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
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是 ( )
A.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B_大气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C.大气污染、水污染、电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D.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
2.下列污染原因与结果搭配不正确的是 ( )
A.氟里昂等排放物——臭氧层破坏 B.大量使用农药——土壤和水污染
C.砍伐森林——酸雨 D.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全球变暖
3.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有 ( )
A.侵占土地,污染土壤 B.污染水体,污染大气
C.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周围环境卫生 D.以上都对
4.控制水体污染的关键是 ( )
A.控制污染物排放量 B.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
C.重复用水和循环用水 D.回收废水中的物质
5.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处理方法有( )
①回收利用 ②减量化处理③稳定和固化技术④焚烧技术和填埋⑤不能焚烧只能填埋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
①温室效应②赤潮 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 ⑤臭氧层空洞 ⑥潮汐⑦大脖子病⑧富营养化。
A.②⑥ B.⑥⑦ C.①③⑤ D.④⑤⑧
7.“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是指 ( )
A.固体废弃物 B.化工厂的废液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8.下列情况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
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飞机、汽车尾气排放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在下列回收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是 ( )
A.废纸 B.废玻璃 c.废电池 D.腐烂的菜叶
10.从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角度审视,下列燃料中最好的是 ( )
A.石油 B.煤 C.木材 D.氢气
11.我国近海海域海水中一些元素含量普遍超标,富营养化十分严重,经常发生“赤潮”现象。下列生活用品中能引起“赤潮”的是 ( )
A.肥皂 B.含磷洗涤剂 C.加酶洗衣粉 D.化妆品
12.美国洛杉矶曾出现过“光化学烟雾”。造成这种污染的最直接的原因是 ( )
A.城市人口太稠密 B.大量汽车排放的尾气
C.工厂烟囱排放出大量浓烟 D.城市绿色面积不够
13.1998~现的全球温度升高,产生了显著的“厄尔尼诺现象”,干旱和暴雨灾害危害了许多地区。为了防止气候变暖的进一步恶化,联合国环保组织于1998年通过决议,要求各国减少工业排放量的气体是 (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的氧化物 D.氟氯烃
14.城市垃圾不应随意露天焚烧,因为垃圾在不完全燃烧时,能够产生强致癌物( )
A.二嗯英 B.S()2 C.N()z D.H2S
15.下列做法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
A.居民的家中冬季用煤炉取暖 B.城市和乡村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c.将工厂排放烟的烟囱加高 D.将城市的固体废弃物运到农村倾倒
16.室内装修使用大芯板、密度板、涂料等材料时,容易造成室内空气中污染物超标的是 ( )
①一氧化碳②苯系有机物③甲醛④二氧化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能使人的听觉器官易发生急性外伤,致使鼓膜破裂出血的噪声级为 ( )
A.100 B.120 C.140 D.80
18.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都通过了有关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不得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这是因为这类洗衣粉中的磷会污染 ( )
A.大气 B.河流、湖泊 C.食品D.耕地
19.有关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汽车的高温引擎产生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
B.核能发电以铀一235为燃料,产生的核废料具有放射性,需妥善处理
C.使用无铅汽油主要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显著降低温室效应
D.电镀工厂若直接排放含高浓度铜、锌、铬等离子的废水,会造成环境污染
20.大量氮、磷等植物性营养元素进入水体后,营养物质过剩,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一般称为 ( )
A.富营养化 B.湖泊白酸化 c.有毒物质污染 D.湖泊氧化
21.一氧化碳是一种可以使人致死的有毒气体。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量较多的状态是 ( )
A.开着发动机停车等候 B.高速行驶
C.中速行驶 D.加速超车
22.城市垃圾综合整治的目标是 ( )
A.无害化、合理化、系统化 B.无害化、综合化、系统化
C.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D.无害化、系统化、资源化
23.中学生经常用的涂改液中含有挥发性的有毒溶剂,应告诫学生尽量不去使用,以减少对身体的毒害及环境的污染,该溶剂是 ( )
A.乙醇 B.乙酸 C.甘油 . D.三氯乙烯
24.环保部门每天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以污染物浓度为标准确定的空气质量信息。 它们是 ( )
A.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悬浮微粒
B.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悬浮微粒
C.三氧化硫、氮氢化物、一氧化碳、悬浮微粒
D.稀有气体、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悬浮微粒
二、综合题(共50分)
25.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请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6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2)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
A.杭州湾 B.莱州湾 C.辽东湾 D.珠江口
(3)赤潮是 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减少赤潮发生频率的最好办法是
26.据报道~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市雾大无风,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烟雾经久不散, 每立方米大气中S02的含量高达3.8毫克,烟尘达4.5毫克,居民家庭健康普遍受到危害, 4天之内死亡者达数千人。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流经该城市的主要河道也因此而受到污染,引起鱼类死亡,这与此种类型大气污染能形成 有关。
(2)这种大气污染对人体 系统的危害最大,将会造成
等病症(举出两种主要病症)。
(3)要防止类似悲剧的出现,应采取的措施是——。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我国河流一半污染 目前我国因污染而不能饮用的地表水占全部监测水体的40%,流经城市的河段中78%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64%的人正在使用不合格的水源。
据水利部门对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00 000千米河长检测的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河流近一半的河段受到污染,l/10的河流长期污染严重,水已失去使用价值。由于污染严重,目前淮河上游一半支流的河水完全失去利用价值,干流在枯水期完全不能利用的水占62.5%。水资源占全国总量12%的珠江由于污染也出现缺水,不少河道发黑、发臭。
进入90年代,长江流域的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占全国年均排污量的40%,上海市的取水口已由昔日的黄浦江伸向了长江干流中心。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2)河流污染有什么危害
(3)根据我国河流污染的现状,谈谈防治措施。
28.读图4—14,根据图中所标数字顺序,进行过程分析。(10分)
(1)砍伐森林的起因(图中1)①——; ②——;③——。
(2)引起的环境破坏(图中2、3、4)①——; ②——;③——。
(3)导致对水体的影响(图中5、6)①——; ②————;③————。
(4)造成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是 。
29.读图4—15“1996年渤海水体污染范围”和图4一16“渤海湾水域水质污染指数年度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图4—15“1996年渤海水体污染范围”可看出,辽东湾、渤海湾、莱洲湾水域受污染最为严重。说明海洋污染物质主要来自——排出的废弃物,它们集中在——和——附近。
(2)1997年各项污染物指标超标63%以上,受污染水域面积占整个海域60 9/6以上,渤海面临“死海”危机。这对渤海经济带将产生什么影响
(3)针对渤海湾的污染情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进行治理
参考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D 4.A 5.D 6.B 7.A 8.D 9.C
10.D 11.B 12.B 13.B 14.A 15.B 16.B 17.C 18·B
19.C 20.A 21.A 22.C 23.D 24.B
二、综合题
25.(1)D (2)D (3)人为限制向海湾过量排放含磷洗涤剂 26.(1)酸雨 (2)呼吸呼吸困难、咳嗽、肺气肿、喉痛、支气管炎(举出两种即可) (3)严格控制污染源
27.(1)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2)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工业和
农业生产(通过被污染的灌溉水),也增加了清洁水供应的支出。水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动植物物种的损失。(3)一是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升工业污染防治水平。二是建立污水处理厂,确保污水达标排放。三是加强管理,以管促治。
28.(1)①因追求经济效益,砍伐木材②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种粮食③砍树作燃料 (2)①水土流失,山石裸露②滑坡③农田、村庄被冲 (3)①土壤淤积水库,库容减少②缩短水坝寿命③洪水泛滥 (4)周围居民无法生存,迁往其他地区。
29·(1)陆地上的工业生产大型港口 工业大城市 (2)将重蹈欧洲北海覆辙,海底已无生物,成了海底沙漠,最终将制约环渤海经济带的持续发展。(3)必须善待“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问” 一海洋,在我国环境治理‘‘三河’,‘‘三湖’’规划中再加“一海”即渤海,把渤海开发纳入跨世纪绿色工程中去。要以法治海,尽快制定“渤海污染防治条例”,加强对治理的硬约束。并以此为契机,为全面防治我国沿海海域污染创出一条新路。渤海污染的治理主要是对陆地污染总量的控制,采取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