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物质的比热容(1)
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呢?
生活体会:
傍晚,沙子变凉了,海水却很暖和。
猜想:
可能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
问题:
夏天的中午,沙子很烫,海水很凉。
设计实验:
思考
实验:探究沙和水吸热升温现象
1.器材:______________测量器材:_______
2.组装顺序:______________
3.沙和水的______相同
4.如何控制吸热相同:____________(方法:____)
5.沙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快的是_____
比较方法:_____________
6.若沙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吸收的热量多
比较方法:_____________
7.结论:
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______,
8.物理上用______表示物质吸热能力
9._______的比热容大
二、比热容
c
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之比
1、 定义
2、单位:
焦耳/(千克·℃)
J/(kg·℃)
3、水的比热容:
4.2× 103J/(kg·℃)
4.2× 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 103J。
读作:
物理意义: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为J/(kg·℃)
同种物质,状态变化时,比热容也变化。
4、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应用:利用比热容来鉴别物质。
5、水的比热容较大。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液体的比热容一般比固体大。(水银除外)
金属比热容越小。
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
因为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完全
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因为
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所以
海水升温比沙子慢;没有日照时,海水
降温比沙子慢。
交流:
沿海地区,白天的风通常从大海吹来,
夜晚的风又是从陆地吹去。
白天:海风
夜晚:陆风
1、海陆风
陆风
海风
“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生活中的实例
2、 汽车发动机应用循环流动水进行冷却
因为水的比热较大,当其循环通过汽车
发动机时,能从温度较高的发动机吸收更
多的热量,从而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
3、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 。
小
4、 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end
水稻是喜温作物,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常在傍晚时向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你能解释原因吗?
白天:放水
傍晚:灌水
5、秧田育秧
傍晚时在秧田里灌水,是因为水的比热较 (大/小),放热降温较 (慢/快),与不在秧田里灌水相比,秧田的温度较 (高/低),不至于引发冻害。
白天把水放掉,是因为与不放水时
相比,秧田的比热 (大/小),吸热升温 (快/慢),有利于秧苗的生长。
大
慢
高
小
快
6、小华在互联网上查到一段资料:据有
关专家预测,我国日前最大的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建成后,三峡库区的气候会受
到一定的影响,夏天气温将比原来下降2℃
左右,而冬天气温比原来升高2℃左右。你
认为专家的这种预测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共17张PPT)
热量的计算
如果知道某物体的质量为m,比热容为c,原来的温度为t0,后来的温度为t,则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可计算 出该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Q吸=cm(t-t0)
Q放=cm(t0-t)
Q=cm△t
例: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 ℃的铝块升高到100 ℃,铝块吸收 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C铝= 0.88×103J/(kg · ℃) )
解:铝块吸收的热量是
Q吸=cm (t-t0)
=0.88×103J/(kg · ℃) × 2kg× (100 ℃ -30 ℃)
=1.23x105J
例: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 ℃的铝块升高了100 ℃,铝块吸收 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C铝= 0.88×103J/(kg · ℃) )
解:铝块吸收的热量是
Q吸=cm△t
=0.88×103J/(kg · ℃) × 2kg× 100 ℃ =1.76x105J
沿海地区,白天的风通常从大海吹来,而夜晚的风又是从陆地吹去,这叫“海陆风”。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白天:海风
夜晚:陆风
1.海风发生在____(选填白天、夜晚),这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比水__(选填大、小),吸热升温____(选填快、慢),____(选填陆地、海面,下同)处热空气上升,____处空气补充形成海风。
2. 陆风发生在____(选填白天、夜晚),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子__(选填大、小),放热降温____(选填快、慢),____(选填陆地、海面,下同)处热空气上升,____处空气补充形成陆风。
1、小明从表中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好
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值不同
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
B
挑战自我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
水 4.2×103 干泥土 0.84×103
酒精 2.4×103 铜 0.39×103
冰 2.1×103 铝 0.88×103
水银 0.14×103 铅 0.13×103
2、烧杯中装有酒精,现用去一半,则剩余酒精的下列物理量中,发生改变的是( )
A.质量 B.密度
C.比热容 D.沸点
A
3、新疆民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反映了当地昼夜的温差较 (大/小),从比热容角度来看,这是由于 。
大
砂石的比热容较小
4.甲物体的比热容大于乙物体的比热容,若( )
A.甲、乙质量相等,则甲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B.甲、乙吸收的热量相等,则乙升高的温度一定多
C.甲、乙质量相等,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D.甲、乙质量相等,它们放出的热量也相等,则甲降低的温度一定多
5.有质量相同的两块金属铜和铝,已知铜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则( )
A.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铝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铜放出的热量
B.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铝吸收的热量
c.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铜降低的温度
D.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的末温一定高于铝的末温
C
A
6. 如图所示,为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和乙,分别用相同的两盏酒精灯同时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比热容较大的是液体 (选填:”甲”或”乙”).
7.一杯水,温度从10 ℃升高到30 ℃时吸收的热量为Q,则将这杯水的温度从30 ℃再升高到70 ℃时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若将这杯水的温度从30 ℃再降回到10 ℃,其放出的热量为 ____________。
乙
2Q
Q
9.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将质量为4kg的水从20℃加热到70℃需要吸收 J热量.如果将水倒掉一半,它的比热容将为 J/(kg。℃)
8.某家庭用热水器烧水时,使50kg的水由20℃升高到50℃,要吸收_____ ___J的热量.[c水=4.2×103J/(kg·℃)]
6.3×106
8.4×105
4.2×103
·上海科技版
对公式的理解
·上海科技版
巩固练习
1.由公式Q吸=cm(t-t0)变形得到
根据这个公式,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比热容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B、物质比热容跟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成反比。
C、比热容在物质本身是一种属性,比热容的大小跟它吸收的热量、物质的质量及升高的温度都无关,比热容的大小由物质决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C
2.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升高温度之比为4:3,吸收的热量之比为5:2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 )
5:4
4.甲、乙两物体质量、初温都相同,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当 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接触以后内能的变化情况是( )
A?甲的内能增加,乙的内能减少
B?甲的内能减少,乙的内能增加
C?甲的内能不变,乙的内能减少
D?甲、乙的内能都不变
B
5.质量相同的两金属块,在沸水中烧煮5分钟后取出放在0℃的冰块上使冰块熔化较多的那块金属是具有( ) A.较大的密度 B.较高的温度 C.较多的热量 D.较大的比热容
D
(共32张PPT)
机械能:
动能
势能
+
内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转化
?
转化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一)
将铁丝弯折几次,弯折处有何感觉?
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活动12.5 研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内能
空气压缩引火仪
现象:你看到 ;
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了
棉絮燃烧起来了
分析:所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内能增大了
说一说,想一想
结论:1.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 ;
增加
2. 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
答:活塞对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
筒内空气增加的内能从何而来?能量是如何转化?
3.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
结论:
古人钻木取火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应用:
______对_____做功
水蒸气
塞子
水蒸气内能_____,
温度_____
减少
降低
机械能
转化
内能
活动12.6: 演示点火爆炸
塑料盒盖飞出去了!
现象:我们看到 ;
分析:盒盖的机械能如何变化?
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燃气的内能如何变化?
结论:1. 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会 ;
减少
2. 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点燃的火药燃烧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爆竹腾空而起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应用:
现代的枪炮
火药燃烧时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燃料燃烧时将大量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火箭升空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应用:
1、下列过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是( )
A、把铁片放在火上加热
B、拉锯子锯木头使锯条的温度升高
C、把搭在弓上的箭射出去
D、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B
2、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
A.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 B.用热水泡脚.脚感觉暖和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D.水沸腾时水蒸气顶起水壶盖
D
热机的定义:
热机是热力发动机的简称。热机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热机的发展历程:
第一台带活塞的蒸汽机由法国工程师巴本制成,经英国工程师纽可门和瓦特改进,在工业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
瓦特改良的蒸气机模型
最早的蒸汽机车
冲程:
进气门 ,
排气门 ,
活塞 运动。
吸气
打开
关闭
向下
冲程:
进气门 ,
排气门 ,
活塞 运动。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压缩
关闭
关闭
向上
冲程:
进气门 ,
排气门 ,
活塞 运动。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
关闭
关闭
向下
冲程:
进气门 ,
排气门 ,
活塞 运动。
排气
打开
关闭
向上
2.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活塞经历____个冲程,曲轴旋转_____圈,活塞往复运动_____次,燃气对外做______次功。
2
4
2
1
想一想:
3. 在汽油机的四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那么其他3个冲程是靠什么完成的?
飞轮的惯性
想一想:
你知道吗?
为什么打气时气筒的筒壁会发烫?
练一练:
因为在打气过程中,一方面,打气筒的活塞与筒壁上下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气筒外壁变热;另一方面,活塞也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通过热传递也使气筒外壁变热。
1、下列过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是( )
A、把铁片放在火上加热
B、拉锯子锯木头使锯条的温度升高
C、把搭在弓上的箭射出去
D、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B
2、把两块冰相互搓擦,冰会熔化,这表明通过_______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将冰块放在温水中也能熔化,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验表明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的内能
上是________。
做功
热传递
等效的
3、有一汽油机,曲轴的转速为1800r/min
每分钟几个工作循环_____
每分钟对外做功几次_____
每分钟做了多少个冲程_____
900
900
3600
4、练一练:
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1200r/min,则汽油机每秒钟内完成 个冲程,做功 次。
提示: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活塞经历 个冲程,曲轴(飞轮)旋转 圈,活塞往复运动 次,燃气对外做 次功。
40
10
4
2
2
1
(共21张PPT)
复习:
1、我们前面学过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哪些?
2、我们通常怎样判断物体内能的变化?
答:热传递
答:通过判断物体的温度变化,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大!
你有哪些方法使铁丝的温度升高?
想一想
弯折铁丝
实验中,铁丝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中铁丝的内能变高了吗?
增加的内能是哪里来的?
做一做
观察与思考
空气压缩引火仪
看一看
现象:你看到 ;
结论: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
实质:能量的转化
答: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了
红磷燃烧起来了
分析:所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内能增大了
答:活塞对空气做了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流星雨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
切割机在切割钢材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
古人钻木取火
老爷爷站在雪地里手冻的冷,请你给老爷爷想一想办法,怎样做可以使手暖和些?说出两种办法来,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版书
圆筒打气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你得出什么结论?
橡皮塞飞出去了!
内
机械能
结论: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实质:能量的转化
分析:在此过程中,膨胀后的气体对外做功
燃气的 能减少转化为 能
现象:我们看到 ;
此实验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它的实质是什么?
点燃的火药燃烧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爆竹腾空而起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
火药燃烧时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
燃料燃烧时将大量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火箭升空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 和 ;
2、 能和 能可以相互转化。
热传递
做功
机械
内
知识小结:
归纳与总结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热传递
做功
(内能的转移)
(能量的转化)
吸热——内能增加
放热——内能减小
对物体做功——
内能增大
物体对外做功——
内能减小
一、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 、热传递
a、物体吸热,内能增加;物体放热,内能减少。
b、实质:内能的转移
2、做功
a、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b、实质:内能的转化
1、俗话说:“石头碰石头,一碰就发火”,
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什么?
2、根据图示情景,
提出问题并解答:
3、 如图所示,在试管里装入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开.在这一过程中,水蒸气膨胀时对软木塞 ,消耗了水蒸气的一部分 能,转化为软木塞的 能.
做功
机械
内
(共16张PPT)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
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给你一根粗铁丝,你有几种办法升高它的温度,增大它的内能?
…………
试着描述和解释下面的现象: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搓手时手变热了
滑下时摩擦发烫了
钻木取火
内能增加了
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点燃。前者是用 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后者是用 方式改变
物体内能的。
练习
做功
热传递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温度升高
物体对外做功
物体内能减小
自身温度降低
做功的实质是:内能的转化
问题讨论:
一根粗铁丝的内能增加了,是通过做功方式实现的呢?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这一现象隐含了什么道理呢?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的上是等效的。
例 普通的一根铁丝,我们能通过哪些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即使它的内能增加)
A、放在太阳下晒 B、在石头上摩擦
C、放在热水中烫 D、放在火上烧
E、用锤子敲 F、放在手中捂
G、用力反复弯折
你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吗?
A、放在太阳下晒
C、放在热水中烫
D、放在火上烧
F、放在手中捂
热传递
B、在石头上摩擦
E、用锤子敲
G、用力反复弯折
做功
结论: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一.内能的定义
物体内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 和分子相互作用的 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势能
二.改变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 2.做功
三.内能改变多少的量度
1.热传递
传递的热量来量度
2.做功
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四.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动能
所有
课堂练习: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 和 .
热传递
做功
2.冬天,用嘴对手呵气,手会暖和,这是用 的方法增加了手的内能,而它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之间 .两手摩擦也能使手暖和,这是用 的方法增加手的内能,在这过程中, 能转化为内能.
转 移
热传递
做 功
机械能
打气时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筒内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克服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做功也使筒壁内能增加,?所以筒壁就会热起来.
4.用打气筒打气时,过一会筒壁会热起来,这是为什么?
(共13张PPT)
12.4 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
一、请你思考!
在寒冷的冬天为了使自己的身体暖和,除了通过晒太阳、烤火等方法外,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办法?
对!还可以跳一跳、搓一搓……
热传递的方法
包含了哪些力学知识?
1、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法——做功
(1)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
(2)压缩物体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
反复弯折铁丝,使铁丝的内能增大
(3)物体膨胀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减小
二、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克服摩擦做功改变内能
小结
一类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而另一类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实现的。
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能的形式没有发生变化。
能的形式发生改变。
改变物体能内的方式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2、获得机械能的一种装置——热机
(1)原理: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补充:热机
热机原理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再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动力机械的一类。热能的来源主要有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原子能、太阳能和地热等。
热机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各种热机
蒸汽三轮汽车
火箭
喷气发动机
内燃机
三、请你思考!
仅凭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一现象,能否断定内能的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还是做功方式来实现的?
不能!说明了什么?
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过程,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向内能转化的过程。
请你思考!
为了让塞子能弹出去,你有哪些方法?
四、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2、获得机械能的一种装置——热机
(1)原理: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汽油机的构造:
汽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
(3)汽油机的工作
吸气冲程: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被入汽缸
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曲轴旋转两周,活塞往复两次,对外做功一次。做功冲程是主要冲程,其它三个冲程是辅助冲程,是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 。
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排气冲程:废气排出汽缸
1、汽油机在工作时,活塞在汽缸里做往复运动,
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外一端的过程
叫做一个冲程.
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某一冲程,这个冲程是 冲程,此冲程中 能转化为 能
内
做功
机械
请你思考!
请你思考!
某汽油机飞轮转速为3000r/min,那么,每秒钟内完成 个冲程,活塞往复 次,燃气推动活塞做功的次数为 次。
3000r/min=50r/s
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曲轴旋转两周,活塞往复两次,对外做功一次
100
50
25
(共16张PPT)
为什么汽车高速行驶时,轮胎温度会升得很高?
活动12.5 研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
反复弯折铁丝,触摸弯折处的温度有无变化
空气压缩引火仪
实验方法
在玻璃筒中放入浸有乙醚的一小撮棉絮,用力迅速向下压活塞,
观察看到的现象。
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
机械能转化内能
1)用火烧
2)用榔头敲打
3)用砂纸摩擦
4)在太阳下晒
5)在地面上摩擦…
做功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___ 和_____两种方式
热传递
做功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电子式火花发生器
内
机械
火柴在火柴盒上移动是一个做功的过程,火柴头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火柴为什么可以擦燃?
为什么小孩下滑时臀部感觉很烫?
好烫!
如图所示,在试管里装入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开.在这一过程中,水蒸气膨胀时对软木塞 ,消耗了水蒸气的一部分 能,转化为软木塞的 能.
做功
机械
内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热传递
做功
(内能的转移)
(能量的转化)
吸热——内能增加
放热——内能减小
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各种热机
蒸汽三轮汽车
火箭
喷气发动机
内燃机
热机
(1)原理: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汽油机的构造:
(3)汽油机的工作
吸气冲程: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被入汽缸
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曲轴旋转两周,活塞往复两次,对外做功一次。做功冲程是主要冲程,其它三个冲程是辅助冲程,是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 。
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排气冲程:废气排出汽缸
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某一冲程,这个冲程是 冲程,此冲程中 能转化为 能
内
做功
机械
请你思考!
请你思考!
某汽油机飞轮转速为3000r/min,那么,每秒钟内完成 个冲程,活塞往复 次,燃气推动活塞做功的次数为 次。
3000r/min=50r/s
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曲轴旋转两周,活塞往复两次,对外做功一次
100
50
25
(共11张PPT)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二)
1、如何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
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思考: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水吸收热量
水温度升高
比较水吸热后升高的温度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是
通过 来反映的。
水吸热后升高的温度
2、水的质量要相同吗?
3、燃料的质量要相同吗?
用质量相等的水,吸收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较水吸热后升高的温度。
2、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四、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1、方案:
转化法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
是通过 来反映的。
水吸热后升高的温度
3、控制相同的条件有:
周围环境
吸热液体的
只是燃料不同
种类
质量
盛装容器(烧杯)
燃料的
质量
盛装容器(燃烧皿)
液体的初温(不同也行)
5、要求:
让燃料完全燃烧。
4、器材:
图示器材+天平
6、表格:
7、现象:
8、结论:
质量相等的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后,烧杯中水温的变化情况不同。
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20℃
20℃
36℃
26℃
16℃
6℃
动画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燃料燃尽后的水温/℃ 水温的变化/ ℃
10g酒精
10g碎纸片
1、定义:
2、单位:
3、物理意义:
q汽油=4.6×107J/kg
五、热值:q
J/kg
表示:1kg的汽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4.6×107J。
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一些燃料的热值(单位为J/kg):
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4、热值是燃料物质的固有属性。
同种燃料的热值相同,
一桶汽油用去一半,质量 ,
体积 ,密度 ,比热容 ,
热值 .(减半/扩大一倍/不变)
5、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Q放=mq
q的单位: J/m3
Q放=vq
此时:q的单位: J/kg
例:
干木柴的热值为1.2×107J/kg,完全
燃烧2kg的干木柴能放出多少热量?
若这些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70%
被水吸收,能使多少千克的水从20℃升高
到100℃?
(共10张PPT)
12.4 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
燃料的热值
探究质量相同的物体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实验表明:相同质量的酒精与碎纸片燃烧后,酒精比碎纸片放出的热量 .
更多的实验表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般是 (相同/不相同).
酒精
不相同
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heat value).用符号“q”表示,单位是:J/kg。
公式:Q=mq
常用燃料的热值(单位:J/kg)
1、在物体内能不变的情况下,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一边吸热,一边对外做功。
B.一边放热,一边对外做功。
C.一边放热,一边外界对物体做功。
D.既不发生热传递,又不做功。
习题
B
2、在保温瓶内倒入开水,但不装满,上面还留有一些空间,内有空气,然后塞上木塞,过一会儿木塞被冲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对_____做功,_____的内能转化成木塞的_____能。
空气
木塞
空气
机械
3、下列各种说法错误的是( ).
A.各种形式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
B.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C.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不同形式能的转化
D.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会有能量的损失,但自然界的能量的总量是守恒的
C
4、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有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_____方式使空气 ____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实验中使用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做功
内能
用来证明筒内温度升高了
5、如图所示,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则按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冲程排列的顺序是( )。
A.乙丙甲丁 B.甲丁乙丙 C.丙丁乙甲 D.甲乙丙丁
B
6、如图,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双手摩擦能发热 B.烧水时水温升高 C.锯木材锯子发烫 D.钻木取火
B
总结
一类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而另一类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实现的。
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能的形式没有发生变化
能的形式发生改变。
改变物体能内的方式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