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选修2-1 §2.4 用向量讨论垂直与平行(课件67张PPT+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2-1 §2.4 用向量讨论垂直与平行(课件67张PPT+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15 15:46:10

文档简介

第二章 §4
A级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直线a与b的方向向量分别为e=(2,1,-3)和n=(-1,1,-),则a与b的位置关系是( B )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D.重合
[解析] ∵e·n=2×(-1)+1×1+(-3)×(-)=-2+1+1=0,∴e⊥n,∴a⊥b.故选B.
2.已知直线l过点P(1,0,-1)且平行于向量a=(2,1,1),平面α过直线l与点M(1,2,3),则平面α的法向量不可能是( D )
A.(1,-4,2) B.(,-1,)
C.(-,1,-) D.(0,-1,1)
[解析] 因为=(0,2,4),直线l平行于向量a,若n是平面α的法向量,则必须满足,把选项代入验证,只有选项D不满足,故选D.
3.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ABCD-A1B1C1D1为正方体,给出下列结论:
①直线DD1的一个方向向量为(0,0,1);
②直线BC1的一个方向向量为(0,1,1);
③平面ABB1A1的一个法向量为(0,1,0);
④平面B1CD的一个法向量为(1,1,1).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 DD1∥AA1,=(0,0,1);BC1∥AD1,=(0,1,1),直线AD⊥平面ABB1A1,=(0,1,0);C1点坐标为(1,1,1),与平面B1CD不垂直,∴④错.故选C.
4.四边形ABCD菱形,PA⊥平面ABCD,则下列不等式①·=0;②·=0;③·=0;④·=0中成立的等式个数为( C )
A.1 B.2
C.3 D.4
[解析] PA⊥平面ABCD,则PA⊥AB,∴·=0,①式成立;在菱形ABCD中,AC⊥BD,又PA⊥BD,∴BD⊥平面PAC,∴BD⊥PC,∴·=0,故②成立;PA⊥平面ABCD,则PA⊥CD,∴·=0,故③成立;④式不成立,故选C.
5.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1,0,2),平面α的法向量为u=(-2,0,-4),则( B )
A.l∥α         B.l⊥α
C.l?α D.l与α斜交
[解析] ∵u=-2a,∴u∥a,∴l⊥α.
6.已知直线l1的方向向量为a=(2,-2,x),直线l2的方向向量是b=(2,y,2),且|a|=3,l1⊥l2,则y-x的值为( A )
A.2 B.-4或-1
C.4 D.0
[解析] |a|=3,则x=±1,
x=1时,a=(2,-2,1),
∴4-2y+2=0,
∴y=3,
∴y-x=3-1=2,
x=-1时,a=(2,-2,-1),
∴4-2y-2=0,
∴y=1,
∴y-x=2.
故选A.
二、填空题
7.已知a=(x,2,-4),b=(-1,y,3),c=(1,-2,z),且a,b,c两两垂直,则实数x=__-64__,y=__-26__,z=__-17__.
[解析] 因为a,b,c两两垂直,所以a·b=b·c=c·a=0,即,
解得.
8.已知△ABC是∠B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1,m,2)、=(2,m,n)(m、n∈R),则m+n=__-1__.
[解析] 由题意得·=0,且||=||,
∴,∴.
∴m+n=-1.
三、解答题
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PD=DC,E是PC的中点,作EF⊥PB于点F.
(1)证明PA∥平面EDB;
(2)证明PB⊥平面EFD.
[证明]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是坐标原点,设DC=a.
(1)连接AC、AC交BD于G,ABCD为正方形,∴G为AC中点,连接EG.
简解:又E为PC中点∴PA∥GE又GE?平面BDE,PA平面BDE∴PA∥平面BDE
(2)依题意,得B(a,a,0),P(0,0,a),E(0,,).∴=(a,a,-a).
又=(0,,),故·=0+-=0.
∴PB⊥DE.
又EF⊥PB,且EF∩DE=E.
∴PB⊥平面EFD.
10.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AP=AB=2,BC=2,E、F分别是AD、PC的中点,求证:PC⊥平面BEF.
[解析] 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P=AB=2,BC=AD=2,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0,0,0)、B(2,0,0)、C(2,2,0)、D(0,2,0)、P(0,0,2).
又E、F分别是AD、PC的中点,
∴E(0,,0)、F(1,,1).
∴=(2,2,-2)、=(-1,,1)、=(1,0,1),
∴·=-2+4-2=0,·=2+0-2=0,
∴⊥,⊥,∴PC⊥BF,PC⊥EF.
又BF∩EF=F,∴PC⊥平面BEF.
B级 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ADB和△ADC都是以D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且AD=BD=CD,∠BAC=60°,E为AC的中点,那么以下向量为平面ACD的法向量的是( B )
A.        B.
C. D.
[解析] 方法一:判断平面ACD的法向量,可以从平面ACD中找出,,中的两个向量,分别与选项中的向量求数量积,判断垂直而得.
方法二:直接利用已知边角关系判断线面垂直.
设AD=1,则BD=CD=1.因为△ADB和△ADC都是以D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所以AB=AC=.
又因为∠BAC=60°,所以BC=.所以△BCD也是直角三角形,且BD⊥CD,从而可得BD⊥平面ACD.
2.已知a=(1,2,-y),b=(x,1,2),且(a+2b)∥(2a-b),则( B )
A.x=,y=1 B.x=,y=-4
C.x=2,y=- D.x=1,y=-1
[解析] a+2b=(2x+1,4,4-y),
2a-b=(2-x,3,-2y-2),
∵(a+2b)∥(2a-b),
∴,
∴.
3.若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1,2,-2),b=(-2,3,2),则( B )
A.l1∥l2 B.l1⊥l2
C.l1,l2相交但不垂直 D.l1,l2的关系不能确定
[解析] a·b=1×(-2)+2×3+(-2)×2=0,
∴a⊥b.∴l1⊥l2.
4.已知A(1,0,0),B(0,1,0),C(0,0,1),则平面ABC的一个单位法向量是( D )
A.(,,-) B.(,-,)
C.(-,,) D.(-,-,-)
[解析] =(-1,1,0),=(-1,0,1),=(0,-1,1).设平面ABC的一个单位法向量为u=(x,y,z),则u·=0,u·=0,得x,y,z之间的关系,且x2+y2+z2=1,求值即可.故选D.
二、填空题
5.已知点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如果=(2,-1,-4),=(4,2,0),=(-1,2,-1).对于结论:①AP⊥AB;②AP⊥AD;③是平面ABCD的法向量;④∥.其中正确的是__①②③__.
[解析] ·=2×(-1)+(-1)×2+(-4)×(-1)=-2-2+4=0,则⊥.
·=4×(-1)+2×2+0=0,则⊥,
∵⊥,⊥,∩=A,
∴⊥平面ABCD,故是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
6.如图,已知矩形ABCD,PA=AB=1,BC=a,PA⊥平面ABCD,若在BC上只有一个点Q满足PQ⊥QD,则a的值等于__2__.
[解析] 先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b,则A(0,0,0),Q(1,b,0),P(0,0,1),B(1,0,0),D(0,a,0),所以=(1,b,-1),=(-1,a-b,0).
∵⊥,∴b2-ab+1=0.
∵b只有一解,∴Δ=0,可得a=2.
三、解答题
7.如图,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D为AB的中点,AC=BC=BB1.
(1)求证:BC1⊥AB1;
(2)求证:BC1∥平面CA1D.
[证明] 如图,以C1点为原点,C1A1、C1B1、C1C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AC=BC=BB1=2,则A(2,0,2)、B(0,2,2)、C(0,0,2)、A1(2,0,0)、B1(0,2,0)、C1(0,0,0)、D(1,1,2).
(1)∵=(0,-2,-2)、=(-2,2,-2),
∴·=0-4+4=0,∴⊥,∴BC1⊥AB1.
(2)取A1C的中点E,∵E(1,0,1),∴=(0,1,1),又=(0,-2,-2),∴=-,且ED和BC1不共线,则ED∥BC1.又ED?平面CA1D,BC1?平面CA1D,故BC1∥平面CA1D.
8.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D=1,E为CD中点.
(1)求证:B1E⊥AD1;
(2)在棱AA1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DP∥平面B1AE?若存在,求AP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证明] (1)以A为原点,、、的方向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设AB=a,则A(0,0,0),D(0,1,0),D1(0,1,1),E(,1,0),B1(a,0,1),故=(0,1,1),=(-,1,-1),=(a,0,1),=(,1,0).
∵·=-×0+1×1+(-1)×1=0,
∴B1E⊥ AD1.
(2)假设在棱AA1上存在一点P(0,0,z0),
使得DP∥平面B1AE.此时=(0,-1,z0).
又设平面B1AE的法向量n=(x,y,z).
∵n⊥平面B1AE,∴n⊥ ,n⊥,得
取x=1,得平面B1AE的一个法向量n=(1,-,-a).要使DP∥平面B1AE,只要n⊥,有-az0=0,解得z0=.又DP?平面B1AE,
∴存在点P,满足DP∥平面B1AE,此时AP=.
课件67张PPT。第二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4 用向量讨论垂直与平行自主预习学案任何一种工具的发明,都是为了方便解决问题,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工业革命;计算机的出现解决了复杂的运算问题,提升了运算速度;网络的发明与发展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与地球村的形成.向量作为一种工具,它的应用又体现了在哪些方面呢?1.垂直问题
(1)直线与直线垂直:只要两直线的____________垂直,两直线必垂直.
(2)直线与平面垂直:直线的____________若与平面的__________平行,则直线与平面垂直;反之亦成立.
(3)平面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向量 方向向量 法向量 两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
2.平行问题
(1)直线与直线平行:只要两条直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的____________若与平面的__________垂直(直线不在平面内),则直线与平面平行.
(3)平面与平面平行:当两平面的______________(两平面不重合)时两平面平行.方向向量平行且这两条直线不共线即可 方向向量 法向量 法向量平行
3.三垂线定理
(1)三垂线定理:若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在该平面上的________,则这两条直线垂直.
(2)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若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也垂直于直线在该平面内的________.投影 投影 1.设两条直线所成角为θ(θ为锐角),则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与θ(  )
A.相等       B.互补
C.互余 D.相等或互补DA D 4.(山西太原市2018-2019学年高二期末)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m,平面α的法向量为n,则可能使l∥α的是(  )
A.m=(1,0,0),n=(-2,0,0)
B.m=(1,3,5),n=(1,0,1)
C.m=(0,2,1),n=(-1,0,-1)
D.m=(1,-1,3),n=(0,3,1)
[解析] A中,m·n=-2≠0,所以排除A;B中m·n=1+5=6≠0,所以排除B;C中,m·n=-1,所以排除C;D中,m·n=0,所以m⊥n,能使l∥α.故选D.D5.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1=(2,-3,5),n2=(-3,1,-4),则(  )
A.α∥β B.α⊥β
C.α,β相交但不垂直 D.以上均不正确
[解析] n1与n2不是平行向量,且n1·n2≠0,∴α,β相交且不垂直.故选C.C互动探究学案命题方向1 ?线面平行
命题方向2 ?面面平行[思路分析] 用向量证明面面平行有两个途径: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规律方法』 证明面面平行的向量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分别求出两平面的法向量,再证明两法向量平行;第二种是证明一个平面有两不共线向量平行于另一平面,转化为线面平行的问题.命题方向3 ?线面垂直『规律方法』 用向量法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与步骤
(1)基向量法
①确定基向量作为空间的一个基底,用基向量表示有关直线的方向向量;
②找出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的方向向量,并分别用基向量表示;
③分别计算有关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相交直线的方向向量的数量积,根据数量积为0,证得线线垂直,然后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出结论.(2)坐标法
方法一:①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②将直线的方向向量用坐标表示;
③找出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并用坐标表示它们的方向向量;
④分别计算两组向量的数量积,得到数量积为0.
方法二:①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②将直线的方向向量用坐标表示;
③求出平面的法向量;
④判断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规律方法』 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求平面的法向量,然后证明直线与法向量平行;另一种是证明直线与平面内不共线的两直线分别垂直,其实就是转化为线线垂直问题.命题方向4 ?面面垂直『规律方法』 证明面面垂直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转化为线面垂直、线线垂直去证明;二是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探索性问题 探索性、存在性问题:
(1)存在性问题,先假设存在,根据题目条件,利用线面位置关系的向量表示建立方程或方程组,若能求出符合题意要求的值则存在,否则不存在.
(2)探索点的位置的题目,一般先设出符合题意要求的点,再利用题设条件建立方程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1.已知A(1,-3,5),B(-1,-1,4)是直线l上两点,则下列可作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的是(  )
A.(1,1,0)        B.(4,-4,2)
C.(-3,-3,0) D.(4,4,2)
2.已知向量n=(2,3,-1)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则下列向量中能作为平面α的法向量的是(  )
A.(0,3,-1) B.(2,0,-1)
C.(-2,3,-1) D.(-2,-3,1)BDD 5.已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u=(2,0,-1),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v=(-2,1,-4),则l与α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u·v=2×(-2)+0×1+(-1)×(-4)=0,∴l∥α或l?α.课 时 作 业 学 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