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教学内容: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三.清朝巩固西北边疆
四.清朝的疆域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624年
时间
地点
事件
台湾
(东南)
1661-1662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
清军入台郑氏后代归顺清朝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1885年 台湾正式建省。
回顾历史: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证据有哪些?
1.三国时期吴国的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2.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流求即今台湾,隋、唐、宋代一直称台湾为流求。
3.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琉球就是台湾。4.1662年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在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5.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你能说出历史上西藏地区
和中原王朝的关系吗?
唐朝
与吐蕃的关系友好,多次和亲, 并有“唐蕃会盟碑”作见证。
元朝
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 行政区域,属宣政院管辖。
清朝又是怎样加强对西藏 地区管辖的? 有什么作用?
A、赐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顺治帝)
B、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康熙)
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1、建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2、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雍正帝),驻藏大 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3、乾隆帝设金瓶掣签制度。
4、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对西藏行使主权制度化、法律化。5、乾隆帝为班禅六世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北面修建了须弥福寿庙。
清初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作用:
这些措施稳定了西藏政局,密切了西藏同内地的联系,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有利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达赖五世
五世班禅
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一人,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协助地方政府处理政务。这使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进一步加强了。
雍正帝
金奔巴瓶
金瓶掣签”制度
说明了汉藏文化的融合,
体现了民族团结
须弥福寿之庙由两个部分组成,庙的前部为汉式寺院的
传统布局,后部为藏式的平顶大红台。这种汉藏合壁的
寺院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布达拉宫
回顾历史: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证据有哪些?
1、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唐蕃“和同为一家”。
2、元朝:元朝政府设立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一个行政区域。
3、清朝:①、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设金瓶掣签制度
平
定
准
噶
尔
图
卷
(1690年乌兰布通)
康 熙 帝
1.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了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
2.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回部:居住天山以南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
3.清军能取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胜利的原因:
⑴.大小和卓分裂祖国、虐杀人民,失去民心;⑵.清政府只诛首恶,不杀无辜,赢得民心;⑶.分裂祖国的行为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回部
南疆的维吾尔族
伊斯兰教
乾隆帝时
大、小和卓的叛乱
清政府派兵平叛
设置伊犁将军
管理天山南北路(新疆)
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回顾历史:用史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1、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的开始。
2、唐朝:唐太宗、武则天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对天山南北有效管辖。
3、清朝: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②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 以史鉴今”,历史是可以借鉴的,今天仍有一小部分人像大小和卓一样阴谋制造分裂,在这方面大家能举例说明吗?
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抗击沙俄侵略
签订《尼布楚条约》
消灭郑氏割据势力
统一台湾
设置台湾府
设置伊犁将军
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设置驻藏大臣
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雅克萨之战
对
外
对
内
西跨葱岭
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
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到
南海诸岛
清朝
四、清朝疆域
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
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
南至南海诸岛
西跨葱岭
喜马拉雅山
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请归纳总结: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旧教材。
东南: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统一台湾,设台湾府。
东北:抗击沙俄:雅克萨之战;签定《中俄尼布 楚条约》。
西南: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册封达赖、班禅制度;设驻藏大臣。
西北:加强对新疆的管辖: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中考考点:
册封“达赖”、“班禅”和设置驻藏大臣:清朝顺治帝正式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后来,清朝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置伊犁将军 :清朝乾隆帝出兵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和大和卓发动的反清叛乱。清朝为此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从而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清朝前期疆域 :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课后思考∶
1.清前期在坚决镇压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叛乱的同时,还采取了一些笼络政策,你知道清前期对少数民族所采取的笼络政策有哪些方式?以会盟联姻等方式并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联络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
2.清朝花了近一个世纪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有人说这是康熙皇帝贪图享乐,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外八庙和避暑山庄实际上起了到了清朝第二个政治中心的作用。对于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避暑山庄四周有12座喇嘛庙,这些庙大多朝向山庄像是在朝拜皇上。
避暑山庄仅仅是为了“避暑”的吗?
这座行宫落成后,皇帝虽然常来消暑,但真正的目的并不在此。承德一直是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聚集地,也是武力冲突最为频繁的军事要冲。建造行宫后,皇帝可以经常到此安抚各民族百姓,稳定政权。
更是他们实行“怀柔”的民族政策、笼络少数民族首领的场所,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用乾隆的话说就是:“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
威
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平定准噶尔部、回部贵族叛乱
建立对达赖和班禅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避暑山庄和外八庙
减免赋税、会盟、联姻
恩威并重
恩
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结合本课内容,请分别扮演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皇帝,说一说各自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功绩,比比谁的功劳大?
演一演(角色扮演):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赐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平定噶尔丹叛乱
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
粉碎大小和卓叛乱
设伊犁将军
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加强对西
藏的管辖
平定准噶尔部
回部分裂势力
抗击沙俄侵略
签订《尼布楚条约》
抗击荷兰
收复台湾
设将军、办事大臣、
举行会盟、联姻等
1.以下是康熙帝在位期间的业绩的是
①平定准噶尔叛乱
②册封五世达赖
③册封五世班禅
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清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主要有:( )
①设台湾府
②册封达赖和班禅制度
③建立行省制度
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 清朝前期修建承德避
暑山庄和外八庙的根本目的是
A.让蒙古王公觐见皇上
B.让蒙古王公陪皇帝打猎
C.联络与蒙古王公的感情
D.加强地方与中央联系,以巩固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