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认识小数 存零用钱
大连市庄河市栗子房镇南尖小学 刘 爽
教学目标:
1、结合“存零用钱“的现实情境,以元、角、分为背景探索并掌握小数加法(不进位)和减法(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在现实情境中使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的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难点:体会小数的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上课,同学们好!在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两道题热热身,好吗?请看!(课件出示)
列竖式计算: 25+11?? ??124-23
(1)学生分为男女生两组,各找一人板演,(黑板右下角)
(2)对照两道题,追问:这是我们学过的整数加减法,那么我们在进行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3)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今天来探索新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存零用钱
二、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都有存零用钱的习惯吗?
淘气从来不乱花钱,他喜欢把零用钱都存起来以便花到有用的地方,你喜欢他的这种做法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1月、2月存零用钱的情况?(课件演示)
从表格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1)同学们很棒,提出了3个问题数学,我们先来看这个问题:淘气这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
(2) 把这个数学问题与表格中的数学信息结合起来,谁能口述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3) 这道题怎么列式?为什么用加法?(求和) 板书 11.5+1.2 =
(4) 结果大约是多少?
(5) 精确的计算结果到底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2、学生自己探索方法,教师随机抽取学生方法展示。
(1) 方法一 (2) 方法二 (3)方法三
11元+1元=12元 11.5元=115角 11.5+1.2=12.7(元)
5角+2角=7角 1.2元=12角 元 角
12元7角也就是12.7元。 1 1 5 1 1. 5
+ 1 2 + 1. 2
1 2 7 1 2. 7
127角也就是12.7元。
3、小结:
(1)看一下这三种方法,哪种更简便一些? 板书 竖式及得数
教师适时追问,1.2错开了可不可以?为什么?(数位没有对齐。)
(2)那我们回顾一下
A、精算结果是12.7,它在我们估算的范围内吗?
B、这三种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呢?(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
C、看竖式计算:智慧爷爷提醒我们“小数点一定要对齐”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 板书 元 角
4、(1)刚才我们还提出了这两个数学问题
一月比二月多多少零用钱? 二月比一月少多少零用钱?
你能完整的叙述这两道应用题吗? 该怎样列式呢? 板书 11.5-1.2= 我们可以直接用竖式计算,注意: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
(2)独立完成,(先估算结果,再计算。)
(3) 反馈汇报 板书 竖式及得数(元、角)
5、总结
(1) 观察这两道竖式
{加法}他和我们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何不同? 板书 贴--- <小数的不进位加法>
{减法}他和我们学过的减法算式有何不同? 板书 贴--- <和不退位减法>
继续观察竖式,我们在进行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小数点要对齐,然后再相加减。)
说一说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对,实际上就是保证计数单位相同,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板书 贴——<两个小数相加减,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再加减。>
思维训练,巩固新知。
同学们你们学会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了吗?那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
1、竖式计算
1.2+5.7= 6.8-5.1= 2.2+10.7=
3.6+6.2= 3.9-2.8= 17.8-0.4=
2、小汽车 15.40元,玩具熊4.20元。
乐乐买这两个玩具共花多少元?
玩具熊比小汽车便宜多少元?
3、陶瓷杯每个11.20元,塑料杯每个6.10元,玻璃杯每个13.60元。
⑴ 买一个陶瓷杯比买一个玻璃杯少花多少元?
⑵ 20元买两个杯子,可以怎样买?分别需要多少元?
⑶ 如果每种杯子买1个,30元够吗?
五、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存零用钱(小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5+1.2=12.7(元) 11.5-1.2=10.3(元)
元 角 元 角
1 1. 5 1 1. 5
+ 1. 2 - 1. 2
1 2. 7 1 0. 3
两个小数相加减,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再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