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雨的形成》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崔红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根据计划进行实验操作,明白“雨是怎样形成的”。
2、能举例说出有些物质的变化是可逆的,并愿意关注科学技术(人工降雨)的发展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
探究目标:能独立提出要研究问题的假设,并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物态变化的兴趣。
2、能与其他同学愉快地交流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来验证雨的形成的猜想,并创造条件,使学生尽可能独立地探究雨的成 因。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自行探究雨的形成实验。 教学准备: 热水、冰块、酒精灯、烧杯、烧瓶、蒸发皿、保鲜膜、塑料袋、火 柴、石棉网、 三角铁架、铁架台、导管、软木塞、水槽、试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一块儿研究探讨了生活中常常出现的小水珠,谁还记得我们都讨论了哪里出现的小水珠? 学生交流:烧水时,锅盖的里面有小水珠;秋天早晨的树叶上有小水珠;我到浴池洗澡时,看到房顶上有小水珠等。 教师: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空气中有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当遇到冷的物体后,就会凝结成小水珠。 教师:今天,我们将继续共同探究一种特殊的小水珠,它们从天而降,你们猜一猜,是什么? 学生:雨。 教师:好,大家来看一下这张图片(出示下雨的幻灯片)。看到雨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雨是怎样形成的呢?师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
1、猜想
教师:那雨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同学们开动你们善于思考的头脑,猜一猜吧!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许许多多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落下来,就形成了雨。师相机板书。
2、设计实验
教师:我们不能像孙悟空那样飞到天上去观看,那我们在实验室设计一个实验模拟一场小雨,怎么样? 师:我们的猜想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许许多多的小水珠,水珠落下来就形成了雨。那要得到水珠先得有什么呢?(水蒸气)水蒸气要怎样才能凝结成水珠?(遇冷)那好,我们要制造降雨得模拟试验,重点得考虑两个问题:(1)如何在短时间内得到足够多得水蒸气?(2)怎样使这些水蒸气遇冷?
生思考交流:(1)把水装在烧杯或试管中加热至沸腾,或直接在烧杯或量筒里加开水;(2)在水蒸气上方放置冰块。
师:太聪明了,你们的智慧真让我自愧不如啊,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这个制造降雨得模拟试验。请记录员从试验桌里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实验研究计划》简要地记录你们所需要得试验材料和商量出来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如有困难大屏幕会帮助你们(大屏幕展示器材及装置图)比一比,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3、分组交流讨论并填写表格:
我们小组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雨是怎样形成的?
我的假设: 需要的器材:
实验步骤
4.汇报,师生共同讨论计划的可行性。
5.学生修改计划。 教师:同学们介绍了小组制定的实验方案。在实验操作开始之前,我们先要考虑实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出示温馨提示)
学生齐读:温馨提示:
(1)实验仪器轻拿轻放,防止损坏。
(2)点燃酒精灯后燃过的火柴梗请放入废物盘中。
(3)实验过中,不要用手碰烧杯壁,以免烫伤。
(4)实验过程中,细心观察,记录好实验现象和结论。
(5)实验结束后,必须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他仪器暂时不动。
(6)学生实验,老师指导 。 师:老师希望你们注意安全,认真试验,请材料员领取实验材料。 师给每组发放冰块,倒热水。(为避免意外发生,教师提醒注意安全、适时加以引导,请同学们注意观察都发生了哪些现象,想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把你们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填入实验记录单。)
(7)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越来越多,形成雨落下来。﹚ 教师:刚才我们成功地模拟了雨的形成,那现在请同学们推想一下,自然界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怎样来的? 学生:地球表面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教师:是酒精灯在给他们加热吗? 学生:不是,是太阳。 教师:实验室我们用冰块使水蒸气受冷,天上真有一个大冰块吗? 那水蒸气是怎样受冷的呢?据老师了解每往空中升100米,气温就降低0.6摄氏度,那么几万米的高空气温怎样?(非常低)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增大到一定程度当上升气流在也托不住它们时,就会降落下来,就形成了雨。 利用水的循环图让学生更清楚可看出地球上的水的循环,认识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成为可逆的。最后再利用云雨雪的形成模型进行总结,进一步了解雨的形成。
三、拓展延伸
阅读科学在线,人工降雨。开展讨论:人工降雨的作用。
四、作业设计 :欣赏课本上的连环画“小水滴的旅行记”,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一篇科学小童话(需要用到一些科学术语,如,冷热、蒸发、凝结、云、雨、上升、下降等)。
五、 板书设计:
九雨的形成
水蒸气 ---------小水珠 -----------------------------雨
(遇冷) (大到一定程度 ,地球表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