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第1课时
1.有机物是一类 (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以外),大多数有机物含有 等元索。常见的有机物有 、丁烷、乙炔、 等。
2.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易 ,能作为燃料而使用;打火机内的液体主要成分是 ,是利用它的可燃性; 燃烧时温度比较高,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当我们的衣服上沾上油渍时常用汽油来洗,这是因为 能溶解油渍。
3.大部分的有机物熔点较 、易 、不易 、易 等;许多有机物,如酒精、乙醚、苯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溶剂。
知识点1说明什么是有机物,能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醋酸 B.乙炔 C.氯乙烷 D.碳酸
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碳酸、KSCN、乙醇均是有机物
B.有机物只能由动植物体内产生,不能用人工方法合成
C.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D.在所有的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其次还含有氧元素、氮元素、卤素、硫元素等
6、媒体报道称,一些菜贩使用有毒物质--甲醛(化学式为CHO)对长途运输的大白菜保鲜.关于甲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种氧化物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
D.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
知识点2说明甲烷等常见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7、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据探测,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底部有大量的天然气积冰丘(即甲烷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气在海底高压和低温环境下形成的固体.下面有关甲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由碳和氢元素组成
B.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由植物残体分解生成的
C.开采煤矿会有无色、无味的甲烷气体逸出,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
D.实验室收集甲烷气体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8、煤矿的矿井中,为了防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 )
A.进入矿井前点火检查是否有甲烷 B.准备灭火器
C.严禁烟火 D.戴呼吸面具
9、今年5月,广州某果蔬批发市场捡出来来自某地的“甲醛白菜”(喷洒甲醛溶液保鲜的大白菜)。甲醛(HCHO)有毒,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引起蛋白质变性.
(1)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这些属于甲醛的 性质.
(2)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根据以上信息,食用白菜前应减少可能由甲醛带来的危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C2H6]、丙烷[C3H8]、丁烷[CH]等。
(1)甲烷是一种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③在1500℃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和氢气,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上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 _____ (选填序号)。
(2)请模仿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丙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鸡蛋、脱脂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2)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填序号,下同). (3)洗涤剂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4)下列做法应该提倡的是 .A.垃圾分类 B.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C.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 D.淘米水浇花(5)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是家用燃料.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下表数据分析,与煤(按C计)相比,用天然气做燃料的优点是 .
1g物质完全燃烧产生CO2的质量
1g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CH4
2.75g
56kJ
C
3.67g
32kJ
12、下列物质均为有机物的是( )
A.淀粉、甲烷 B.氨气、酒精 C.食醋、金刚石 D.碳酸钠、葡萄糖
13、氯气(Cl2)和氧气(O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4)反应.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由此推断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 (温馨提示:联想氯气(Cl2)和氧气(O2)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CCl4和HCl B.CCl4和H2 C.CH2C12和H2 D.C和HCl
1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由甲烷的化学式“CH4”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g B.甲烷中有4个氢原子
C.甲烷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5% D.甲烷是一种混合物
15、一男孩在排污井盖上燃放鞭炮,点燃了排污井内的气体,井盖被炸飞,男孩被井盖击伤。【提出问题】排污井内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排污井内的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产生了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CO2、CH4等。【提出猜想】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排污井内气体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2种成分的猜想如下:猜想Ⅰ:有CO2、CH4 猜想Ⅱ:有CO、CH4猜想Ⅲ:有CO、CO2 猜想Ⅳ:有CO、CO2、CH4【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经行探究。 【问题讨论】(1)装置A出现浑浊,证明猜想 不正确。(2)小明通过装置C处 的现象,证明猜想Ⅲ不成立。小芳对此提出了疑义,小芳认为要在 位置,再增加一个图中 (填序号)装置,才能证明猜想Ⅲ不成立。(3)为了进一步确认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小明将装置C处气体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D、E,经实验测定装置D增重1.8g,装置E增重2.2g,由此证明猜想 成立。(4)小明认为要证明排污井内气体是否含有CO,可以不用装置B,小芳则认为需要使用装置B,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 。
1、据报道,我省某民营企业研发的“天的”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种火箭发动机用液态氧、液态甲烷作燃料,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烷是有机物B. 甲烷具有可燃性C. 液态氧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D. 一定条件下液态氧和液态甲烷能发生化学反应
2、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中国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是一种我国首创的新型治疗疟疾的药物。下列关于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B. 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最大C.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克D. 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3、下列常见的生活物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 ? ? ?? ?
A. 木桶 B. 紫砂壶 C. 橡胶轮胎 D. 不锈钢锅
4、测得某酒精(C2H5OH)溶液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和氧原子数相等,则该溶液中C2H5OH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 (??? )
A. 1:4 B. 1:3 C. 1:2 D. 1:1
5、下表中“○”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代表碳原子,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物质
①
②
③
④
分子模型示意图
A. 物质①是单质B. 物质②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C. 物质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物质③④虽然分子模型示意图不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6、下列物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易被分解的是( )
①合成纤维 ②塑料 ③合成橡胶 ④残枝落叶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有些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有害物质,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二氯甲烷的化学式为CH2Cl2,它由______种元素组成。二氯甲烷属于___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8.中国是世界上高铁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的国家。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材料中,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_。
(2)受电弓的材料必须具备导电性、润滑性、化学稳定等性质,该材料可用你熟悉的_____________来制造。
9.有机物是自然界物质中的一个大家族。
(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尿素[CO(NH2)2]②纯碱(Na2CO3)③酒精(C2H5OH)
④葡萄糖(C5H12O5),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2)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在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
(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X与8克氧气恰好完金反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X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10.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凤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没有_______气体生成(填化学式)。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
①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
②连接实验仪器时,能否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节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第1课时
1.有机物是一类 含碳化合物 (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以外),大多数有机物含有 C、H、O、N 等元索。
常见的有机物有 甲烷(合理即可) 、丁烷、乙炔、 酒精(合理即可) 等。
2.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易 燃烧 ,能作为燃料而使用;打火机内的液体主要成分是 丁烷 ,是利用它的可燃性; 乙炔 燃烧时温度比较高,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当我们的衣服上沾上油渍时常用汽油来洗,这是因为 汽油 能溶解油渍。
3.大部分的有机物熔点较 低 、易 挥发 、不易导电 、易 燃烧 等;许多有机物,如酒精、乙醚、苯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溶剂。
知识点1说明什么是有机物,能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醋酸 B.乙炔 C.氯乙烷 D.碳酸
【解答】解:A.醋酸是一种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B.乙炔是一种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B错误;C.氯乙烷是一种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C错误;D.性质和无机物类似,属于无机物,故D正确。故选:D。
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碳酸、KSCN、乙醇均是有机物
B.有机物只能由动植物体内产生,不能用人工方法合成
C.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D.在所有的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其次还含有氧元素、氮元素、卤素、硫元素等
【解答】解:A.乙醇属于有机物,碳酸、KSCN属于无机物,故A错误;B.有机物可人工合成,如尿素或其它药物等,故B错误;C.碳酸、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性质,属于无机物,故C错误;D.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原子,还可含有其它元素,可分为烃、烃的衍生物,故D正确。故选:D。
6、媒体报道称,一些菜贩使用有毒物质--甲醛(化学式为CHO)对长途运输的大白菜保鲜.关于甲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种氧化物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
D.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
【解答】解:A、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甲醛的化学式可知,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甲醛的化学式可知,1个甲醛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的,甲醛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故选项说法正确。D、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6=30,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知识点2说明甲烷等常见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7、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据探测,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底部有大量的天然气积冰丘(即甲烷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气在海底高压和低温环境下形成的固体.下面有关甲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由碳和氢元素组成
B.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由植物残体分解生成的
C.开采煤矿会有无色、无味的甲烷气体逸出,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
D.实验室收集甲烷气体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解答】解: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由碳和氢元素组成。故A正确;B、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由植物残体分解生成的。故B正确;C、甲烷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故C正确;D、因为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不溶于水。所以实验室收集甲烷气体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故D错误。故选:D。
8、煤矿的矿井中,为了防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 )
A.进入矿井前点火检查是否有甲烷 B.准备灭火器
C.严禁烟火 D.戴呼吸面具
【解答】解:A、甲烷是可燃性气体,点燃会发生爆炸,故错误;B、准备灭火器,在发生火灾时使用,但不能防止发生爆炸,故错误;C、严禁烟火,也可防止可燃性气体的温度达到着火点,防止发生爆炸,故正确;D、戴呼吸面积不能防止爆炸的发生,故错误。故选:C
9、今年5月,广州某果蔬批发市场捡出来来自某地的“甲醛白菜”(喷洒甲醛溶液保鲜的大白菜)。甲醛(HCHO)有毒,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引起蛋白质变性.
(1)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这些属于甲醛的 性质.
(2)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根据以上信息,食用白菜前应减少可能由甲醛带来的危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解答】解:(1)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属于物质的气味、状态和溶解性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2)只要能减少甲醛的含量即可:用水多次冲洗(或食用时加入醋,使醋与甲醛发生反应).故答案为:(1)物理??????(2)用水多次冲洗(或食用时加入醋,使醋与甲醛发生反应)
10、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C2H6]、丙烷[C3H8]、丁烷[CH]等。
(1)甲烷是一种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③在1500℃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和氢气,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上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 (选填序号)。
(2)请模仿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丙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解答】解:(1)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都属于物理性质;(2)丙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1)①②;(2)
1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鸡蛋、脱脂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2)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填序号,下同). (3)洗涤剂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4)下列做法应该提倡的是 .A.垃圾分类 B.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C.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 D.淘米水浇花(5)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是家用燃料.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下表数据分析,与煤(按C计)相比,用天然气做燃料的优点是 .
1g物质完全燃烧产生CO2的质量
1g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CH4
2.75g
56kJ
C
3.67g
32kJ
【解答】解:(1)鸡蛋、奶、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填:蛋白质.(2)A塑料,B橡胶手套都属于合成材料,棉花是自然界原有的,属于天然纤维,故填:C.(3)洗涤剂中有乳化剂,具有乳化功能,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功能,故填:乳化.(4)A有利于垃圾的分类回收,B可以节约资源,C可以减少白色污染,D可以节约水资源,所以四个选项的做法都应提倡,故填:ABCD.(5)从产热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同,对两者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知:甲烷产热较高且二氧化碳排放较小.故答案为:燃烧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甲烷产生的二氧化碳少,对环境污染小、放出的热量多.
12、下列物质均为有机物的是( )
A.淀粉、甲烷 B.氨气、酒精 C.食醋、金刚石 D.碳酸钠、葡萄糖
【解答】解:A、淀粉、甲烷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B、氨气属于无机物;C、金刚石属于单质,不是无机物;D、碳酸钠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是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故选:A。
13、氯气(Cl2)和氧气(O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4)反应.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由此推断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 (温馨提示:联想氯气(Cl2)和氧气(O2)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CCl4和HCl B.CCl4和H2 C.CH2C12和H2 D.C和HCl
【解答】解:根据甲烷与氧气的反应可知,是氧气将甲烷氧化,得到了二氧化碳和水。即氧气将甲烷中碳氧化到+4价,自身降低到稳定价态-2,其他元素价态不发生改变(即氢元素价态不变,还是+1价)则从该角度,氯气应该同样将甲烷氧化,将碳氧化到+4价,而自身降低到对应稳定的价态,为-1.则:CH4在Cl2中充分反应生成CCl4和HCl,把CO2和H2O的O元素用Cl元素替换就可以了,O是-2价,Cl是-1价。故选:A。
1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由甲烷的化学式“CH4”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g B.甲烷中有4个氢原子
C.甲烷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5% D.甲烷是一种混合物
【解答】解:A、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B、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甲烷中碳的质量分数为,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甲烷是由甲烷一种物质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故选:C。
15、一男孩在排污井盖上燃放鞭炮,点燃了排污井内的气体,井盖被炸飞,男孩被井盖击伤。【提出问题】排污井内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排污井内的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产生了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CO2、CH4等。【提出猜想】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排污井内气体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2种成分的猜想如下:猜想Ⅰ:有CO2、CH4 猜想Ⅱ:有CO、CH4猜想Ⅲ:有CO、CO2 猜想Ⅳ:有CO、CO2、CH4【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经行探究。 【问题讨论】(1)装置A出现浑浊,证明猜想 不正确。(2)小明通过装置C处 的现象,证明猜想Ⅲ不成立。小芳对此提出了疑义,小芳认为要在 位置,再增加一个图中 (填序号)装置,才能证明猜想Ⅲ不成立。(3)为了进一步确认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小明将装置C处气体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D、E,经实验测定装置D增重1.8g,装置E增重2.2g,由此证明猜想 成立。(4)小明认为要证明排污井内气体是否含有CO,可以不用装置B,小芳则认为需要使用装置B,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 。
【解答】解:(1)装置A出现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猜想Ⅱ中没有二氧化碳,是不正确的。故填:Ⅱ。(2)猜想Ⅲ中的一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生成水,如果实验现象中出现水珠,就能够证明猜想Ⅲ不成立。故填:烧杯内壁出现水珠。如果气体经过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水会进入气体中,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应该在装置B和C之间的加一个吸收水的装置,装置中的试剂应该是浓硫酸,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填:装置B和C之间的;D。(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 44??? 36可以计算出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36:44=9:11,D增重的1.8g是水,E增重的2.2g是二氧化碳,质量比是:1.8g:2.2g=9:11,所以猜想Ⅰ成立。故填:Ⅰ。(4)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故填: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1、据报道,我省某民营企业研发的“天的”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种火箭发动机用液态氧、液态甲烷作燃料,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烷是有机物B. 甲烷具有可燃性C. 液态氧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D. 一定条件下液态氧和液态甲烷能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C
【解析】A、甲烷是碳氢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B、甲烷能够燃烧,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C、液态氧是氧气经过高压液化方式进行物理的状态变化,符合题意;D、火箭发动机通过液态氧和液态甲烷作为燃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动力,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中国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是一种我国首创的新型治疗疟疾的药物。下列关于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B. 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最大C.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克D. 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答案】B
【解析】?A.青蒿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2+16×5=282,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则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不是282克,故错误;D.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错误。故选B。
3、下列常见的生活物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 ? ? ?? ?
A. 木桶 B. 紫砂壶 C. 橡胶轮胎 D. 不锈钢锅
【答案】C
【解析】A.木桶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A选项错误;B.紫砂壶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选项错误;C.橡胶轮胎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C选项正确;
D.不锈钢锅是用不锈钢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4、测得某酒精(C2H5OH)溶液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和氧原子数相等,则该溶液中C2H5OH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 (??? )
A. 1:4 B. 1:3 C. 1:2 D. 1:1
【答案】D
【解析】酒精溶液由酒精分子和水分子构成。溶液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和氧原子数相等,设该溶液中和的酒精分子个数为x 、水分子个数 y ,则2x= x + y ,解得 x =1,y=1,所以x:y=1:1.故选D。
5、下表中“○”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代表碳原子,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物质
①
②
③
④
分子模型示意图
A. 物质①是单质B. 物质②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C. 物质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物质③④虽然分子模型示意图不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答案】C
【解析】A.?据题图物质①是氢气是单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据题图物质②是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物质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没有②的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D.物质③④虽然分子模型示意图不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6、下列物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易被分解的是( )
①合成纤维 ②塑料 ③合成橡胶 ④残枝落叶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有机合成材料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易被分解,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故选C。
7.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有些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有害物质,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二氯甲烷的化学式为CH2Cl2,它由______种元素组成。二氯甲烷属于___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答案】3 有机物
【解析】
由化学式可知,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氯3种元素组成的,故填3;
二氯甲烷是一种含碳化合物,具有有机物的性质,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物。
8.中国是世界上高铁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的国家。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材料中,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_。
(2)受电弓的材料必须具备导电性、润滑性、化学稳定等性质,该材料可用你熟悉的_____________来制造。
【答案】橡胶密封条 石墨
【解析】
(1)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橡胶密封条;
(2)石墨具有导电性、润滑性、化学稳定等性质;故填:石墨。
9.有机物是自然界物质中的一个大家族。
(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尿素[CO(NH2)2]②纯碱(Na2CO3)③酒精(C2H5OH)
④葡萄糖(C5H12O5),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2)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在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
(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X与8克氧气恰好完金反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X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答案】①③④ 2:4:2(1:2:1) C:H=12:1
【解析】
(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性质和无机化合物类似,归为无机化合物进行研究;属于有机物的是:①③④;(2)在乙酸(CH3CO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3)8.8g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8.8g××100%=2.4g;8.8g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8.8g-2.4g=6.4g;1.8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1.8g××100%=0.2g;1.8g水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1.8g-0.2g=1.6g;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之和为8g,正好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该有机物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2.4g:0.2g=12:1。故答案为:(1)①③④;(2)1:2:1;(3)C:H=12:1。
10.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凤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没有_______气体生成(填化学式)。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
①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
②连接实验仪器时,能否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Cl 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CO2+Ca(OH)2===CaCO3↓+H2O ① 白色污染 不能 如果将B、C位置交换,气体经过C装置时,会带出水,无法检验反应是否有水生成了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探究:
如果燃烧产物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装置中的现象是变浑浊,C无明显现象,说明产物中没有氯化氢.
故填:HCl.
无水硫酸铜是用来检验产物中是否含有水的.
故填: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填:CO2+Ca(OH)2=CaCO3↓+H2O.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证明,塑料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聚乙烯塑料,猜想①是正确的.
故填:①.
交流反思:
①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白色污染.
故填:白色污染.
②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因为如果将B、C位置交换,气体经过C装置时,会带出水,无法检验反应是否有水生成了.
故填:如果将B、C位置交换,气体经过C装置时,会带出水,无法检验反应是否有水生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