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13 19:3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幕府统治的危机;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学会使用比较法、看图学习历史法、小组合作法来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民族振兴的转折点,日本通过改革实现强国之路;日本通过对外学习,才得以不断发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及改革的局限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在历史的长河中,日本也同中国一样,遭受过西方列强的入侵,但和中国不同的是,日本避免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机,获得了新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二、新课讲授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多媒体展示:课本第14页《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图及第15页《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等级示意图》)
1.教师提问:结合课本内容思考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着怎样的状况,用四个字概括并阐述观点。
学生回答:内忧外患。内忧,幕府统治出现危机,实行锁国政策,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外患,1853年—1854年,美国海军叩开日本大门,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2.教师提问:比较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社会状况有何异同。
学生1回答:相同点:生产力和商品经济都有所发展;国内阶级矛盾尖锐,面临民族危机。
学生2回答:不同点:日本封建势力相对薄弱,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而中国封建势力强大,统治阶级内部统一。
教师引导: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倒幕派发起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
(二)倒幕运动
1.教师提问:不平等条约给日本社会带来哪些危机?
学生1回答: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倒闭。
学生2回答:日本黄金大量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学生3回答: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2.教师提问:在这种背景下,日本的哪个阶层担负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他们是如何做的?
学生回答:中下级武士。他们发起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支持明治天皇亲政。
3.教师提问:此阶层的活动是否取得成功?倒幕派与中国维新变法时期的维新派相比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成功了。日本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和部分实权派支持,通过武装推翻旧政权。中国的维新变法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没有发动人民群众,维新派力量弱小。
4.教师提问:倒幕运动的过程如何?
学生回答:1868年,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同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689年,天皇及政府机构迁到东京。
教师引导: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明治天皇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革新运动。
(三)明治维新
1.教师提问:回忆大化改新内容,结合课本思考日本两次向外学习的目标有何不同?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说明日本民族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1)不同: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的典章制度,明治维新学习欧洲先进技术文化。
(2)原因: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先进;近代中国落后,而西方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文化。
(3)特点: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模仿的民族。
2.材料展示:
材料一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于人民之工业。
——大久保利通
材料二 国基在于人才,人才在于教育。
——木户孝允
教师提问:两则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的改革措施是什么?还有其他什么措施?带来了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1)措施:①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②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2)其他措施: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等。
(3)影响:①积极方面,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②消极方面,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及至世界和平的一个新威胁。
3.教师提问:日本“天皇制”是一种中央集权制度,那么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中,哪一点反映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学生回答: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4.教师提问: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迈入了近代化。在其改革措施中,最能推动日本迈入近代化的是哪一点?
学生回答: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5.教师提问:我们观看日本影片时,常听到这样一个词语“新式军队”,这支军队建立于哪个时期?
学生回答:明治维新时期,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6.教师提问:日本国内资源匮乏,生存环境险恶。但它能成为世界强国之一,对其发展影响最重要的举措是什么?
学生回答: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7.教师提问:明治维新的目的、性质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如何?
学生回答:(1)目的: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3)影响:①日本强大起来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战胜了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日本的崛起刺激了中国开始向政治近代化方向迈进,为此中国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8.教师提问:明治维新以后,中国也出现了戊戌变法运动。结果如何?中日两国为什么会出现迥然不同的结局?
学生回答:结果失败。中国自上而下的改良,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身上,对封建顽固势力妥协退让。日本明治维新变法图强,富国强兵,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9.教师提问:思考日本实现“富国”的政策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何积极的借鉴意义。(主要从教育、科技、人才、开放等角度回答)
学生回答:(1)抓住历史机遇,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努力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发展;(2)坚持改革开放,保持政策连续性;(3)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4)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课堂总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19世纪中期,在内忧外患情况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国强兵,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板书设计◇
日本明治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