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口号(两面旗帜))
(3)提倡文学革命,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意义: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3.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4.用表格总结五四运动
5.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4.影响: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教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
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2.意义: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教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3.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传播: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3.发展: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的条件
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②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③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例如1920年、陈独秀、上海)
2.成立时间及标志: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3.地点:上海 → 浙江嘉兴南湖
4.会议内容:
①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③中心任务: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④领导机构: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成立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
焕然一新了。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A.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B.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C.新的奋斗目标:提出实现共产主义
6.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概况: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工人运动。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2.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A.时间:1923年2月
B.口号: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C.结果:被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镇压
D.意义:将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高潮
3.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达标检测题(含答案)
姓名_______班级_________分数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0世纪初,一些受过西方新式教育的人发起新文化运动,运动号角正式吹响的标志是()
A、《敬告青年》的发表 B、《文学该良刍议》的发表
C《狂人日记》的发表 D《文学革命论》的发表
2.近代学者傅斯年曾说:近代中国的觉悟,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与“文化觉悟”相对应的史实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从林则徐的“荀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4.这次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莫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这次运动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5.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五日,务去烂调套语。六日,不用典。七日,不讲对仗。八日,不避俗字俗语。”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反对儒家学说 B.主张白话写作
C.宜扬民主科学 D.提倡自由平等
6.“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猛烈冲击了以儒家思想为轴心的文化传统,因此从一开始便具有反传统主义的品格。"这指出了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
A.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B.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基础
D.使民主和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7.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与第一个“天安门”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开国大典 B.中共“一大”
C.五四运动 D.南昌起义
8.1919年6月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
A,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B.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C.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D.巴黎和会促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9.“五四”青年节是为了弘扬五四爱国精神而设立的。五四爱国运动中提出( )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②取消“二十一条”③反对在“巴黎和会”上签字④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董必武回忆1921年在上海召开的一次会议时说:开到最后一次会的时候,忽被侦探所知,隔了一日,我们13位代表到嘉兴南湖船上将会开完。这次会议( )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推动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
C.促成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D.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1.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材料中所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 )
A.维新思想 B.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毛泽东思想
12.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的一项是( )
A.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确立了以李大钊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13.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于()
A、上海B、北京C、嘉兴南湖D、长沙
14.中共第一次明确提出仞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5.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虽遭到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的镇压,但它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同时也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
A.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B.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C.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敌人 D、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勾结
中共二大指出革命的敌人是( )
①帝国主义②封建主义③地主阶级④官僚资产阶级
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中共的救国纲领与以往的救国主张最大的区别是( )
明确提出反帝要求B、提出打倒军阀C、要建立民主共和国D、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纲领
新文化运动期间,担任北大校长,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理念的是( )
鲁迅B、李大钊C、胡适D、陈独秀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标志是( )
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三个卖国贼的职务③日本归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④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以后,新文化运动进入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下列人物,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A 林则徐 B曾国藩 C李大钊 D胡适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合计5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要拥护那“德先生'(即 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 cience),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教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材料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2分)这是中国哪一著名运动的口号?(2分)
这场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在语言文字方面力倡白话文,开展了文学革命,并影响至今。请举出这时期他们的一例代表作品。(2分)提倡白话文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2分)
如何评价这次运动?(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22分)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答宇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戰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4分)
(2)材料一中的“国贼”主要是哪些人?(4分)
(3)材料二中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是指什么事?(4分)
(4)从材料三看,上述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
(5)这次运动体现出哪些精神?(2分)作为新时代的学子,应如何发扬这种精神?(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党的成立工作正在筹备中,各地小组选派代表参加会议,李大钊、陈独秀因故不能出席。7月23日晚8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在上海书德里召开。会议中途,包打听(巡捕房中的侦饵人员)闯入。经验丰富的马林建议及时转移。…后来会议转移到……的一条游船上继续进行。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次重要会议的召开?(2分)是哪一年召开的?(2分)
参加本次大会的代表还有哪些,试列举2人(2分)
(2)后来会议转移到哪里召开?(2分)
(3)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2分)选举出的中央局书记是谁?(2分)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4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10 ADCCB ACCDA 11--20 CBABC ADCBC
非选择题
21、(1)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
胡适《文学该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白话文推广开来,开启了民智,传播了新思想、新文化
新文化运动动摇不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史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开了級制新思想涌流的闻门,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答出至少2点即可)
22、(1)五四运动,导火索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曹汝霖、陆宗舆、张宗祥等
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给日本人
工人阶级开始成为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作为青年学生应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3、(1)中共一大;1921年;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陈独秀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