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12 22:5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型
新授课
节数




知道平型关大捷及影响;知道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知道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正确分敌后战场的抗战。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归纳,学会正确分析、归纳历史资料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通过合作交流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通过学习敌后战场的抗战,使学生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中的作用,明白抗击外来侵略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教学重点
平型关大捷的影响、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教学难点
百团大战以及对敌后战场抗战的评价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全民族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取得了怎样的战绩,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壮大起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新课讲授
讲解:什么是敌后战场?为什么要开辟敌后战场?
敌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深入到日本占领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原因:单凭政府抗战和正规战争难以战胜日本侵略者;中共领导的军队进行大规模正规战的条件不成熟;日军将主要力量用于正面进攻,后方空虚;日本占领区人民有抗日的强烈意愿。
分析:敌后战场是相对于国民党领导军队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正面交锋的战场而言。从空间上看,敌后战场位于日本占领区;从作战形式上看,以游击战为主;从战略上看,敌后战场是策应和配合正面战场作战。抗日战争是中国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生死对决,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客观上必须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实行全民族抗战,将政府抗战与民众抗战、正规战与非正规战相结合,才能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一、平型关大捷
讲述: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1、阅读课文关平型关大捷提取有效的信息。(时间、地点、人物、结果、意义)
过渡:中国共产党在积极领导抗战的同时,一边驳斥“亡国论”和“速胜伦”一边还积极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阅读课文及《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提取有效信息。提取《论持久战》发表的原因、思想精髓及带来的作用。
问题:1、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
追问:那么什么是《论持久战》,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分析过程主要从三方面讨论:战争的进程、性质、方式。
观 战争进程——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
战争的性质----敌非正义,我正义
点 取得战争胜利的方式——只有实行人民战争,才能赢得战争胜利。
作用:《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找出建立的抗日根据地及创造的战术:
根据地: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创建了有一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
战术: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
合作探究: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政治: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
经济: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强调: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三、百团大战
讲解:经过发展,抗日根据地迅速扩大,有力地打击了日军在占领区的统治。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1、阅读课文找出有关百团大战的相关信息(时间、目的、规模、目标、结果)
2、结合上述内容讨论一下百团大战的意义?
课堂总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与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积极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并积极巩固壮大,成为抗日战争后期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板书设计
时间
地点 原因
1、平型关大捷 人物 2、《论持久战》 内容
结果 作用
意义
根据地
3、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战术
措施
时间
人物
4、百团大战 目的
目标
结果
意义
教学反思:
一、平型关大捷
1、阅读课文关平型关大捷提取有效的信息。(时间、领导人、结果)
时间——1937年9月;领导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长林彪;结果——经过一天的激战,将日军1000多人全歼。
2、根据上述内容讨论平型关大捷的影响?
①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③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定和意志;④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声望。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1.教师展示:《抗日根据地示意图》,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有哪些?
学生回答:主要有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
强调: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人民游击战争有哪些特点?出现了哪些著名的战法?
学生回答:人民游击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层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力量,组织了各方的力量。主要有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
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
措施
政治: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经济: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影响
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三、百团大战
讲解:经过发展,抗日根据地迅速扩大,有力地打击了日军在占领区的统治。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1、阅读课文找出有关百团大战的相关信息(时间、目的、规模、目标)
时间
1940年下半年 华北地区
目的
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规模
100多个团,2000千米的战线
目标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2、结合上述内容讨论一下百团大战的意义?
回答一: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回答二: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回答三: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锻炼了军队。
回答四:百团大战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振奋了抗日的信心。
回答五:百团大战给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妥协投降活动以沉重打击。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在本课的教育教学中,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的主题进行讲述,通过多种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重要影响。通过启发式教学、小组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教育教学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其中,特别注重对困学生的引导和鼓励,通过问题的层次性的设置,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还有值得进一步提高的地方,比如对历史史料的解读和运用、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过渡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