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15 12:1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执笔人
课题: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备 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自主探索,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综合算式计算的过程。
2、能力目标:理解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3、情感目标: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
(教师复备及学生笔记)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
【知识链接】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小括号,掌握了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基础上学习的。能够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了。
【教学方法】自主教学,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过程】
一、导学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的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加减混合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上一节学的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除法,又有加法、减法,要先算什么?(乘、除法)
2.读题并说出运算顺序
24+48÷6 240-24×6 40×5-162
100-(75+5)
3.口算
(1)妈妈带50元钱去买水果,买香蕉用去14元,还剩多少钱?、
(2)用36元钱买橘子,橘子每千克3元,可以买几千克橘子?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两级混合运算。
二.合作探究
1、例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上能知道些什么?谁能替妈妈解决问题。(复习的口算题,已经做好分步算式)
2、让学生试着写出一个算式。
分析学生中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
总结出正确的算式应该是:(50-22)÷4。 3、这里小括号有什么用?(改变运算的顺序) 4、让同学们独立解答这道题。 5、指名说说计算过程,并解释为什么先算50-22。
例2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幼儿园买了许多水果,我们来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2、生自由读题,结合情境图理解题意。 3、谁来帮他们解决一下?(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完成) 4、教师整理总结学生中出现的情况 ①15+28=43 43×2=86 ②15×2=30? 28×2=56 ?30+56=86
③(15+28)×2=86 ④15×2+28×2=86? 比较一下哪一种解题方法既简单又方便呢? 5、再引导学生比较得出④是最简便的方法。
混合运算中,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总结: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多找几个学生说)
三.展示提升
一把椅子的价钱是25元,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3倍。买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共用多少钱?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要求“买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共用多少元?”,必须先算( )算式是:(    )。再算( )算式是:(    )。谁能用综合算式来解答这道题?生独立列式、计算,并全班交流。
【达标测评】
1、填空
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 )里面的。
计算6×(32-28)时,要先算( ),再算( )。
2、选择:
56÷7-5和56÷(7-5)的结果是
A不一样 B一样
计算(80-43)÷4的最后一步是( )
A求差 B求商 C求和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