH小于5.6,能形成酸雨,符合题意;
D、水的pH=7,不能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故选C。
9、【2019江苏盐城中考题】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油锅着火,用菜扑灭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 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答案】A
【解析】A.油锅着火,倒上青菜可以隔绝氧气灭火,故正确; B.发现家中燃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不能点火以防发生爆炸,故错误; C.室内着火不能开窗,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故错误; D.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以防发生触电,故错误。 故选:A。
10、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答案】D
【解析】A、只有可燃物在具备了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才能燃烧,故A错误;
B、燃烧不一定会引起爆炸,故B错误;
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火点属于物质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故C错误;
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故D正确。
故选D。
11、【2019广西北部湾中考题】下列标志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是可回收利用标志; B、是腐蚀品标志; C、是禁止烟火标志; D、是易燃物标志; 故选:C。
12、【2019.重庆A卷中考题】2019年3月,四川省凉山州境内发生森林火灾。灭火过程中,突发林火“爆燃”,导致多名扑火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
B.山风带入冷空气,能使林火熄灭
C.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
【答案】B
【解析】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山风带入冷空气,可以能使林火燃烧更旺;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故选B。
13、【2019辽宁辽阳中考题】我们要把辽阳建设成“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城市,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
A.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B.露天焚烧作物秸秆
C.回收利用废旧电池 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答案】B
【解析】A、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做法正确,故选项错误;
B、露天焚烧作物秸秆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做法与此相违背,故选项正确;
C、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做法正确,故选项错误;
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做法正确,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A、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二者都不燃烧,无法说明任何问题,故不符合题意;
B、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故符合题意;
C、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限制的条件不同,不能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故不符合题意;
D、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空气,而不是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2019广西北部湾中考题】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通风换气
C.烧木柴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D.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开辟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灾
【答案】B
【解析】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这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灭火的措施,故正确; B.厨房煤气泄漏,不能开启排气扇通风换气以防电火花引爆煤气,故错误; C.烧木柴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了木柴的充分燃烧,故正确; D.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是利用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故正确。 故选:B。
16、【2019山东青岛中考题】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 B.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
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答案】C
【解析】A、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且热值高,故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故A正确;
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故B正确;
C、煤、石油、天然气不能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为了节约化石燃料,减少污染,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故D正确。
故选:C。
17、【2019山东聊城中考题】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一定发生爆炸 D.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充分
【答案】D
【解析】A.缓慢氧化也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但不属于燃烧,故错误;
B.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人为不能降低,故错误;
C.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不一定发生爆炸,需要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才会发生爆炸,故错误;
D.煤加工成粉末状,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炭充分燃烧,故正确。
故选:D。
18、【2019.安徽中考题】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B. 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 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
【答案】A 【解析】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镁的化学性质活泼,故A错误; B.玻璃棒不是可燃物,火柴是可燃物,所以火柴可以燃烧而玻璃棒不能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故B正确; C.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故C正确; D.燃烧需要的条件:①可燃物(内因);②氧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故D正确。 故选:A。 19、【2018黑龙江哈尔滨中考题】下列关于能源、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用来炼铁的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
B.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柴油、煤焦油等
C.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100多种
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可燃冰等
【答案】A
【解析】A.常用来炼铁的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正确;
B.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错误;
C.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错误;
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燃冰还没用利用和开发,错误。故选A。
20、【2019山东德州中考题】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
【答案】C
【解析】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烧杯中的热水可以提高温度,也可以隔绝空气的作用;①白磷燃烧,③红磷不燃烧可以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21、【2018江西省中考题】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电器着火直接用水灭火 B.图书馆档案失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熄灭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熄灭酒精灯用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2). 灯帽盖灭
【解析】A、用水来浇灭电器着火,容易触电,错误;B、图书馆档案失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熄灭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错误;C、油锅着火可以盖上锅盖,通过隔绝氧气而灭火,正确。故选C。
D、熄灭酒精灯时,利用隔绝氧气灭火的方法,可以盖上灯帽。
22、【2019.北京中考题】人人行动,推进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矿泉水瓶、旧报纸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投入有右图标识的垃圾箱中。
【答案】能。
【解析】矿泉水瓶、旧报纸属于可回收物品。
23、【2019湖南益阳中考题】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1)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   ,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可用的灭火方法是  。
(2)着火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跑离着火区域逃生,理由是   (选择序号填空)。
A.湿毛巾可防止吸入灼热的气体灼伤呼吸道
B.湿毛巾会吸收CO
C.地面附近的有毒气体相对较少
【答案】(1)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用湿抹布扑盖。(2)AC。
【解析】(1)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铺盖,利用了即可以隔绝空气,又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填: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用湿抹布扑盖。
(2)水蒸发吸热,所以湿毛巾可防止吸入灼热的气体灼伤呼吸道;但是湿毛巾不能吸收一氧化碳;有毒气体受热温度升高,密度减小而上升,所以地面附近的有毒气体相对较少;故填:AC。
24、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   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   (填化学式);
(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   (填序号).
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
【答案】(1)4P+5O22P2O5;
(2)导热,CuO;
(3)A
【解析】(1)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故填:4P+5O22P2O5;
(2)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传递热量,铜片表面变黑是因为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故填:导热,CuO;
(3)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可以为白磷的燃烧提供热量,还可以为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
故填A。
25、【2019.海南中考题】燃烧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方法。 (1)通常情况下,除了具有可燃性外,物质燃烧还需要 、 。
(2)资料显示:①H2+Cl2 2HCl②2Mg+CO2 2MgO+C,据此你对燃烧条件有什么新的认识?

【答案】(1)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2)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解析】(1)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由:①H2+Cl2 2HCl②2Mg+CO2 2MgO+C,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26、【2019辽宁辽阳中考题】化学使人类能够物尽其用,如图是石油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产品。
(2)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目的是   。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沸点;(2)提供充足的空气,使其充分燃烧;清除可燃物;(3)C2H5OH+3O22CO2+3H2O。
【解析】(1)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产品。故填:沸点;
(2)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是空气不足造成的,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目的是提供充足的空气,使其充分燃烧。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故填:提供充足的空气,使其充分燃烧;清除可燃物;
(3)乙醇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2H5OH+3O22CO2+3H2O。
三、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14分)
27、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1)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
②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   ,另一方面   。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图2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填字母序号)。
【答案】可燃物;
(1)①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②使热水中的白磷隔绝了氧气;给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提供了热量;
(2)B。
【解析】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故填:可燃物;
(1)铜片上的红磷虽然具有可燃性且与氧气接触,但是其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没有发生燃烧;故填: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②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是使热水中的白磷隔绝了氧气;另一方面给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提供了热量;故填:使热水中的白磷隔绝了氧气;给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提供了热量;
(2)A.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志;B.是禁止吸烟的标志;C.严禁烟火的标志;D.禁止携带火种的标志;故填:B。
28、【2019.河北中考题】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
(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   的接触面积。
(2)软橡胶片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   。
(3)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答案】(1)面粉与空气;
(2)机械能;
(3)氧气不足。
【解析】(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故填:面粉与空气;
(2)软橡胶片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填:机械能;
(3)面粉发生爆炸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由于氧气不足,无法支持蜡烛的燃烧,所以蜡烛熄灭;故填:氧气不足。
四、计算题(1小题,共10分)
29、徐州地区石灰石资源丰富.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4.0g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得实验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10g
3.0g
第二次加入10g
2.0g
第三次加入10g
l.0g
笫四次加入10g
0.6g
请计算:
(1)4.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g。
(2)10g稀盐酸能与   g碳酸钙正好完全反应。
(3)求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
【答案】1)4.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3.4g;
(2)10g稀盐酸能与 1.0g碳酸钙正好完全反应;
(3)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解析】前三次每加入10g盐酸固体减少1.0g,也就是每10g盐酸恰好和1.0g碳酸钙完全反应.而第四次只减少了0.4g,说明剩余物质不能和盐酸反应,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所以碳酸钙的质量为4.0g﹣0.6g=3.4g。
设10g稀盐酸中HCl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0g x
=
x=0.73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