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15课 北伐战争中共三大 中共三大的召开(1923.6)
①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
③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党一大国民党一大(1924.1广州)——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①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②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也是国民大革命的开端)
新三民主义同中共二大通过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黄埔军校的建立(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5月广州黄埔创建者(孙中山)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国 民 党共 产 党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合办的一所军事学校黄埔军校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开国十大元帅北伐的胜利进军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目的: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
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的主要对象:张作霖
1875~1928
北洋军阀奉系首领吴佩孚
1873~1939
北洋军阀直系首领孙传芳
1885~1935
北洋军阀直系首领北伐军兵分三路:
一路指向湖南、湖北;
一路指向江西;
一路指向福建、浙江。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两湖地区是北伐战争开始时的主要战场。叶挺
1896~1946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
新四军军长夺取汀泗桥、贺胜桥 吴佩孚
兵力20万孙传芳(兵力20万)张作霖
兵力35万广州 冯玉祥 叶挺长沙广州
兵力10万上海南昌南京1927.1.迁都武汉郑州济南北京沈阳武汉武汉贺胜桥战役汀泗桥战役五原1926.7.北伐开始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广大农村,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农民建立自己的组织和武装,把统治几千年的封建特权和土豪劣绅打得落花流水,真正做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
在城市,工人在党的领导和工会的组织下,建立了武装纠察队。一些城市相继举行罢工。上海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最后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周恩来
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时上海工人纠察队庆祝武装起义胜利 1926.10至1927.3,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随着北伐的胜利,1927年蒋介石到达上海,随后,他就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在上海密谋实施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帝国主义以及江浙一带的财阀、帮会的支持之下,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上海的工人纠察队、共产党员及革命群众被大量屠杀,倒在血泊之中。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政变后3天内,上海有300多名工人群众、中共党员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分共”会议: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结果: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宣告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这年9月,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实现了“宁汉合流”。 南京政府建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 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史称“皇姑屯事件”)1928年,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了一全国。统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