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说课课件-2.7 登上月球|鄂教版 (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说课课件-2.7 登上月球|鄂教版 (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14 08:2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登上月球》
1.说教材
2.说学情分析
3.说教学理念
4.说教学目标
5.说重难点
6.说教法和学法
7.说教学准备
8.说教学流程
说教材
教材展示了学生了解月球、探究月球、登上月球的科学探索过程
说学情分析
1.对于认识月球有了一定的基础
2.学生初具网络搜集资料的能力
说教学理念
讨论式教学法,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
说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探究方面
科学知识
说重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难点:增强对月球知识的了解,培
养学生的想象力
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采用讨论式教学法

学法:“教为不教,学为会学”
“受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

学生提前搜集资料
嫦娥奔月
梦想与现实
我们知道的人类对月球进行的探测活动
登上月球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7课
授课人:徐伟
2015年4月
人类为什么要到月球上去?
人类登月可以采用哪些方式?
人类在月球上怎么生存和开展活动?
人类以前的登月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自从1609年,伽里略用自制的望远镜对准月球后,人类就开始了对月球的科学探测。
1961年把宇航员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人类便闯入太空对月球进行探测。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宣布了“阿波罗计划”,开始实施长达十年的登月行动。
1961年
1969年7月20日
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
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枚探测器,美国也向月球发射累21枚探测装置,在月球探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20世纪70年代末
1.从1969年到1972年,美国共进行了5次“阿波罗”飞行,
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
2.各次“阿波罗”飞行都对月球表面进行了广泛考察,搜
集了大量月球岩石、土壤标本,其中从月球上带回地球的
月岩样品就达440千克。
3.“阿波罗”飞行将许多仪器安装在月球上进行科学研究。
1986年,美国提出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并在1994年和1998年分别发射了两枚探测器。
俄罗斯制定三阶段探月计划,准备建立月球基地
欧洲
日本、印度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月球车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
请观赏视频短片
“嫦娥三号”全程3D真实模拟
假如你是一名宇航员,要到月球上去考察,必须携带哪些必要的物品?请你整理一份物品清单,并说明你携带理由。
想一想,宇航员登月要做哪些准备?(与同学交流,看看谁准备更充分)
物品名称 携带的理由






物品名称 携带的理由
太空服 维生系统、防止宇宙射线和月球极端温度
氧气瓶 月球真空,提供呼吸所需
求救信号发射器 以防危险
无线电话 月球是真空世界,声音不能传递
物探工具 采集标本
时间计量工具 用于时间的统一性
人类为什么要到月球上去?
1.地球上资源问题日益显现;
2.月球是人类研究月球的理想场所。
3.人类探月登月引发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和进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技术支撑,带动和促进了一系列基础科学、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人类登月可以采用哪些方式?
方式一:坐飞船
优点是快,缺点是费油。

方式二:架桥
优点是方便,缺点是成本太高,目前人类技术达不到。

方式三:真空游泳
优点是自由,缺点是带不够干粮,会饿死在半路。
人类在月球上怎么生存和开展活动?
按照现代的科技水平, 人类要在月球上生存和开展活动,必须依靠登 月宇宙飞船和宇航服等航天器;宇航员可以穿着宇航服在月球上,做短期的活动和有限的工作。人类还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样在月球上生活。在月球上,人类一旦脱下宇航服,就会因为大气压力的不同而爆炸。
人类以前的登月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1.解决着陆和返回的经验;
2.采集样本和调查月球含成。
20世纪
21世纪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
卫星;1961年宇航员探月。
20世纪
21世纪
1961年,美国宣布“阿波罗“计
划。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
登上月球。
20世纪70年代,苏联与美国向
月球发射几十枚探测器。
1986年,美国提出“重返月球”、
“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
俄罗斯、日本、印度、欧洲准
备建立月球基地。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
月球车
谢谢
想了解更多有关登月的知识,
请观赏电影《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