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 17.3《电阻的测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 17.3《电阻的测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15 23: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3 电阻的测量 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3.4.2理解欧姆定律
2.学情分析
学生进实验室探究电学问题已经很多次,例如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电流与电压关
系等,对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和对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已经有了初步的基础,但是对不同状态下的一个变化的量的理解是第一次接触,本节课在加深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上,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并理解灯丝电阻变化的原因。
3.教材分析
伏安法测电阻是欧姆定律内容的延续,本节主体内容是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算出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电阻值,通过实验探究去发现钨丝电阻变化的规律,并最终找到影响钨丝电阻变化的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测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电阻在数据处理上有什么不同。本节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熟练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电路图。
2.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评价任务】
1.各小组分工明确,能够设计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2.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大部分学生能够说出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3.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全体学生都要理解测量定值电阻时,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理解灯丝电阻变化的原因。
4.大部分学生要会分析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电阻图像不同的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教与学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如果想知道某一定阻电阻的阻值是多少,该怎么办呢? 正确利用公式计算

(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 人人了解目标
二、先学环节(15分钟) 过渡语:了解了学习目标,请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课本,时间约7分钟(一)出示自学指导: 课件展示自学指导过渡语: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80-81页内容,勾画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实验: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原理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实验电路 (4)实验器材 (二)学生自学教材:师巡视 (三)自学检测要求:5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让2个小组的的同学到黑板前展示,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下面同学交换学案,小组长组织成员用红笔将错误画出,准备更正。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B.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C.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 D.保护电路2.以下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 。 A.将测量数值填入表格中,调节滑动变阻器,另测几组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B.计算出每次测量得的电阻值。 C.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 D.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E.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F.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开始实验。G.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合适的位置。 H.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I.断开开关。 先自学课本,然后写出需要测量的两个物理量U,R 正确画出电路图。 按一定的顺序连接;正确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正确选择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准确采集数据。回用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实验步骤
三、后教环节(15分钟) (一)展示交流,统一答案。先交换学案,然后更正。1-4小组同学分别展示1个题目,下面同学提出修改和补充建议,要做出及时评价,2分钟时间用红笔更正,提出先学中未解决的疑惑,小组或全班讨论解决。(二)灯泡电阻的测量学生把实验中的电阻换成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多测几组,看每次测的灯泡电阻相同吗?为什么?点拨:电阻的大小受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以及温度影响。 小灯泡是一个发光体,其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三次测量的电阻值变化较大。所以从U-R图像上来看,定值电阻是正比例函数图像,灯泡的电阻不是。原因是小灯泡的电阻受温度影响。 电阻换成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多测几组,看每次测的灯泡电阻是否相同,并分析原因。
当堂训练(13分钟) (一)过渡语: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完成学案上当堂检测题。8分钟完成。(二)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为了测定小灯泡电阻值,某同学设计并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电路。 1.如果马上闭合开关做实验,指出该电路连接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 2.该实验原理是 3.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4.在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5.某次实验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6.该同学作出了小灯泡两端电压和电流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小灯泡的电阻是 的(选填“变化”或“恒定不变”),其原因是 。 (三)学生展示,反馈矫正。(调查学情,统计疑难问题,先让其他小组补充矫正,教师更正或点拨)课堂总结:本节课是一节实验课,同学们知道了一种测电阻的方法--伏安法。通过实验比较了定制电阻和小灯泡的电阻的区别。进一步复习了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以后多加练习,熟练应用。 第一题:找出该电路连接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 该实验的原理、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会分析小灯泡两端电压和电流图像。
附:【板书设计】
17.3电阻的测量
1.实验原理
2.实验电路图
3.实验器材
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教学反思】







在圆圈中标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符号

按电路图把实物图连接起来



图乙

图丙

— 3 15

— 0.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