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13 21:2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俄国十月革命由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通过发动武装起义的方式,夺取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成功的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1927.4.12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4.18
( )成立

1927.7.15
汪精卫发动
“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

1927—1928上半年 1927—1932年
33.7万人 100万人以上
国民党迫害革命者数据统计

南京国民政府
大革命失败
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当时放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或者拿起武器,进行武装反抗;或者是迟疑犹豫,坐以待毙。——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毛泽东
(1)大革命失败使得中国共产党意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 装力量的重要性

(2)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中共和革命群众 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一、南昌起义
1、背景:
2、时间、地点:1927年8月1日 南昌

3、领导者:
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 第一枪。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4、南昌起义的意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广东曾经是革命根据地,群众觉悟较高,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革命根据地,然后再进行北进。
小组探讨:南昌起义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还要南下广东?
敌人包围南昌,敌强我弱,不撒离必然导致全军覆没。
南昌起义的启示:
照搬苏俄革命的经验,通过城市武装起义,以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八七”会议:为了总结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1927年8月7日,共产党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称为“八七”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放弃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时间:
2、地点:
3、领导人:
1927年9月
毛泽东
湘赣边界
4、结 果:
2、秋收起义
材料一: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包括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的茶陵等县,周围五百余里,幅员广大。另外此处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
材料二:大革命时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党和革命的影响仍然存在,还保存着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
材料三:山由的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田和村庄,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为什么要到井冈山建立根据地?
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井冈山附近农产品丰富,可以给部队提供足够的粮食;
经过国民革命时期党的领导和建设,群众基础好;
3、三湾改编
时间:
地点:
意义:
1927年9月
江西永新县三湾村
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从政治上、组织上为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的部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政治部主任
陈 毅
军长
朱 德
党 代 表
毛泽东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要领导人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工农武装割据”
旧社会农民受压迫


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
农民武装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创建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
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工农武装割据含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结合起来,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在在福建____________召开,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党建军原则。
上杭县古田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2、古田会议
毛泽东朱德中央
邓小平等左右江
徐向前
鄂豫皖
海陆丰
彭德怀等湘鄂赣
王首道等湘赣
方志敏闽浙赣
贺龙等湘鄂西、湘鄂边、洪湖
川陕
井冈山
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在各根据地内,有几百个县建立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十万人。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时间:
地点:
建立政权:
首都:
主席:
1931年冬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瑞金
毛泽东
江西瑞金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你认为怎样才能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1.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敌强我弱,在大城市起义不可能取得胜利;
2.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受剥削压迫最为沉重,革命情绪最为高涨;
3.而以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作为落脚点,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

大革命失败

武装反抗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受挫
进军农村

创建根据地
进行武装斗争
进行土地革命
建立红色政权

工农武装割据

井冈山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小结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镇压和血腥屠杀,共产党领导人民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艰苦的环境中不屈不挠的与敌人斗争,从而保存了革命的火种,也为以后的革命斗争积蓄着了力量。
1.开创革命道路:
2.创建了新队伍:
3.培育了精神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