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的乘法口诀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8的乘法口诀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13 14:0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8 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一、说教材:
《 8 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乘法口诀 是表内乘、除法计算最基础的知识之一, 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的呈现是在学生学了“ 2 — 7 的乘法口诀”以后,所以教材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 引导学生自己亲历编制 8 的乘法口诀,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不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根据本节课在教材、《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及作用,我制定了如下说课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经历独立探究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8乘法口诀的来源。
2 、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8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 、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三)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会灵活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说教法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三究四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导学、自学、互学、评学中发现新知、探索新知和运用新知:
1 、情景教学法。利用学校乐队来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里自己独立观察、思考、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 、编儿歌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 、以同桌合作交流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并以“掌声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意见。
三、 说学法
新课程理念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并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1-7的乘法口诀, 对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了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 、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 、通过编儿歌整理信息,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在趣味练习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4 、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四、 说教、学具准备
练习卡,课件。
五、 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导学
1 、背诵1-7的乘法口诀.
2 、学校乐队情景展示,引入新课。
(二)自学
1 、出示自学目标,学生齐读。
2 、出示自学指导:自学课本80页,完成书上例5。
3 、学生自学。
(三)互学
1 、分小组有序汇报各自的想法和完成的结果。
2 、互相质疑,共同提高。
3 、汇报口诀,学生板书。(并简单介绍自己编口诀的依据)
4 、总结:同学们可真不简单,自己就编出了8的乘法口诀,看着自己编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感觉?(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那就让我们自豪的读一读,边读边观察乘法这些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我设计例题教学时:主要是由“扶”到“放”,让学生尝试编口诀,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四)评学
1 、多种形式记忆口诀(齐背、单独背、师生对口诀、同桌对口诀)
2 、(课件出示一只中国结)仔细观察 这个中国结有什么特点?( 8 个圆环)
3 、 编儿歌,记口诀
看到小凯蒂和咱同学们这么热爱学习,老师非常高兴,于是我编了一首儿歌(课件出示)
小小少年手儿巧,
编起结来水平高。
中国结儿真奇妙,
咱们一起瞧一瞧。
1 个结上 8 个环,
2 个结上( )个环
3 个结上( )个环,
......
你能接往下编吗?现在拿出你的练习卡,把儿歌编完整,看谁编的又对又快!
4 、那每句儿歌都是用哪个乘法算式来计算的呢?快速的把它写在练习卡的算式一列
5 、补充口诀并写两道乘法算式。
二八( ) ( )三十二 六八( )
------------ ------------- ------------
------------ ------------- -------------
(五)巩学提高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必须经过多次反复,循序渐进地实际应用。我设计了如下练习内容:
1 、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学会了8的口诀,那你会用8的口诀解决问题吗?
试试看:一周安排多少人干值日? 8 个中国结共需要多少圆环?做在联系卡上。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用的口诀是什么?
2 、大转盘。让学生根据转盘说结果。
3 、 摘草莓,口算。
师:让我们为每一个算式摘一个可口的草莓。
4、 找规律填数。
看到同学们学的这么认真,蓝猫也蹦蹦跳跳的来了,仔细观察,它的蹦跳有什么规律啊!
生回答并填空
就这样,蓝猫蹦蹦跳跳来到成功的终点,我们的课也接近尾声。
(数学课不仅要注重新知的探讨学习,还要注重练习和应用。把书上一个个静态的毫不相关的题目通过课件制作,让它们串起来。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练习题,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内容,又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理解“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六)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总结是全课的再一次升华,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表现得非常不错,不仅会编8的乘法口诀,而且还会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最后,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8 的乘法口诀
1×8=8 一八得八 8×1=8
2×8=16 二八十六 8×2=16
3×8=24 三八二十四 8×3=24
4×8=32 四八三十二 8×4=32
5×8=40 五八四十 8×5=40
6×8=48 六八四十八 8×6=48
7×8=56 七八五十六 8×7=56
8×8=64 八八六十四
这是本节课的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更清楚的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最大特点是:给学生创设一种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