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选修6第二章《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综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选修6第二章《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综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8-27 17: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
单元 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第1-2题。
1.全球“温室效应”的形成和下列哪些过程有关(  )
A.ab B.ac C.bd D.bc
2.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①全球海平面上升
②将导致两极地区及陆地上高山冰雪消融
③城市形成光化学烟雾
④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图中①②③④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4.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只在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5.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  )
A.印度洋海啸 B.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C.日本水俣事件 D.内蒙古草原退化
6.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 (  )
A.禁止燃烧矿物燃料 B.严格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
C.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D.研究煤炭中硫氧化物的开发利用
7.酸雨及臭氧减少,造成的危害的共同点是 (  )
A.对建筑物都有腐蚀作用 B.都会使土壤,河湖酸化
C.都会危害人体健康,危害森林 D.都会使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8.根据下图判断:A、B、C、D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三者的关系是 (  )
下图为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图,读图回答9~10题。
9.此图反映的人口资源环境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
A.人类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B.图中反映的问题,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
C.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在发达国家没有出现过
D.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部分可能影响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10.图中反映20世纪后半期人口、资源、污染的变化,正确的是( )
A.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城市化的结果
B.资源递减是由于资源均为非可再生资源
C.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与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有关
D.人口过快增长是环境污染加剧的唯一原因
读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回答11-14题
11.图中箭头表示环境反馈作用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12.图中数字代表环境向人类社会提供的生存空间、物质
能量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根据右图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环境具有提供无限地物质能量、消纳废气物的能力
B.如果人类向环境过度排放废弃物,将引发环境问题
C.如果过度索取物质能量,那么环境的反馈作用将不利于人类的生存
D.人类依赖并改造着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
14.要建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形成的正确环境伦理观有( )
①尊重自然  ②善待自然 ③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 ④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下图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①a一粮食 ②b一养禽 ③c一秸秆 ④d一发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关于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②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③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④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读右图漫画,回答17~18题。
17.本漫画反映的主题问题是 (  )
A.世界经济发展差距的“南北问题”
B.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
C.世界性水资源紧张问题
D.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紧张问题
18.造成漫画所反映的主题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资源的总量不足和时间分配上的不均匀
B.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有过长期遭受殖民侵略的历史
C.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对资源进行垄断
D.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
下表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的三北防护林、长江流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以及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的林地利用情况,读回答19~20题。
                  
甲 乙 丙 丁
用材林 32718 9506 10460 8192
经济林 68226 17023 9292 2606
防护林 347829 83286 32379 31822
薪炭林 4236 346 3463 3860
特种用途林 754 130 119 69
19.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A.提供能源 B.提供木材 C.水土保持 D.发展经济
20.三北防护林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经过华北地区的防护林最主要的作用是                                 
A.防风固沙 B.水土保持 C.庇护农田 D.涵养水源
二、综合题
21.分析我国人口和人均耕地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9分)
年 份 1949 1957 1966 1971 1977 1982 1986
人口(亿) 5.4 6.4 7.4 8.4 9.4 10.3 106
人均耕地 0.18 0.15 0.135 0.12 0.11 0.10 0.099
(1)表中数字反映我国人地关系的突出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严重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表现是 。
(3)为保护我国的土地资源,我国政府确定的两个基本国策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2.读我国轮廓图,据图中标注的位置和范围判断,回答下
列问题。(13分)
(1)以甲为代表的所示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是 ,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
原因主要有 ;
人为原因主要有 。
(2)丙所在地形区是 ,这个地形区中的大城市
由于空气污染而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形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气候条件是 ,当地能源结构特点是 。
(3)乙为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气候多雨,加之人类 等不合理的活动,使这
一地区容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
(4)图中各城市生产与生活面临的最大环境资源问题是 ,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是 。
(5)图中A—F各城市由于能源结构以 为主,冬季采暖季长,重工业集中,所
以环境污染以 污染最为突出。
23.读“世界荒漠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世界荒漠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 地与B地的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但没有形成荒漠 的原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F地荒漠直逼海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资源利用不当是造成A区域荒漠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简述该区域水资源利用不当的方式及其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5A 6D 7D 8C 9C 10C 11C 12D 13A 14D 15D 16D 17C 18D 19C 20A
21
(1)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人均耕地越来越小
(2)土地承载量受到人口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地矛盾十分尖锐),耕地减少和退化、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土地污染、土壤次生盐渍化
(3)①实行计划生育 ②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232.
22
(1)土地荒漠化 气候干旱、植被稀少;过度开垦、破坏植被。
(2)四川盆地 酸雨 多雨湿润 以煤炭为主
(3)不合理的垦殖、滥砍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
(4)水资源短缺 降水稀少、河流径流量少
(5)煤炭 大气
23.
(1)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中西部和中纬度大陆的内部
(2)C地深受季风环流影响
(3)位于高大山脉的背风坡;大陆面积狭窄;沿岸寒流的影响等
(4)由于内陆河流上中游用水过多,造成下游河湖干涸,荒漠扩大;绿洲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植被枯萎,造成土地沙化;由于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