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四单元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件44张PPT+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四单元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件44张PPT+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1-13 10:40:28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一、运输方式与区域发展4.运输方式的发展和变化:增强了_________的选择性,
扩大了地区影响力,推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客货运输[连一连]将运输方式与对应的聚落形态连线。【激疑】历史上以水运为主的时期,城镇分布和聚落形态有何特点?
提示:城镇多沿江河、湖泊以及沿海港湾伸展,聚落形态多呈条带状分布。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
1.城市外部交通布局:
有利于改善区域发展条件,增强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
提升区域_________活力,还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巩
固国防。社会经济2.城市内部交通布局:
(1)作用:维持城市_____运行和健康发展。
(2)特点:具有运输速度___、运输量大、运输效率高等
特点。高效快(3)缓解城市交通问题措施。
①合理规划道路、扩大_____规模,还要加强交通管理;
②调整优化城镇空间结构,促进土地利用结构_______
的形成;
③减少出行距离,_____出行以及建立共享单车、共享汽
车平台等。路网多核心错峰【激疑】 首都北京和全国最大城市上海之间修建了京沪铁路、京沪高铁,为什么还要修建京沪高铁二线?
提示:京沪线已经饱和,为缓解旅客运输压力,修建京沪高铁二线。同时,二线沿途所经地区大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二线的修建能够促进沿线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三、案例:交通变化与扬州城市发展邗沟京杭大运海盐黄京杭大运海运津浦通航世界遗产立体[辨一辨]判断正误。
①扬州市地处长江南岸。 ( )
②京杭大运河目前通航河段为济宁-杭州。 ( )
③历史上扬州成为繁华都市主要是因为京杭大运河的
开通。 ( )×√√能力1 运输方式的改变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扩大地区影响力:
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增强了客货运输的选择性,扩大了地区影响力,推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2.影响聚落分布与形态:
不同历史时期,运输方式不同,对聚落的分布也有不同的影响,如图所示:【典例示范】
“武汉三镇”是武昌、汉口、汉阳三座城镇的合称。据此完成(1)、(2)题。(1)“武汉三镇”格局形成的最主要的区位条件是
(  )
A.平原广阔 B.矿产开发
C.温暖湿润 D.河流交汇(2)随着现代综合交通的不断发展,武汉市城市形态在沿江发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趋向 (  )
A.沿河流条带状发展
B.沿公路、铁路多轴向发展
C.集中式团块状发展
D.放射状发展【思路点拨】解此类题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提取图中有效信息:汉江和长江把武汉市分割成三大区,图中城区沿铁路延伸。
(2)审设问,筛选项,结合信息,调用知识,得出答案。【解析】(1)选D,(2)选B。第(1)题,读图可知武昌、汉口、汉阳的界线是汉江和长江,因此三镇格局的形成原因是因为处于汉江和长江交汇处,使城市被分割成三大区。第(2)题,随着铁路、公路等现代综合交通的发展,武汉市的发展除了沿江延伸外,同时还沿铁路、公路线延伸,形成多轴发展趋势,并不是带状;武汉市城市发展模式为组团式,而不是集中式、放射状。【补偿训练】
(2018·北京高一检测)明清时期,嘉兴城市沿环城河道向东、北两个方向伸展。1909年沪杭铁路通车,城市沿铁路迅速延展。70年代后期,公路运输发展较快,城市开始转向沿公路发展,以老城区为中心,沿四条对外公路及大运河伸展。关于运输方式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我国南方的城市一般沿河流呈带状发展
②公路、铁路运输时代,城市多沿交通轴线发展
③轮船时代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单一扩展的形式
④多种交通方式使城市形态向多方向分散发展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选B。南方河流稠密,故沿河设城是聚落分布的一般规律;交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出行,也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公路、铁路运输时代,城市多沿交通轴线发展,也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单一扩展的形式,多种交通方式使城市形态向多方向分散发展,故③说法错误。能力2 交通布局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城市外部交通布局对城镇的影响:2.城市内部交通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典例示范】
(2019·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波兰中部的罗兹市曾是欧洲最主要的纺织工业中心,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停滞。中欧班列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
(1)罗兹市为了充分发挥货物集散地的作用,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____。?(2)中欧班列的运行,为我国相关港口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什么?【思路点拨】解此题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针对城市功能确定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
(2)原因分析类试题,关键词为“港口”“经济效益”,解题方向为“为什么”。【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得知,中欧班列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因而罗兹市应该重点发展物流仓储。第(2)题,该题属于原因分析类题,关键词为“港口”“经济效益”,解题方向为“为什么”。可以结合影响港口建设的经济腹地、城市依托、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物流(仓储)
(2)扩大了服务范围;增加了吞吐量;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答出两点即可)【补偿训练】
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运河、码头也更加繁荣。1979年运河因水源枯竭断航,德州航运局因此解散。下图示意德州市位置,据此完成(1)、(2)题。(1)明代诗人朱德润的诗中描绘德州漕运:“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毯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但后来德州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2)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京杭运河成为德州城的唯一发展轴
B.京沪铁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C.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D.京沪高速铁路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变化【解析】(1)选C,(2)选D。第(1)题,由于有京沪高铁、公路、海运等新的更为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德州附近的运河航运地位下降,靠河运起家的德州失去了昔日的繁华。第(2)题,高铁对沿线地区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会对德州的空间形态分布造成一定的影响。【素养探究】
京杭大运河济宁段始凿于元朝,明清两代运河繁荣时期,济宁成为全国漕河管理中心,被称为“运河之都”。但由于黄河改道,造成河道淤积等原因,如今只有山东济宁以南的河段可以通航。(1)(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明清时期,济宁市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明清时期,大运河是全国主要的航运通道,沿线人流、物流集中,济宁依靠大运河漕运而兴盛。(2)(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明清以后,济宁市曾一度衰落,在全国的地位也明显下降,这是为什么?
提示:大运河淤塞,运河运输地位下降;京沪铁路建成。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2018·北京春季会考)磁悬浮列车的优点有环保、安全性高、爬坡能力强、建设成本低等。北京市首条磁悬浮线路S1线的门头沟区石门营站至石景山区金安桥站段,于2017年底试运营,运行时速80千米/时。据此完成1、2题。
1.与乘坐公交车相比,市民选择S1线出行是因为磁悬浮列车 (  )
A.受天气影响大 B.客运量大
C.灵活性强 D.速度快
2.S1线的开通可以 (  )
A.吸引人口向市中心迁移
B.增强门头沟区与市区的联系
C.导致沿线商业网点减少
D.解决城市中心交通拥堵问题
【解析】1选D,2选B。第1题,该磁悬浮列车的运行时速80千米/时,比公交车速度快。第2题,S1线连接门头沟区(郊区)与石景山区(市区),快速交通增强了区域间的联系。
3.扬州、济宁从古代繁荣的商业贸易城市到后来的逐渐衰落,这表明 (  )
①古代河运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毫无吸引力
③交通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④沿高速公路的城市轴线已完全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B。扬州、济宁是随大运河在交通上的作用的增强而繁荣,随大运河在交通上的作用减弱而逐渐衰落的。
4.下图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 (  )
①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
②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
③有利于市中心人口的疏散
④站点附近住宅开发密度较过去变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该图横坐标表示地铁站点距市中心的距离,纵坐标表示的是站点对住宅空间的影响范围。从图中可以看出,距市中心越远,站点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越大,住宅密度越小。由于图中并无时间信息,故难以判断站点附近住宅开发密度是较过去高还是低。
  下面四幅城市形态图是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下形成的。据图回答5、6题。
5.图中所示形成最早的城市形态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有关上述四幅图所处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是轮船—火车时期 B.②是高速交通时期
C.③是汽车时期 D.④是步行-马车时期
【解析】5选A,6选C 。 第5题,城市形成的早期,交通工具不发达,人力、畜力以及风力是其主要的动力,城市呈紧凑的空间形态,城市大都呈同心圆状。第6题,①为步行—马车时期,②是轮船—火车时期,③是汽车时期,④是高速交通时期。
【新思维·新考向】
7.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你认为旧城区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时间较早_________,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4)新城区发展向_______________方向延伸。?
(5)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推出旧城区布局主要考虑了河流和煤铁资源的因素。第(2)题,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旧城区首先在此处形成。第(3)题,由图可知铁路的修建成为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第(4)题,由图可直接推出。第(5)题,煤铁资源的枯竭、铁路的出现、河流运输能力的下降,旧城区发展缓慢,形态保持不变。
答案:(1)河流 煤铁资源
(2)①区域 因为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3)交通(铁路的修建)
(4)南北
(5)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素养评价 十三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2018·江苏学考)下图为“三种运输方式在不同距离上的客运市场份额”。据此完成1、2题。
1.各运输方式在200~400 km、800~1 000 km里程段,竞争最为激烈的分别是
(  )
A.公路与航空,高铁与航空
B.高铁与航空,公路与高铁
C.公路与高铁,高铁与航空
D.公路与高铁,公路与航空
2.我国交通运输结构优化的方向是 (  )
A.增加中长距离公路运输班次
B.开通更多航空运输短距离航线
C.减少高铁运输在中短途距离份额
D.构建多层次结构合理的运输体系
【解析】1选C,2选D。第1题,据图可知,距离200 km时以公路运输为主,400 km时以高铁为主,所以200~400 km范围内,旅客可以自由挑选出行方式,公路与高铁的竞争最为激烈;同理,800~1 000 km的范围内,比例最接近的高铁和航空运输竞争最激烈。第2题,交通运输方式结构的优化应该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扬长补短,公路发挥机动灵活的优点,发展短途运输为主,铁路以中长途运输为主,空运适宜长途运输;还要结合市场需求、区域的差异等条件进行合理设置,构建由不同方式组成、不同尺度区域组成的多层次的运输体系,以达到最佳效益。
  2018年7月1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使港珠澳三地的陆地通行时间由原来的3小时缩短为30分钟。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受冲击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
A.铁路 B.航空 C.水运 D.管道
4.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对珠海带来的影响有 (  )
①加大承接香港资金和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
②吸引香港居民到此置业,促进房地产业发展
③导致大量的人才和劳动力流失
④加强与港澳的交流与协作,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3选C,4选B。第3题,由图可知,港珠澳大桥连接了香港和澳门、珠海,原来香港和澳门、珠海采用海运,现在可以通过港珠澳大桥运输。港珠澳大桥的通车,水运受冲击最大。第4题,珠海与香港之间的交通更便利,①加大承接香港资金和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②吸引香港居民到珠海置业,促进房地产业发展;③有利于吸引人才和劳动力;④加强与港澳的交流与协作,促进经济发展,①②④对。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完成5、6题。
5.从城市略图中可以看出早期的城市是 (  )
A.沿铁路延伸
B.沿垂直于公路走向的方向延伸
C.受地形的影响
D.沿河流延伸
6.从1980年到2011年,图示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解析】5选D,6选A。 第5题,读图可知早期的城市沿河流分布。第6题,读图可知,其城市空间形态由沿河分布向沿公路、铁路分布变化。
  北京地铁西郊线是一条主城区与香山地区连接的专用地铁轨道,车型主要采用现代有轨电车。2017年12月30日,北京有轨电车西郊线正式开通运营。该线路西起香山站,东至地铁10号线的巴沟站,穿行著名的“三山五园”。与现有公交车的运输能力相比,有轨电车每小时可多运输乘客2 500人以上,平均运行速度快5~15千米/小时。读“西郊线线路图”,据此回答7、8题。
7.与公交车相比,有轨电车的优势有 (  )
①受天气影响小 ②运输效率高
③方便灵活 ④运输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北京地铁西郊线的开通可以 (  )
A.导致沿线地区村镇的兴衰
B.吸引人口向市中心迁移
C.使沿线商业网点数量减少
D.提高西郊地区的交通通达度
【解析】7选D,8选D。 第7题,由材料分析可知,有轨电车每小时可多运输乘客2 500人以上,平均运行速度快5~15千米/小时,说明有轨电车运输效率高、运输量大,因此②④正确。第8题,北京地铁西郊线的开通,可以提高西郊与市区之间的联系,提高该地区的交通通达度;能够促进沿线地区村镇的兴盛;能够加强郊区与市区的联系,吸引人口向郊区迁移,使沿线商业网点数量增多。
  “P+R”停车场,即驻车换乘停车场。市民早上驾车停进“P+R”停车场,然后换乘地铁或公交抵达工作单位,下班后再坐地铁或公交到达停车场,驾车回家。2016年北京市建设了一批“P+R”停车场,凭当天公共交通凭证,在规定时间段内停放车辆按次收费2元。据此完成9、10题。
9.北京市“P+R”停车场适宜布局的地点及原因是 (  )
A.二环以内,流动人口多,停车场利用率高
B.三环到四环之间的住宅区附近,出行方便
C.五环到六环之间的地铁站附近,换乘便利
D.六环以外的高速公路沿线,地价低且交通通畅
10.建设“P+R”停车场能够 (  )
A.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状况
B.减少私家车的拥有量
C.促进城区商业中心外迁
D.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解析】9选C,10选A 。 第9题,由材料可知,停放在“P+R”停车场的汽车主要来自上班族,而且是上班途中将车停放在停车场,然后转乘地铁。第10题,居民将车停放在“P+R”停车场,然后换乘地铁上班,可以减少进出市中心的车流量,从而缓解交通压力。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下图为安徽省阜阳市城区扩展图,其中箭头及①~④为其城区随时间扩展的方向及范围。
(1)20世纪20年代,安徽阜阳城北商业贸易繁荣,原因是____________河是对外通商口岸,说明____________对城址的选择有很大影响。?
(2)20世纪20年代后,泉河淤塞,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带,说明城市的布局向____________的位置移动。?
(3)20世纪70年代后,淮南铁路、京九铁路相继建成,阜阳成为重要的____________城市,火车站附近形成河东____________区和____________区。?
(4)阜阳对外通商口岸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迁,说明交通因素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较大影响。?
(5)阜阳市工业区、仓库区空间分布总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①处为泉河沿岸,内河航运便利,因而形成商业码头区。第(2)题,②处位于泉河与颍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内河航运更为发达,因而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带。第(3)题,铁路的修建,使城区向沿铁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扩展,且主要布局对交通条件要求高的工业区和仓库区。第(4)题,通过通商口岸的变迁,说明交通对城市空间地域形态和商业中心的位置都有影响。第(5)题,由图中可以看出,阜阳市工业区、仓库区主要沿河流、铁路等交通轴线分布。
答案:(1)泉 河流
(2)交通便利
(3)铁路枢纽 工业  仓库
(4)城市空间形态  商业中心位置
(5)沿河流、铁路等交通轴线分布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019·全国卷I)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12~14题。
12.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  )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13.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  )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14.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解析】12选B,13选A,14选D。第12题,图中可以看出铁路线大致与河流流向重合,故铁路线主要沿河谷分布。图中中部为山峰,河流大致呈放射状分布,因此铁路并非沿等高线分布;山脊不会有河流存在,山麓处不会形成多处河流的分水岭。第13题,图中铁路沿河谷修建,直达山顶。从材料上可知该处为我国东北地区,结合经纬度可以判断大致位于长白山一带,为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分布区,可以判断主要是运输原木。农产品、石材的分布与河谷没有必然联系,工业品多分布在人口密集区,而不是山地。第14题,由于铁路主要是运输原木,随着东北地区天然林的减少及近些年对森林保护的加强,原木外卖量减少,对原木运输的需求量明显减小,导致铁路几乎废弃。只要区域内有一定的产品运输需求,陈旧的设施会得到维护,不会导致铁路几乎废弃;山地地区,铁路运速本来就不太快,且当地以运输原木为主,对运速的要求并不高,因此运速太慢不会导致铁路废弃;图中只有三条铁路,并非同向且通向不同区域,故线路稀少。
  (2019·江苏高考)2019年,从安徽合肥发车,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已突破百列。如图为“我国丝路班列出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丝路班列 (  )
A.运输时效高 B.单次运量大
C.单位运价低 D.绕行路程远
16.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有助于安徽省 (  )
A.完善交通网络 B.做强能源产业
C.改善环境质量 D.增加就业岗位
【解析】15选A,16选D。第15题,铁路运输相对海运来说,速度较快,并且连续性较强,受天气影响较小,海运和铁路运输量都比较大,并且适合长距离运输,但是海运速度较慢,而且受海上天气影响较大,因此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铁路运输时效要更高,但是铁路运输单位运价要更高。第16题,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需要更多的务工人员,因此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需要基础设施,交通通达度的提高,以及交通线路的优化,并非只是货运班列次数增多;货运班列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但是并不一定是促进了能源产业做大做强;货运班列的增加,与改善环境质量无任何关系。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中巴经济走廊起点为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全长3 000千米,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通过该走廊建设,逐步完善巴基斯坦与中国的互联互通,推动中巴社会经济共同发展。下面为巴基斯坦区域图。
(1)说明将交通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重点的主要理由。
(2)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具有针对性的“双赢”战略。分析该经济走廊的建设贯通将对中巴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解析】第(1)题,中巴经济走廊是我国西南方出海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连接西欧、北非、西亚以及南亚的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线和站点是区域联系的前提,是物质运输的基础。第(2)题,对中国来说可以开辟新的通道,带动西南地区发展,对巴基斯坦来说可发展南北交通,利于资源开发,增加收入。
答案:(1)建设港口,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建设公路、铁路,有利于生产、生活资料运输;形成水陆联运通道等。
(2)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将成为连接巴基斯坦南北部地区的“生命线”;带动巴基斯坦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为沿线地区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中国: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新的出海通道,带动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