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上:《圆的认识》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六上:《圆的认识》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13 15:0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的认识》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的认识》。下面我将从这七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中的第一课时。是曲线图形的起始课。通过对圆的研究,不仅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还为今后学习它的周长和面积,以及圆锥和圆柱打下基础。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较系统的认识了直线图形,并且有一部分已会用圆规画圆但是不会规范的使用。学生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比较低,缺乏实践的条理性和目标性。本校处在农村,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生的学习水平差距较大,交流共享的意识不够强。
三、说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进一步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正确使用圆规并能按要求画圆。   (2)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从中培养探究意识、发现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享受成功的喜悦。
(3)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懂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在情感上,体验圆的美,同时感受数学是一种过程、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
从以上确定的教学目标出发,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2、教学重点: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3、教学难点:了解圆的特征,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我采用的教法是:引导探究法、实践活动法。
学法是: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
五、说教学准备
1.圆形学具,直尺,圆规,纸片,剪刀,硬币。
2.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我是按照这五步来安排教学过程的。 首先,情境引入,领略圆的美丽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开篇不仅很快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因此,在课堂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使他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工艺品中都能找到圆的足迹。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让学生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他们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其次,激趣设疑,感悟圆的特征
使用课件出示学生们分组玩套圈游戏的画面,画面中小组围成不同的图形,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那种围法更公平,并说明理由。最后教师总结“你们的猜测对吗?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圆的认识。”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猜测,初步感知圆的知识应用,感悟圆的特征,这是学习的基础。有趣的猜测活动,巧妙的设疑,使学生带着想继续探究圆的想法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第三、开放探究,理解圆的特征 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摸、画、折等几个环节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1)初步感知圆
让学生摸圆,整体感知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封闭图形;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先让学生尝试画圆,学生可能会使用圆规画,印等等方法画圆。无论学生用的什么方法,都是一种实践,这种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我想是我们老师用再多的语言都无法替代的;
再引导学生剪圆并让学生把圆进行对折,使上、下两部分完全重合,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反复几次。让学生把折痕用铅笔画下来。这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得出: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点)引出我们的圆心概念: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然后涂一涂:涂点(找圆心O)涂折痕(找直径d 找半径r)
接着量一量:让学生用刻度尺量一量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引导学生得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此时我会顺势给学生讲半径的概念以及用字母r表示半径。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圆里用笔再画出几条半径, 量一量它们的长度。提问:你还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可画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接下来我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发现直径的特性并交给孩子直径的概念以及表示方法。
最后出示问题(这些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孩子再次测量,得出结论直径长度等于半径的两倍,引出公式d=2r.
通过一系列“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了解圆的特点,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圆,既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又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价值观。
4、动手操作,教学圆的画法
在教学画圆的过程中,我同样会放手让同学们大胆的动脑,动手探索不同的画圆方法。我会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再向外延伸.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要画大小不同的圆,用圆规最合适,并演示圆规画圆的方法和过程.再通过练习画半径不同的圆,得出半径越大,圆就越大,半径越小,圆就越小的结论. 5、拓展应用,感受圆的价值 练习是巩固新知,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环节, 有机地配合新知的学习,通过说一说、找一找、做一做等练习形式,精选适量的联系生活的、形式多样的习题,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
七、板书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的板书如下,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还比较简洁大方。
我的说课完毕,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