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向量应用举例
内容要求 1.能运用向量的有关知识解决解析几何中直线方程的问题,以及在平面几何中的线段平行、垂直、相等等问题(重点).2.能运用向量的有关知识解决物理中有关力、速度、功等问题(难点).
知识点1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直线的法向量
1.点M(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d=.
2.(1)与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的向量称为该直线的法向量.
(2)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v=(B,-A),则直线l的法向量n=(A,B).
(3)设直线l的法向量n=(A,B),则与n同向的单位向量n0==.
【预习评价】
1.点P0(-1,2)到直线l:2x+y-10=0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 2
2.直线2x-y+1=0的一个法向量是( )
A.(2,1) B.(-1,-2)
C.(1,2) D.(2,-1)
答案 D
知识点2 向量的应用
向量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几何中的应用;二是在物理中的应用.
【预习评价】
1.若向量=(1,1),=(-3,-2)分别表示两个力F1,F2,则|F1+F2|为( )
A.(5,0) B.(-5,0)
C. D.-
答案 C
2.已知F=(2,3)作用一物体,使物体从A(2,0)移动到B(4,0),则力F对物体作的功为________.
答案 4
方向1 基底法解平面向量问题
【例1-1】 如右图,若D是△ABC内的一点,且2-2=2-2,求证:AD⊥BC.
证明 设=a,=b,=e,=c,=d,则
a=e+c,b=e+d.
∴a2-b2=(e+c)2-(e+d)2=c2+2e·c-2e·d-d2.
由已知a2-b2=c2-d2,
∴c2+2e·c-2e·d-d2=c2-d2,∴e·(c-d)=0.
∵=-=d-c,∴·=e·(d-c)=0,
∴⊥.即AD⊥BC.
方向2 坐标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
【例1-2】 求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上的中线所成的钝角的余弦值.
解 如图,分别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A(2a,0),B(0,2a),则D(a,0),C(0,a),
从而可求:=(-2a,a),=(a,-2a),
不妨设、的夹角为θ,则cos θ===
=-.
故所求钝角的余弦值为-.
方向3 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综合应用
【例1-3】 如图所示,△ABC三边长分别为a,b,c,PQ为以A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的直径,试判断P、Q在什么位置时·取得最大值.
解 根据题意可以求得:
=-,=+=--,
∴·=(-)(--)
=-·+·-2+·
=·-r2+·(-)
=·-r2+·
=||·||cos ∠BAC-r2+·
=bccos∠BAC-r2+·.
当与同向时,·最大值为
||·||=ra,即当与同向时,
·取得最大值bccos∠BAC-r2+ar.
规律方法 用向量解平面几何问题的方法
(1)基底法(基向量法):选择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作为基底,用基底表示有关向量,把问题转化为只含有基底向量的运算.
(2)坐标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向量,把问题转化为向量的坐标运算.
题型二 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例2】 已知直线l过点A(1,1),且它的一个法向量为n=(-2,1).
(1)求直线l的一般方程;
(2)若与直线l垂直的直线l1经过点B(2,0),求l1的一般方程.
解 (1)∵直线l的一个法向量为n=(-2,1),
∴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为v=(1,2).
∴直线l的斜率为2.
∴直线l的点斜式方程为y-1=2(x-1).
整理得2x-y-1=0.
故直线l的一般方程为2x-y-1=0.
(2)∵直线l1与l垂直,
∴l1的一个方向向量v=(-2,1).
∴直线l1的斜率为-.
∴直线l1的点斜式方程为y-0=-(x-2).
整理得x+2y-2=0.
故直线l1的一般方程为x+2y-2=0.
规律方法 1.已知直线的法向量n=(a,b),则其方向向量为m=(b,-a),利用方向向量可求得直线的斜率k=-是求直线方程的关键.
2.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问题主要是:(1)用向量语言表述几何性质.(2)用向量法处理解析几何中平行、垂直、距离、夹角等问题.
【训练1】
如图,在?OABP中,过点P的直线与线段OA、OB分别相交于点M、N,若=x,=y(0(1)求y=f(x)的解析式;
(2)令F(x)=+x,判断F(x)的单调性,并给出你的证明.
解 (1)==-,则=-=x-y,
=-=(-)-x
=-(1+x)+,
又∥,有x-y(1+x)=0,
即f(x)=(0(2)由(1)得F(x)=+x=x++1(0则F(x1)-F(x2)=-
=(x1-x2)+=(x1-x2)
=(x1-x2),
由00,
得F(x1)-F(x2)>0,即F(x1)>F(x2).
∴F(x)在(0,1)上为减函数.
题型三 向量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例3】 在风速为75(-) km/h的西风中,飞机以150 km/h的航速向西北方向飞行,求没有风时飞机的航速和航向.
解 设向量a表示风速,b表示无风时飞机的航行速度,c表示有风时飞机的航行速度,则c=a+b.
如图,作向量=a,=b,=c,则四边形OACB为平行四边形.
过C、B分别作OA的垂线,交AO的延长线于D、E点.
由已知,||=75(-),||=150,∠COD=45°.
在Rt△COD中,OD=OCcos 45°=75,CD=75.
又ED=BC=OA=75(-),
∴OE=OD+ED=75.又BE=CD=75.
在Rt△OEB中,OB==150,
sin∠BOE==,∴||=150,∠BOE=30°.
故没有风时飞机的航速为150 km/h,航向为西偏北30°.
规律方法 1.用向量解决物理问题首先要建立数学模型,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其次要注意物理中的矢量与数学中向量的区别与联系.
2.速度、加速度、位移、力的合成和分解,实质上就是向量的加减法运算,求解时常用向量求和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3.在数学中,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是由物理中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抽象出来的,这也是向量在物理中的主要应用之一.
【训练2】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向西行驶,车上装着风速计和风向标,测得风向为东偏南30°,风速为4米/秒,这时气象台报告实际风速为2米/秒.试求风的实际方向和汽车的速度大小.
解 依据物理知识,有三对相对速度,汽车对地的速度为v车地、风对车的速度为v风车、风对地的速度为v风地,风对地的速度可以看成车对地与风对车的速度的合速度,即v风地=v风车+v车地.
如右图,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表示向量v风地的有向线段是平行四边形ABDC的对角线.
∵||=4米/秒,∠ACD=30°,||=2米/秒,
∴∠ADC=90°.
在Rt△ADC中,||=||cos 30°=2(米/秒),即风的实际方向是吹向正南方向,汽车速度的大小为2米/秒.
课堂达标
1.已知△ABC,=a,=b,且a·b<0,则△ABC的形状为
(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答案 A
2.已知直线l:5x-y-7=0,向量p=(k+1,2k-3),且p∥v,则k的值为(向量v为l的方向向量)( )
A. B.
C. D.-
解析 l的方向向量v=(1,5),由v与p平行得:
5(k+1)=2k-3.解得k=-.
答案 D
3.已知A(1,2),B(-2,1),以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
解析 设P(x,y)为圆上任一点,则
=(x-1,y-2),=(x+2,y-1),
由·=(x-1)(x+2)+(y-2)(y-1)=0,
化简得x2+y2+x-3y=0.
答案 x2+y2+x-3y=0
4.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4,-2),=(7,4),=(3,6),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_.
解析 =-=(3,6)=,
∵·=(4,-2)·(3,6)=0,∴⊥,
∴四边形ABCD为矩形,||=,||=,∴S=||·||=30.
答案 30
5.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1,点D,E分别为AB,BC的中点,试求cos∠DOE的值.
解 以OA,OC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由题意知:
=,=,
故cos∠DOE=
==.
课堂小结
1.用向量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关键是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对具体的问题是选用向量几何法还是向量坐标法是解题的关键.
2.用向量解决物理问题需注意:
(1)用向量方法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要将相关物理量用几何图形表示出来.
(2)要根据它的物理意义列出数学模型,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求解.
(3)要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物理问题.
基础过关
1.已知直线l:mx+2y+6=0,向量(1-m,1)与l平行,则实数m的值为( )
A.-1 B.1
C.2 D.-1或2
解析 l的方向向量为v=(-2,m),
由v与(1-m,1)平行得-2=m(1-m),∴m=2或-1.
答案 D
2.若=2e1,=4e1,且与的模相等,则四边形ABCD是( )
A.平行四边形 B.梯形
C.等腰梯形 D.菱形
解析 =,又||=||,
∴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
答案 C
3.已知点O在△ABC所在平面上,若·=·=·,则点O是△ABC的( )
A.三条中线交点
B.三条高线交点
C.三条边的中垂线交点
D.三条角平分线交点
解析 ∵·=·,
∴(-)·=·=0,
∴⊥.
同理可证⊥,⊥,
∴O是三条高线交点.
答案 B
4.已知作用在A(1,1)点的三个力F1=(3,4),F2=(2,-5),F3=(3,1),则合力F=F1+F2+F3的终点坐标为________.
解析 F=F1+F2+F3=(8,0).
又∵起点坐标为A(1,1),∴终点坐标为(9,1).
答案 (9,1)
5.已知直线ax+by+c=0与圆x2+y2=1相交于A,B两点,且|AB|=,则·=________.
解析 如图,作OD⊥AB于D,则在Rt△AOD中,OA=1,AD=,所以
∠AOD=60°,∠AOB=120°,所以·=||·||·cos 120°=1×1×(-)=
-.
答案 -
6.过点A(-2,1),求:
(1)与向量a=(3,1)平行的直线方程;
(2)与向量b=(-1,2)垂直的直线方程.
解 设所求直线上任意一点P(x,y),
∵A(-2,1),∴=(x+2,y-1).
(1)由题意知∥a,∴(x+2)×1-3(y-1)=0,
即x-3y+5=0.
∴所求直线方程为x-3y+5=0.
(2)由题意,知⊥b,
∴(x+2)×(-1)+(y-1)×2=0,
即x-2y+4=0,
∴所求直线方程为x-2y+4=0.
7.已知长方形AOCD,AO=3,OC=2,E为OC中点,P为AO上一点,利用向量知识判定点P在什么位置时,∠PED=45°.
解 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C(2,0),D(2,3),E(1,0),设P(0,y),
∴=(1,3),=(-1,y),
∴||=,||=,·=3y-1,
代入cos 45°===.
解得y=-(舍)或y=2,
∴点P在靠近点A的AO的三等分处.
能力提升
8.已知点A(,1),B(0,0),C(,0),设∠BAC的平分线AE与BC相交于E,那么有=λ,其中λ等于( )
A.2 B.
C.-3 D.-
解析 如图所示,由题知∠ABC=30°,∠AEC=60°,CE=,
∴=3,∴=-3.
答案 C
9.若O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2|,则△ABC的形状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解析 ∵|-|=||=|-|,
|+-2|=|+|,
∴|-|=|+|,
设+=,
∴四边形ABDC是矩形,且∠BAC=90°.
∴△ABC是直角三角形.
答案 B
10.在△ABC中,∠A=60°,AB=3,AC=2,若=2,=λ-(λ∈R),且·=-4,则λ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3×2×cos 60°=3,=+,则·=·(λ-)=×3+×4-×9-×3=-4?λ=.
答案
11.如图所示,在△ABC中,点O是BC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AC于不同的两点M、N,若=m,=n,则m+n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O是BC的中点,
∴=(+).
又∵=m,=n,
∴=+.
∵M,O,N三点共线,∴+=1.则m+n=2.
答案 2
12.已知A,B,C是坐标平面上的三点,其坐标分别为A(1,2),B(4,1),C(0,-1).
(1)求·和∠ACB的大小,并判断△ABC的形状;
(2)若M为BC边的中点,求||.
解 (1)由题意得=(3,-1),=(-1,-3),
·=3×(-1)+(-1)×(-3)=0.
所以⊥,即∠A=90°.因为||=||,
所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45°.
(2)因为M为BC中点,所以M(2,0).
又A(1,2),所以=(1,-2).
所以||==.
13.(选做题)如图,在细绳O处用水平力F2缓慢拉起所受重力为G的物体,绳子与铅垂方向的夹角为θ,绳子所受到的拉力为F1.
(1)求|F1|,|F2|随角θ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当|F1|≤2|G|时,求角θ的取值范围.
解 (1)如图,由力的平衡及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得|F1|=,|F2|=|G|tan θ.
当θ从0°趋向于90°时,|F1|,|F2|都逐渐变大.
(2)由(1),得|F1|=,
由|F1|≤2|G|,得cos θ≥.
又因为0°≤θ<90°,所以0°≤θ≤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