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1-12 15:23:20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DCCBB CBACA DA
二、填空题
13、(14分)【(3)小题2分,少一个扣一分;方程式2分,少气体符号或反应条件各扣一分;其他的每空1分】(1)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2)含碳量不同 (3)B D (4)Sc>Zn ;2Sc+6HCl=2ScCl3+3H2↑ (5)氧气、水 Fe+2HCl=FeCl2+H2↑
(6)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14、(6分)【(4)2分,其他每空一分】
(1)恒温蒸发溶剂、升高温度 (2)20℃-40℃ (3)减小(4)26.5%
15、(10分)【(1)、(2)各1分;其他每小题2分;(6)小题少一个扣一分,错一个扣2分】
(1)t1℃时,乙、丙的溶解度相等 (2)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3)乙=丙>甲 (4)65 、80 (5)甲 (6)AC
16、(8分)【每小题2分】(1)过滤;(2)Fe2+;(3) Fe+CuSO4=FeSO4+Cu;(4) Fe、Ni、Cu
17、(8分)【每空1分】(1)6;50mL (2)①中烧杯与砝码放错了位置或③中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3) ④①③⑤②(4)防止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
(5)硼酸溶液 (6)搅拌,加速溶解 (7)小于
18、(7分)【方程式2分,其他每空1分】 (1)b;节约药品或方便观察实验现象或现象更明显
(2)①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或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
②Ca(OH)2 + CO2 = CaCO3 ↓+ H2O ;稀盐酸 ;有气泡生成
19、(11分)【各2分】(1)13.2 (2)34%
(3)(7分)通过分析可知,第1组数据中稀硫酸和锌完全反应。
设: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x------------------------------------------1分
Zn + H2SO4═ZnSO4+H2↑------------------------------------------2分
65 98
20g-17.4g x
65:98=(20g-17.4g):x------------------------------------------- ------1分
x=3.92g---------------------------------------------------------------1分
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0%=19.6%。---------------2分
答: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9.6%。
【算式中缺少单位累计扣1分,缺少“100%”扣一分,少“答”扣一分】



PAGE



1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答题卡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3 [A] [B] [C] [D] 6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5 [A] [B] [C] [D] 10[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38分) 13.(14分)(1) 、 (2) ; (3) ;(4) ; (5) 、 ; (6) 14. (6分)(1) 、 ; (2) ;(3) ;(4) 。 15.(10分)(1) (2) 。 (3) 。(4) 、 (5) (6) 16.(8分)(1) (2) (3) (4)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7.(8分)(1) 、 (2) , (3) (4) (5) 。(6) (7) 18.(7分)(1) ; (2)① ; ② ; ;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对应的答题卡区域,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相对原子质量:Mg:24 Fe:56 Zn:65 S:32 O:16 H:1 Cl:35.5 Cu:64
第一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物质的用途完全由其性质决定,与其它因素无关
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
2.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
A.食盐 B.味精 C.食醋 D.香油
3.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
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
4.下列关于浓盐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常用作干燥剂
B.稀释浓硫酸时,须将水沿器壁缓慢的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
D.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会减小
5. 在张献忠沉银考古现场,整齐堆放着金册、银册,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上述钱币用金、银、铜制作而不用铁,从化学角度看主要原因是铁的冶炼困难
C.自然界有天然的金、银,却没有天然的金属铁
D.常温下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至少需要一种金属单质
6.采用下列方法清洗仪器达不到目的的是(  )
A.用酒精清洗附有碘的试管
B.用洗涤剂清洗盛过植物油的试管
C.用稀盐酸清洗氢气还原氧化铜后附有红色固体的试管
D.用稀硫酸清洗盛放过生锈铁钉后留下红棕色固体的试管
7.把足量盐酸分成质量相等的两份,分别倒入天平上的两个烧杯中,天平平衡,向一烧杯中加入2g镁,向另一烧杯中加入2g铁,待镁和铁全部反应完毕后,天平的指针(  )
A.偏向加镁的一边 B.偏向加铁的一边
C.停留在原来位置 D.不能确定偏向哪一边
8.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
A.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
B.甲溶液一定饱和,乙溶液可能饱和
C.甲溶液中氯化钠溶解度不变,乙溶液中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D.两杯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都只有钠离子和氯离子
9.小东同学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锌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一定没有锌
D.反应后滤液的质量大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
10.在以下各操作均没有达到饱和的情况下,现有40g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要使其质量分数达到20%,可采用的方法是(  )
①蒸发掉20克水 ②蒸发后溶液中还剩20克水 ③加入3.2克食盐 ④加入5克食盐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
11.“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①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
②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
③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
④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愚人金”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2.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集气瓶中先装入Y试剂,然后从胶头滴管中滴加X,(X的体积忽略不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Y为水,则X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B.若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Y为生石灰,则X可能为水
C.若X为水,Y为硝酸铵,则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下降
D.若X为稀盐酸,Y为镁,则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64分)
二、填空题
13、(14分)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金属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如图的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 (答两点)。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字母)。
A.陶瓷碗 B.不锈钢炊具 C.橡胶手套 D.铜制水龙头
(4)某合金中含有金属钪(Sc)。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速率明显更快,则Sc与Z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已知Sc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3价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还原铁粉常用做食品除湿剂(干燥剂),又称“双吸剂”。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
   和   。误食该物质,在胃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6)我国矿物种类齐全,储量丰富。其中赤铁矿是炼铁的主要原料。用赤铁矿冶炼铁的原理是 (填化学方程式)。


14、(6分)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0 20 40 60 80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Ca(OH)2 0.173 0.165 0.121 0.116

(1)将接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为饱和,除增加溶质的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 、 达到。
(2)根据上表推断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 。
(3)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冷却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4)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至0.1%)。
15.(10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   。
(2)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
   
(3)t1℃时,饱和的甲、乙、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4)t1℃时,将30g甲物质投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将温度升至t3℃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5)t3℃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最小的是   。
(6)t3℃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溶剂的质量关系是甲=乙>丙
C.溶液的质量关系是丙>乙>甲
16、(8分)某种手机电路板中含有Cu、Fe、Au、Ag、Ni(镍,银白色金属)等金属,如下是某工厂回收部分金属的流程图。已知:2Cu+O2+2H2SO42CuSO4+2H2O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滤液②中金属阳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滤液③和铁粉反应得到固体A的化学方程式 。
(4)Cu、Fe、Ni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7、(8分)小明要用50g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如图是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请回答如下问题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  g, 量取水时应选择   (填10mL、25mL、50mL、100mL)的量筒
(2)指出图中的一处操作错误:   
(3)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4)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5)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
(6)图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7)称量氢氧化钠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小明同学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都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18、(7分)利用以下装置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实验I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碱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   (填“a”或“b”)。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   。
(2)小云同学向两个充满CO2气体的塑料瓶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和Ca(OH)2溶液,迅速盖紧瓶盖后充分振荡,结果发现两个塑料瓶都变瘪。据此实验现象,小云判定NaOH和Ca(OH)2均能与CO2发生反应
①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判定方法还存在不严密之处,他的理由   。
②小华同学根据B瓶中出现的浑浊现象,判定Ca(OH)2与CO2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因此提出了可以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去判断。若要判定NaOH和CO2发生了反应,在排除了①中的干扰因素后,接下来的方法是:取A瓶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然后滴加   ,若观察到   ,证明NaOH和CO2发生了反应。
四、计算题
19、(11分)为测定某黄铜(Cu﹣Zn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0 g黄铜样品,将其放在烧杯中,然后把80 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其反应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步骤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剩余黄铜样品的质量/g 17.4 14.8 m 13.2
(1)表中的m的值为   。
(2)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
(3)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命题:胜利39中 冯建青



九年级化学试题 第3页(共8页) 九年级化学试题 第4页(共8页)



九年级化学试题 第5页(共8页) 九年级化学试题 第6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