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伦复习:地球运动意义分析模型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二伦复习:地球运动意义分析模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8-15 21:11:00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地球运动意义分析模型地球运动意义关键是掌握并熟练应用三个分析模型
一、晨昏线四点判读模型
二、昼夜长短变化分析模型
三、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析模型一、晨昏线四点判读模型晨昏线有两种基本类型 (2)春秋分日以外的时间,晨昏线和
经线相交,形成晨昏线上的四个特征点。 (1)春、秋分日晨昏线和某一经线圈重合。标志是晨昏线经过极点。
ABA、B、C、D四点中的任意一点和相邻两点之间经度差为_____?90°MABCMADCDCBMACMBABDCM知识梳理太阳直射180°经线上的某纬度180°M春秋分日以外的时间,晨昏线和
经线相交,形成晨昏线上的四个特征点。 晨昏线在A、B两点与纬线相切(纬度最高点),晨线与赤道相交于C点(90°E、0°);昏线与赤道相交于D点(90°W、 0°,图中无标注)。
A、B、C、D四点中的任意一点和相邻两点之间经度差为90°。 晨昏线上的四个特征点 春、秋分日晨昏线和某一经线圈重合。标志是晨昏线经过极点。
180°90°0°太阳直射赤道、30°E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过极点 建立 “晨昏线—时间”判读的基本模型四点判读法。A点有极昼现象,地方时为0时。太阳直射180°经线上的某纬度180°MB点有极夜现象,地方时为12时。C点(晨线与赤道交点),地方
时为6时;D点(昏线与赤道交点,
图中无标注),地方时
为18时。 晨昏线四特征点与时间特征 在不同投影的经纬网和不同形态的晨昏线上,
A、B、C、D四个特征点的位置判读180°●A不同投影中的四个特征点180°BB●M●●BD●●不同投影中的四个特征点 建立“晨昏线—太阳直射点”判读的模型。180°  太阳直射点M的纬度为α,则A、B点的纬度为90°-α;或者A、B点的纬度为θ,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90 °- θ。
  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即是B点的经度。θ=90 °-α或 α =90 °- θ (2007全国文综)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6~8题。
6.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是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7.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55°N B.65°N C.75°N D.85°N
8.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ACB 图中外圆表示中高纬线圈,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
下题。 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
的日出时间是( )
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画出晨昏线及用阴影表示夜部分B右图中,大圆是某一日地球上的一个晨昏圈,直线代表经线圈,国际标准时间为10:00时,Y(70°S )地正值正午。判断11~13题。
11.X地的地理坐标是( )
A.70°N,30°E B.20°N,150°E
C.70°N,150°W D.90°SN,30°E
12.赤道上,西半球处于昼半球的径度范围是( )
A. 0°~40°W B.60°W~ 20°W
C.160°E ~180° D.15°W~ 20°E
13.图示所代表的日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罗马正值西风带控制
B.华北平原在犁地播种小麦
C.非洲草原上的动物正在迁移中
D.东北平原在犁地播种小麦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北昼越长(12—24小时),北极附近有极昼
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极昼范围最大。二、昼夜长短分析模型典例精析(1)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2)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B.45°~55° C.5°~15° D.60°~70(3)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 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 D.4月、5时
(4)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CDAD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
某地太阳高度=90°-- 与太阳直射点的弧度
正午太阳高度=90°-- 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太阳高度分析模型 二分日0°23.5°N23.5°S66.5°N66.5°S90°′N90°′S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冬至日夏至日读汕头周边地区太阳高度的等值线图设b地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
A、 H>60 B、 H<60 C、 H=60
设c地时间为T,则:
A、T>14 B、T=14 C、T<14cAAA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