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培优卷(课件+试卷)答案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培优卷(课件+试卷)答案在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1-14 08:47:5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化学培优卷(6)
1、 选择题
1.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 A+b B === c C+d 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A、B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与C、D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不一定相同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若取x g A和x 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 g
2.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Z一定是化合物
B. 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C. 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D. 若a g X完全反应生成b g Z,则同时消耗(b—a) g Y
3. 现有m g H2O2与2g MnO2混合完全反应后,剩余物为n g,则生成O2的质量为( )
A.m -n B.m + 2-n C.m -2-n D.n -2
4. 下列图象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





A.镁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 一定质量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D. 通电分解水
5. 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 质 氧 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W
反应前质量/g 50 1 1 23
反应后质量/g 2 45 28 x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0 B.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D.物质W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6. 以下是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1 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② 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③ 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④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 ⑤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 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甲烷等物质,从而减少碳排放。该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
A. 元素的种类 B. 碳原子的数目
C. 氢元素的化合价 D. 纳米镍粒子的化学性质
8. 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23∶9 B.16∶9 C.32∶9 D.46∶9
9. A和B的混合物212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已知2A+5B═4C+2D,测得C与D的质量比为44∶9,则生成的C的质量为( )。
A.176g B.141.3g C.44g D.36g
10. 在反应2A+B=3C+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克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克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  )
A. 4:9 B. 3:5 C. 1:3 D. 2:17
11. 现有双氧水溶液,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过滤,称得剩余液体的质量为54g.则生成O2的质量约为(   )
A. 5.0g B.5.6g C.6.0g D. 10g
12. 某气体由CH4、C2H4、C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气体可能是由C2H4 和C2H2组成 B. 该气体一定含有C2H4
C. 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H4 D. 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 、C2H4 、C2H2
二、填空题
1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⑴ NH3 + CI2 === N2 + NH4Cl
⑵ FeS2 + O2 === Fe2O3 + SO2
⑶ Fe3O4 + CO === Fe + CO2
⑷ ___ Al2O3 + ___ H2SO4 === ___ Al2(SO4)3 +___ H2O
1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 以食盐和水为反应物,经过电解制得Cl2、H2、NaOH三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 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我国从2011年5月1日起,酒驾入刑。“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Cr2(SO4)3+2CO2↑+9X,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学式为__ 。

16. 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来源:学#科#网Z#X#X#K]
INCLUDEPICTURE"LL1-19.TIF" INCLUDEPICTURE "C:\\Program Files (x86)\\FOUNDER\\PSPNT3.0\\zhuanchu\\LL1-19.TIF" \* MERGEFORMATINET
1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_;
(2) 已知金属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Mg+X2MgO+C,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若金属镁的质量为m1,完全反应后生成碳的质量为m2,
则m1________ m2 (填“>”“=”或“<”)。
17. 某同学把4g硫放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O2的质量(g) 3 4 6
生成SO2的质量(g) 6 8 8
(1)从以上数据说明,这三次实验中第_______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_______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_______g;
(3)第_______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_______g;
(4)这三次实验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是否有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
18.(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则不能。
否定B、C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小明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

1 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 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9. 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提示: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稀盐酸与 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



(1) 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________。
(2) 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3)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洁的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4)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请你谈 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_。
(5) 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0. 秸秆是农村的常见品,平均含硫量达千分之三点八(3.8‰),燃烧后,其中的硫元素转化为SO2引起空气污染.假设我国空气质量标准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规定如表所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硫的质量表示).
浓度级别 标准(mg/m3)
一级 浓度≤0.15
二级 0.15<浓度≤0.50
三级 0.50<浓度≤0.70
若某4m3空气恰好能与含碘(I2)5.08mg的碘水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SO2+I2+2H2O=H2SO4+2HI),试通过计算说明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4张PPT)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 初中化学
2019—2020 九年级化学培优卷(6)
一、选择题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
a A+b B === c C+d 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计量数a 与b 之和一定等于c 与d 之和
B.A、B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与C、D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不一定相同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若取x g A和x 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 g
D

一、选择题
2.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Z一定是化合物
B. 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C. 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D. 若a g X完全反应生成b g Z,则同时消耗(b—a) g Y
3. 现有m g H2O2与2g MnO2混合完全反应后,剩余物为n g,则生成O2
的质量为 ( )
A.m -n B.m + 2-n C.m -2-n D.n -2
B
B


一、选择题
4. 下列图象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

A.镁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 一定质量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D. 通电分解水
D

5. 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
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0 B.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D.物质W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一、选择题
物 质 氧 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W
反应前质量/g 50 1 1 23
反应后质量/g 2 45 28 x
D

一、选择题

6. 以下是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 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② 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③ 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④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
⑤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A

一、选择题
7. 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纳米
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甲烷等物质,
从而减少碳排放。该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
A. 元素的种类 B. 碳原子的数目
C. 氢元素的化合价 D. 纳米镍粒子的化学性质
C

一、选择题
8. 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
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
量之比为( )
A.23∶9 B.16∶9 C.32∶9 D.46∶9
B

一、选择题
9. A和B的混合物212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已知2A+5B═4C+2D,
测得C与D的质量比为44∶9,则生成的C的质量为( )。
A.176g B.141.3g C.44g D.36g
A

一、选择题
10. 在反应2A+B=3C+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
20克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克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
质量比是(  )
A. 4:9 B. 3:5 C. 1:3 D. 2:17
D

一、选择题
11. 现有双氧水溶液,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加入催化剂
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过滤,称得剩余液体的质量为54g.
则生成O2的质量约为(   )
A. 5.0g B.5.6g C.6.0g D. 10g
C

一、选择题
12. 某气体由CH4、C2H4、C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
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
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气体可能是由C2H4 和C2H2组成
B. 该气体一定含有C2H4
C. 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H4
D. 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 、C2H4 、C2H2
C

二、填空题
1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⑴ NH3 + Cl2 N2 + NH4Cl
⑵ FeS2 + O2 Fe2O3 + SO2
⑶ Fe3O4 + CO Fe + CO2
⑷ ___ Al2O3 + ___ H2SO4 ___ Al2(SO4)3 +___ H2O
8
3
1
6
4
11
2
8
1
4
3
4
1
3
1
3
二、填空题
1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 以食盐和水为反应物,经过电解制得Cl2、H2、NaOH三种物质,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 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
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NaCl+2H2O
Mg(OH)2+2H2↑
通电
MgH2+2H2O =
2NaOH+H2↑ +Cl2↑


二、填空题
15. 我国从2011年5月1日起,酒驾入刑。“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
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
C2H5OH+4CrO3+6H2SO4 2Cr2(SO4)3+2CO2↑+9X,
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学式为__ 。
H2O

二、填空题
16. 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来源:学#科#网
⑴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
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_;
⑵ 已知金属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Mg+X 2MgO+C,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若金属镁的质量为m1
完全反应后生成碳的质量为m2,则m1___ _m2 (填“>”“=”或“<”) 。
点燃
2NO+2CO
催化剂
2CO2 +N2
氧元素
CO2
>




17. 某同学把 4 g 硫放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上数据说明,这三次实验中第_______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_______次实验中硫有剩余, 剩余_______g;
(3)第_______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_______g;
(4)这三次实验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是否有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
二、填空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O2的质量(g) 3 4 6
生成SO2的质量(g) 6 8 8


1

2
都符合






三、实验与探究题
18.(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
定律。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则不能。否定B、C装
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装置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装置中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散失到空气中,会造成质量的减少

三、实验与探究题
(2) 小明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
① 实验的现象是 。
② 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
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
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变大
气球变大后,受到空气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导致天平称量反应后物质质量的读数偏小。


19. 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
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提示: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
氯化钙;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
(1) 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________。
(2) 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3)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洁的如图B所示,
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三、实验与探究题

相等
三、实验与探究题

(4)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
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
请你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 ,


(5) 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小洁
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
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导致称量结果偏小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变化,所以质量相等。



20. 秸秆是农村的常见品,平均含硫量达千分之三点八(3.8‰),燃烧后,其中
的硫元素转化为SO2引起空气污染.假设我国空气质量标准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
度级别规定如表所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硫的
质量表示)。


若某4m3 空气恰好能与含碘(I2)5.08mg 的碘水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SO2+I2+2H2O=H2SO4+2HI 试通过计算说明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
四、计算题
浓度级别 标准(mg/m3)
一级 浓度≤0.15
二级 0.15<浓度≤0.50
三级 0.50<浓度≤0.70
若某4m3 空气恰好能与含碘(I2)5.08mg 的碘水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SO2+I2+2H2O=H2SO4+2HI 试通过计算说明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
四、计算题
浓度级别 标准(mg/m3)
一级 浓度≤0.15
二级 0.15<浓度≤0.50
三级 0.50<浓度≤0.70
解:设二氧化硫的质量为 X
SO2 + I2 + 2H2O = H2SO4+2HI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
1.28mg÷4m3=0.32mg/m3,
0.15 ≦ 0.32 ≦ 0.50
答: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属于二级
64?? 254
X ??? 5.08mg
X =1.28mg,
64?? 254
X ??? 5.08mg
=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