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章:14.2.1 平方差公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章:14.2.1 平方差公式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02 07:4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2.1平方差公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第二节,主要内容是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平方差公式是特殊的乘法公式,它既是前一节“多项式×多项式”的应用,也是后一节因式分解、分式等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起着重要地位。
2、学情分析
学生刚学了多项式的乘法,已经具备了学习和运用平方差公式的知识结构。由于学生初次学习乘法公式,认清公式结构并不容易。因此,在课堂中需要反复强调平方差公式的结构,以便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平方差公式结构特征,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和推导平方差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探索和应用
2、难点: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准确运用公式
3、关键:准确找到 a , b
四、教法和学法?
1、教法
采用引导发现法。通过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演示,进行直观教学。
2、学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兵教兵”策略,我把学生每5人分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总结、并派代表发言、板演,逐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表达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导入
情境:灰太狼开了个租地公司。一天,他把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土地租给慢羊羊种植。有一年,他对慢羊羊说:“我把这块地的一边增加5米,另一边减少5米,再继续租给你,你也没吃亏,你看如何?”慢羊羊一听,觉得没有吃亏,就答应了。回到羊村,慢羊羊就把这件事给大家伙讲了,大家一听,都说道:村长,你吃亏了”.村长很吃惊。
同学们,你能告诉村长,这是为什么吗?

先让学生思考,后师生共同总结:
面积变了吗?
原来 现在
a2 (a+5)(a-5)
设计说明:利用情景导入,引出新问题,为学生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做好铺垫,是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本过程用时5分钟。
(二)自主探究
做一做:运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计算
1、(x + 2)(x-2)
2、(2a + 3b)(2a -3b)
问题:
1、观察上述式子,它们有什么特征?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特征吗?
2、两个二项式相乘,应得到4项,为什么这些题结果只有两项呢?
3、请你观察它们的运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和同学们进行交流,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吗?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并向全班汇报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
学生在归纳时言语不一定到位,教师进行点评、完善,得到结论:在上述算式中,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在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右边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互为相反数项的平方。
进一步总结: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
设计说明:提供一组与推导平方差公式有关的计算题,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初步感知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及运算结果规律。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
这部分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用时10分钟左右。
(三)验证猜想
代数法:根据多项式×多项式法则计算得出结论
证明:(a+b)(a-b)
=a2-ab+ab+b2
=a2-b2
设计说明:让学生经历“特例→归纳→猜想→证明”的知识发生过程,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从而真正理解公式的来源。此过程用时5分钟。
(四)反馈练习
学生活动:
1、 思考、口答、填表
(a+b)(a-b) a b a2-b2
(y+3)(y-3) ? ? ?
(4a-b)(4a+b) ? ? ?
(-6+x)(6+x) ? ? ?
(1-5b)(1+5b) ? ? ?
结论:“谁是a,谁是b”,不以先后为准,而是以符号为准
设计说明:以填表的形式让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公式,找准a ,b,学会公式的运用,有效地进行难点突破。
2、 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①( 6x + 5)( 6x - 5) ②( ab + 8 )( ab – 8 ) ③(-3+x)(-3-x)
这部分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让2个学生上台板演
设计说明:这组例题难度加大,让学生能熟练利用公式计算,从而完善认知结构。
3、 解决情境中引入的问题
(a+5)(a-5)=a2-25﹤a2
面积减少,村长吃亏了
这个过程前后呼应,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五)小结
问题:1、本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2、你还有哪些困惑?
设计说明:小结是构建和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重要环节。先让学生自己总结,再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最后老师进行评价,对知识点、技巧进行评价。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112页第1题
选做题:练习册49页集优导练部分
我采用分层作业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六、板书设计
主板:14.2.1平方差公式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a+b)(a-b) =a2-b2特点:左边:完全相同的项 —— “a” 互为相反数的项 —— “b” 右边: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 副板 例题:计算① (6x+5)(6x-5) ②( ab + 8 )( ab – 8 ) 解:( 6x + 5)( 6x - 5) =( 6x)2 -5 2 =36x2 -25 解:( ab + 8 )( ab – 8 )= (ab) 2–82= a2b2 -64

七、教学反思
优点:
①通过灰太狼与村长的租地事件,引入新课,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 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后进生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在课堂中,我多次强调平方差公式的结构,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缺点:
原本学生会计算多项式×多项式,但本节课后,学生开始混淆了。对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题,他们非要凑成平方差公式。所以在本课中应该特别强调:只有符合条件的乘法用平方差公式,其余就用多项式×多项式的法则运算。
改进措施:
通过本课我深刻的认识到:每节课的知识固然重要,但知识间的衔接更重要,为了使学生更轻松的掌握知识,应该让他们理解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