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枣庄东方国际学校
使用日期: 2019年10月 28 日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二 教学重点:
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
三 教学难点:
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的固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而学生易误认为需通过液态这一过程。
四 知识结构
1、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2、升华过程吸热
升 3、升华吸热的应用:
升 华 用干冰获得低温、用干冰人工降雨
华 4、常见升华现象:
和 用久的白炽灯灯丝变细、衣柜内的卫生球变小或消失、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凝 凝 1、定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华 华 2、凝华过程放热
3、常见的凝华现象:霜的形成、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知识点类别 处理手段 实验器材 作用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标指向
引入 创设情景: 投影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出示投影片:饮料杯中的“白烟滚滚”是怎么形成的呢? 学生刚刚学过“白气”是由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但水蒸气释放的热量被谁吸收了? 从生活走向物理
新课教学 (一)升华 难点 实验或课件辅助 小烧杯,表面皿,固态碘,冷水,沙盘,方座支架,酒精灯,火柴等。 直观 具有说服力 1学生已经学过了固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那么,固体和气体之间能否进行转化? 给出升华的概念 提出猜想 观察体验探究过程
实验 2 在怎样的条件下物体才能升华? 回忆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可得结论:升华吸热 知道升华的条件
3 解释开始提出的问题:饮料杯中的“白烟滚滚”是怎么回事?简介干冰 杯中的干冰升华吸收了周围空气的热量,使得水蒸气预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
重点 4 在生产生活中还有那些利用升华的实例? 碘的升华、课本P84科学世界、用久的白炽灯灯丝变细、人工降雨、舞台上的烟雾效果 体验从物理走向生活
(二)凝华 难点 实验或课件辅助 小烧杯,表面皿,固态碘,冷水,沙盘,方座支架,酒精灯,火柴等。 直观 具有说服力 1 物质可以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有没有可能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 给出凝华的概念 提出猜想 仔细观察实验中酒精灯移除后内壁的附着物 体验回顾探究过程
2 在怎样的条件下物质能凝华? 实验中移除酒精灯 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升华吸热所以凝华放热。
重点 投影片 3 生产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雾凇、雪的形成、霜的形成 用旧的灯泡壁变黑 体验从物理走向生活
(三)总结三态变化 投影 图1
(四)阅读“水循环” 录像
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反馈 1 大兴安岭实施人工降雨 森林火灾被全面控制 2004-6-27 13:34:54 (稿源:央视国际)CCTV:来自大兴安岭火灾现场的最新消息,由于在火场上空实施了人工降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火灾已经得到全面控制。 人工降雨时常利用干冰,因为干冰在空中 时要 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就 成小冰晶,冰晶下落时遇到暖气流就要熔化成水,就可变成雨点下落到地面。[答案:升华;吸热;液化] 2 .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答案:C] A.雨 B.露 C.霜 D.冰 3寒冷的冬天,公园里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一天的减少,这是 现象。[答案:升华]
作业 见助学的本节的“小试身手”1---4题
反思 由于前几节课已经介绍了四种物态变化,所以对于本节学生接受较快,学习效果很好,课堂气氛很活跃。对于六种物态变化还需要多练习加强,部分学生对于物态变化的判断还不准确。
气态
固态
液态
吸热
放热
吸热
吸热
放热
放热
图1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