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单元 第一节走进桂林山水(课件37张PPT+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单元 第一节走进桂林山水(课件37张PPT+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1-13 07:08:13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 一、桂林山水
1.概况: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_____部。桂林
风景的“四绝”是“山青、水秀、___奇、___美”。
2.喀斯特作用:主要是指含有_________的水对可溶性
的石灰岩___________的过程。东北洞石二氧化碳溶蚀和沉淀3.喀斯特地貌发育条件:[辨一辨]正误判断:
①温度越高,水中二氧化碳含量越少,溶蚀作用越弱,所
以热带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不如温带地区典型。
( )
②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岩石的透水性。
( )××③岩石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越好,喀斯特地貌越典
型。 ( )√4.桂林山水的发育条件:石灰裂隙亚热带季风漓江植被[辨一辨]正误判断:
①桂林地区流水沉积作用强烈,淀积沉积地貌发育。
( )
②桂林地区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都很好。 ( )
③桂林地区的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
( )×√√【激疑】我国北方也有石灰岩的分布,北方石灰岩分布区形成的地貌与南方一样吗?为什么?
提示:不一样。我国北方地区也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但由于降水少,生物生长慢,有机质积累少,水的溶蚀作用弱,故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没有南方地区典型。二、喀斯特地貌沟槽石芽石林成片孤峰基座倒锥竹笋石柱【激疑】你能说出下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名称吗?A: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
E:_______,F:_____,G:_____。孤峰峰林(峰丛)溶蚀洼地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能力1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1.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2.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喀斯特地貌在地表、地下的景观各有洞天,形态和成因不同,具体分析如下表。【典例示范】
2016年9月25 日,全球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建成启用。下图为“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喀斯特洼坑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思路点拨】解此类题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明确喀斯特洼坑是怎么形成的,石灰岩层被流水溶蚀加剧的过程。
(2)观察形成过程图:根据图中地下溶洞的大小,塌陷状况判断形成过程。【解析】选B。喀斯特洼坑的形成是由小变大,由地下发展为露天。②图在地下形成小的溶洞,①图地下溶洞变大,④图溶洞顶部坍塌,③图喀斯特洼坑形成并扩大。【补偿训练】
  (2019·天津高一检测)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据此完成(1)、(2)题。(1)图中所表示的地形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 (  )
A.玄武岩分布区
B.石灰岩分布区
C.大理岩分布区
D.花岗岩分布区(2)图中标注有三种山地地貌,按照其形成顺序依次是
(  )
A.峰丛→孤峰→峰林
B.峰丛→峰林→孤峰
C.孤峰→峰丛→峰林
D.峰林→孤峰→峰丛【解析】(1)选B,(2)选B。第(1)题,喀斯特地貌多发育在石灰岩广布的地区。第(2)题,根据图中由左到右的演化顺序可知三种地貌的演化顺序依次为峰丛→峰林→孤峰。【素养探究】
2016 年 11 月,陕西省在汉中发现了超大规模天坑群。这是我国大陆亚热带岩溶区发现分布最北的天坑群。下图为塌陷型天坑的形成过程示意图。(综合思维)据图说出塌陷型天坑形成的地质过程。
提示:石灰岩先经地下水的溶蚀、侵蚀形成了溶洞,后来溶洞上方岩层多次塌陷露出地面形成天坑。能力2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桂林山水是十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它的形成和发育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成因如下图所示:【典例示范】
“桂林山水”是北起兴安,南到阳朔绵延100多千米的山水风光的代名词。据此完成(1)、(2)题。
(1)桂林山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2)桂林山水是十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植被茂盛,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低
B.桂林为温带季风气候,温暖而湿润
C.地下水丰富,多地下暗河等
D.漓江谷地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思路点拨】解此类题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了解桂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知道桂林山水形成过程。【解析】(1)选B,(2)选C。第(1)题,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第(2)题,桂林山水的形成和发育与岩石、气候、生物、水文等条件有关,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下水丰富,有机酸含量高,漓江纵贯南北。【素养探究】
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写到阳朔时说:“县之四周,攒作碧莲玉笋世界矣。”清代诗人刘名誉诗云:“桂林山水世争夸,阳朔奇峰又一家。我坐扁舟随意看,果然千朵碧莲花。”(1)(综合思维)文中“碧莲玉笋”“奇峰”“碧莲花”指的是桂林阳朔的什么地貌?这种地貌景观的成因是什么?
提示:桂林的喀斯特地貌。该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流水的侵蚀作用和溶蚀作用有关。(2)(区域认知)云贵高原地区为什么地下水丰富而地表水缺乏?
提示:云贵高原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但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多溶洞,地表水渗漏严重,而且多暗河。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图中景观主要与流水沉淀作用有关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  )
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
C.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
【解析】1选A,2选D,3选B。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漓江风光、象鼻山、峰林都是典型的地面喀斯特地貌;地下“神宫”是地下喀斯特地貌。第2题,由图示可知,①②③均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是溶蚀作用;④是地下喀斯特地貌的钟乳石,主要是沉淀作用形成的。第3题,景观④是典型的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溶洞、地下河及各种由碳酸钙淀积而成的堆积体,如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2019·北京高一检测)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图。该版面景观为桂林山水,具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被称为“四绝”。据此完成4~6题。
4.该版面山地地貌为 (  )
A.石芽 B.石笋 C.峰林 D.孤峰
5.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
A.流水溶蚀 B.海浪侵蚀
C.流水沉积 D.冰川侵蚀
6.古诗词中对该地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  )
A.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河声入峡急,地势出关低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4选C,5选A,6选A。第4题,从图中可看出,群山连绵,为峰林地貌。第5题,地面喀斯特地貌为流水溶蚀形成的。第6题,桂林无数的石峰,千姿百态;漓江之水,则清澈澄明,蜿蜒曲折。“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极为概括地写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新思维·新考向】
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北方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区,南方喀斯特地貌以桂林山水最为典型。
(1)图中地貌景观的共同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提示:从物质组成、成因等角度描述)。?
(2)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___________(双项选择)。?
A.植被 B.土壤 C.岩石 D.水文
(3)广西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解析】第(1)题,图中地貌景观都是喀斯特地貌,组成物质为石灰岩、白云岩等可溶性岩石,成因是流水溶蚀和沉淀。第(2)题,喀斯特地貌形成是因为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沉积作用,所以与岩石和水文条件密切相关。第(3)题,从地形、地质、气候条件等方面回答广西多发地质灾害的原因。
答案:(1)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等) 流水溶蚀(有洞穴等)
(2)CD
(3)多山地丘陵 夏季湿热多雨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素养评价
九 走近桂林山水
(25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019·北京高一检测)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喀斯特地貌,据此完成1、2题。
1.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  )
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2.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冰川侵蚀 B.风力侵蚀
C.海浪侵蚀 D.流水侵蚀
【解析】1选A,2选D。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奇峰林立,地表崎岖,属于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特点。第2题,地面喀斯特地貌为流水溶蚀形成的,地下喀斯特地貌为流水沉积形成的,都属于流水侵蚀作用。
  下图示意英国约克郡戴尔国家公园内大裂谷附近岩层剖面,据此完成3、4题。
3.加宾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流水侵蚀、溶蚀
B.冰川侵蚀、刨蚀
C.风力侵蚀
D.地壳下陷
4.有一条分布在该地区的公路,其最有可能通过剖面图中的 (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解析】3选A,4选C。第3题,加宾峡谷处有瀑布,石灰岩受流水的侵蚀、溶蚀形成峡谷。第4题,①②④处地处石灰岩地区,喀斯特作用下,地表崎岖,地基不牢固,不适合修公路。
  读下图,完成5、6题。
5.该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  )
A.流水溶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6.关于该地貌发育的石钟乳和峰林成因关联正确的选项是 (  )
A.石钟乳——侵蚀作用 峰林——侵蚀作用
B.石钟乳——侵蚀作用 峰林——堆积作用
C.石钟乳——堆积作用 峰林——侵蚀作用
D.石钟乳——堆积作用 峰林——堆积作用
【解析】5选A,6选C。第5题,据图可知,图中有溶洞和地下河等喀斯特地貌,说明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第6题,石钟乳是地下喀斯特地貌,是化学沉淀物堆积形成,峰林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下图为某种地貌形态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7、8 题。
7.喀斯特地貌演化的正确顺序应是 (  )
A.②③①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 D.①②④③
8.能减缓该地貌形成进程的是 (  )
A.气候异常,降水增多
B.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剧
C.地壳运动活跃度增加
D.区域植被覆盖率提高
【解析】7选C,8选D。第7题,图示为某种地貌形态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貌为喀斯特地貌,主要因流水作用形成,地形由平坦变得崎岖不平,所以形成顺序是④③①②。第8题,图示为某种地貌形态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貌为喀斯特地貌,能减缓该地貌形成进程的是区域植被覆盖率提高。
  石林地貌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下图示意石林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10.石林地貌发育过程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  )
A.地表水资源变丰富
B.地形变得更加平坦
C.交通运输建设便利
D.旅游资源更加独特
【解析】9选D,10选D。第9题,石林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过程是:首先因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然后石灰岩因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受流水溶蚀作用地表变得高低不平,随着流水侵蚀程度的增加,地表形成山峰与山谷,地表水下渗量增加,最后,流水溶蚀作用进一步加剧,地表形成孤立峰林,地下形成暗河,形成典型的石林地貌。第10题,石林地貌发育过程中地表水下渗量增加,地表水资源变得短缺,地表变得更加高低不平,交通运输建设受地形地质影响,建设困难增加。石林地貌发育形成喀斯特地貌,成为独特的旅游资源。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在图示地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
(2)试述该地的气候条件对地貌形成的作用。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地区为我国的云贵高原,再结合图例可知该地区碳酸盐类岩石广布,从而确定该地区为喀斯特地貌。第(2)题,气候可为喀斯特地貌形成提供水分条件,湿热多雨的气候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答案:(1)地表崎岖破碎,土层薄,土壤肥力低;地表水储存条件差,地下水埋藏深。
(2)亚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使地表水、地下水流动性强,利于对岩石的溶蚀和侵蚀。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喀斯特溶洞是石灰岩地区长期受地下水溶蚀形成的,溶洞内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和石幔,其化学反应过程是CaCO3+H2O+CO2=Ca(HCO3)2。近年来,随着溶洞的旅游开发及该地区的工矿城市建设,溶洞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下河水位下降等。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示意图。
(1)简述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2)指出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3)推测溶洞中地下河水位下降可能的原因。
(4)简述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解析】第(1)题,钟乳石的形成过程,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的知识,从含有丰富二氧化碳的地下水、生成碳酸钙沉积等方面回答。第(2)题,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的知识进行回答,包括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游客的呼吸等方面。第(3)题,溶洞中地下河水位下降可能的原因,从地下水开采、生产生活用水增加、降水减少等方面回答。第(4)题,溶洞的旅游开发及该地区的工矿城市建设属于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主要从地下水污染物浓度增加;地下水中矿物质含量增加等方面回答。
答案:(1)含有丰富二氧化碳的地下水,由溶洞顶部渗漏下来时,(由于温度升高、压力减少,水中二氧化碳逸出)水中的碳酸钙析出,生成的碳酸钙沉积在溶洞顶部,形成钟乳石。
(2)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游客的呼吸;地下河(水)中碳酸钙沉积时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洞外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洞内积累。
(3)地下水开采增多;生产生活用水增加;由于工矿城市的建设,下渗减少;降水减少;地下河下切侵蚀。
(4)地下水污染物浓度增加;地下水中矿物质含量增加。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
A.②④① B.③①④
C.④②① D.④①③
14.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解析】13选D,14选C。第13题,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是:在海洋沉积环境下,形成石灰岩层;石灰岩层在地壳运动作用下,抬升形成陆地;地下石灰岩层遭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地下暗河;随着地壳进一步抬升,地下暗河被抬升到地表形成溶洞;在流水溶蚀、沉积作用下,溶洞内部形成石钟乳、石笋等。第14题,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环境:浅层石灰岩层,湿热的气候条件。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作用较强,土层较薄,土壤贫瘠;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岩层破碎,地表水贫乏。
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尔干半岛是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占据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什科茨扬溶洞群位于斯洛文尼亚,这里月降雨量均在110~160mm左右。夏季平均气温约为21℃,冬季并不寒冷,平均气温为-0.6℃。下图是巴尔干半岛及其周边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1)指出什科茨扬溶洞群所属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简述什科茨扬溶洞群的形成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解析】第(1)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的成因,主要从岩石、气候、水文等角度着手。第(2)题,从自然地理要素的角度分析,包括水文、生物、土壤、地貌等要素。
答案:(1)喀斯特地貌。原因:石灰岩广布;气候温暖湿润;流水作用显著。
(2)溶洞形成过程中,导致地表径流下渗严重,地表水资源短缺;丰富的降水加剧水土流失,使地表破碎(崎岖不平);土壤退化,植被减少。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