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
一.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材分析
《诗情画意》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十课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是学习为古诗配画,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所学过的古诗、理解诗意,掌握绘画技能,为一句或一首古诗配画,突出主体画出古诗意境,并且能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并用多种绘画方法进行诗配画的练习。
四.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些知识、技能的积累,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但对本课古诗意境的理解和表现缺少方法与技巧。对古诗不同题材的绘画形式并不了解。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归纳、构思,于是本课我以欣赏大量的古诗为主线、辅以生动的讲解,使学生由浅入深理解古诗意境,掌握绘画技能。从而使学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方法
1.教法:讲授法,演示法。
2.学法:观察法,练习法。
六.教学目标
1.为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或古诗中的某一句配画。
2.运用已学过的构图知识进行构图。
3.运用已有的色彩知识协助表达古诗的意境。
七.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理解古诗,运用已学的绘画技法表现一副诗配画作品。
八.教学难点
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古诗中的意境。
九.教学准备
1.教师:PPT、教材、古诗资料、范画。
2.学生:纸、笔、色彩、搜集的古诗资料等。
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让我们做一个诗的接龙游戏吧!我说上句,你们来接下句,看谁接的快。“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韧”。大家答得真好。那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范画)
师:对,是郑板桥。(郑板桥画像)下面让我们来了解这位艺术大师吧!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他在诗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就让我们欣赏一下他的大作吧!(两幅郑板桥的画)郑板桥擅长在画中题诗,这样做既可以使画面美观,又表达出意境,更好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这种形式我们就叫它诗配画吧!中国自古就有许多文人运用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生动维美。诗画是同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人的样子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古诗。(板书课题)
(二)图片欣赏??观察分析
师: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大师的作品吧!(蚕妇)(望洞庭)(大林寺桃花)(清明)
师:老师来考考大家,请你说一说画中表现的是哪首诗,它们从哪些方面进行表现呢?
师:对,有写人的,写景的,写物的,还有叙事的,这就是我们诗配画的四个题材。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创作一幅诗配画作品呢?
(三)举例分析??突出重点
师:那下面就来和老师一起分析如何创作出一幅漂亮的诗配画作品吧!同学们知道《天净沙秋思》这首诗吗?为这首诗填上空缺。(空缺的天净沙秋思)
师:同学们填的非常准确。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
师:要想画出一幅富有意境的诗配画,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抓住诗中重点的词语来分析,从而确定诗的主体意境。刚刚同学们填充的词语,就是这首诗中关键的词语,大家来看看,这些词语对后面的词起了什么作用呢?
师:对,起到了说明,修饰的作用。有了这些词语,就使得简单的“藤”“树”“鸦”“桥”“水”“家”变成了枯萎的藤,年老的树,无精打采的乌鸦,(第一幅)小桥,流动的水和有人居住的房屋。(第二幅)再看下一句中填充的“古”和“瘦”是不是也起到了相同的作用呢?
这两个词呀,也同样修饰出了古老的道路和消瘦的马。我们在画的时候,也一样要画出同样的道和同样的马来。
师:诗的最后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连同前几句我们填充的词语,确定了这首诗的整体意境是怎样的呢?
师:对,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消极,惆怅的心境。作者借助看到的物像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让大家看过诗后如同见人,感受到他的心理变化,这就是诗情。
(四)直观演示 突破难点
师:找到了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接下来,我们就该琢磨怎样构图啦。我们来整体的分析这幅写景诗的画面,它是由近中远三景来表现的,近景中老树、山石很大,刻画得细致入微,在画中占主体位置;而中景中,山石、树、人家、小桥刻画的粗略、简单,略小一些;远景中,古道、骑马的人、夕阳更小,更简略。所以使画面主体突出,层次丰富,意境深远。这就要求我们在完成一幅作品时学着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如:注重构图,注重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透视现象。
师:构图完成后,我们就要给画面上色啦。在颜色的选择上,也是有讲究的。我们所选用的色彩,要与自己所选诗句的意境相符。还拿这张画为例,刚刚老师提到过,这首诗整体的意境是消极的,惆怅的,所以在色彩的运用上,为了更加深化这种悲伤的情绪,画面的色调是以冷色系为基调的,从而结合诗情体现出了画意。我们再来对比的看一下这两张画,(静夜思和忆江南)左边的是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所以画面以蓝色白色这样的冷色为主;右边是白居易的《忆江南》,主要表达了诗人回忆江南美景时的喜悦心情,是一首有趣,活泼的诗,所以运用了许多鲜亮的色彩,如粉红色,绿色等。通过这样的比较,我想同学们应该明白了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什么样的意境了吧!
(五)深入分析??动手实践
师:刚刚老师给同学们欣赏的诗配画作品都是以国画的形式展现的,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哪些绘画形式呢?猜一猜下面作品的表现形式。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学生们的作品,看看你能从中受到什么样的启发。同学们,看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你们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动手创作诗配画作品了呢?
师:那好,同学们就按照老师所讲的内容,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绘画工具,创作出自己喜欢的诗配画作品吧。开始吧!
(六)注重评价 小结反馈
师:让我们来一起欣赏大家的作品吧!谁来说一说自己创作的构思,作品好在哪里?有没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呢?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的大作,给他打打分吧!
师:今天我们的收获很大,能够深入分析诗的意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主题突出,具有诗意的精美作品,同学们真的很棒!希望大家在学习中成为一位有心人,用心感受事物,表达自己的想法!
(七)迁移拓展 发展能力
老师再给同学们布置一个课外任务,回到家后,给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画的诗配画作品,为你打分,并给他们背诵你作品中的古诗,在背诵的时候,要注重古诗意境的表达,有感情的背诵,看看他们能不能体会到你所传达出来的古诗中的情感,能不能和你一起走进或欢快,或伤感,或喜悦,或激昂的诗情画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