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旧制度的危机路易十四 “朕即国家” 路易十六
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进入了腐朽没落的时期,也就是旧制度时期。这一时期法国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国王占绝对统治地位,王权至上。 18世纪时,法国社会等级森严,全体社会成员分成三个等级,包括資产阶级和农民在内的第三等级,政治上无权,却要供养生活腐朽的上层等级。王室挥霍无度,国家财政陷于破产。国王通过加重税收,解决政府财政问题。
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讽刺第一第二等级欺压第三等级的漫画18世纪开始,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伏尔泰
1694年-1778年孟德斯鸠
1689年-1755年卢梭
1712年-1778年二 、法国大革命
大革命的导火线:三级会议的重新召开
1789年5月,国王路易十六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召开了中断达175年之久的三级会议,而第三等级代表坚决要求增加自身的政治权利,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国王被迫让步,暗中调动军队,准备镇压革命,国王与第三等级矛盾激化,直接引发了巴黎人民的起义。 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攻占巴士底监狱 巴士底狱不是一般的监狱,它是专门关押政治犯的,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关押被统治阶级的地方。巴士底狱是法国封建势力的象征。人们向它开火,就意味着要向传统的封建势力开战。攻占巴士底狱,这是大革命的开端,从此掀开了大革命的序幕。7月14日——法国国庆日。造反革命V
S《人权宣言》的颁布1789年8月26日制宪议会批准《人权宣言》第一条 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社会差别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础之上 。
第二条 一切政治结合均旨在维护人类自然的和不受时效约束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与反抗压迫。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La Nation)。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四条 自由是指能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每一个人行使其自然权利,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相同的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只能以法律决定之。《人权宣言》内容:3.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1.天赋人权;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主权在民。“一些知名人士在讨论,谁是最伟大的人物——是恺撒、亚历山大、成吉思汗、还是克伦威尔?有人回答:毫无疑问是艾萨克·牛顿。非常正确,因为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伏尔泰何谓启蒙?启蒙,就是使人类摆脱不成熟的状态,学会利用理性进行思考。
——康德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人是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带着镣铐!
——卢梭《社会契约论》共和国可以给予公民充分的政治自由,即让公民感到很安全。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 伏尔泰和卢梭宣扬“人人生而平等”、“人民主权论”,强调君主如果实行暴政,人民有权力推翻它。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囚禁狱中的国王路易十六曾感叹:“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路易十六出逃1791年6月20日,国王出逃。部分激进领袖和民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国王失去民心。吉伦特派掌权。 国王路易十六被迫接受宪法,但暗地里致信欧洲各国君主,呼吁他们武装干涉法国——1793年1月16日-17日被国民公会判处死刑,1月21日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使欧洲各国君主深受震动,他们害怕革命传播,决定绞杀法国的革命。英、荷、西与普、奥等国结成反法联盟,从几个方向进攻法国。法国国内的保王党势力乘机抬头,妄图复辟。英、荷、西、普、奥组建“反法联军”干涉法国大革命1793年2月,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荷兰、萨丁尼亚、汉诺威、英国成立反法同盟,对法国进行武装干涉。然而吉伦特派无力抵抗外国军队,巴黎人民于5月31日-6月2日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起雅各宾专政。雅各宾派专政时期雅各宾派领导人罗伯斯庇尔马拉之死处决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长矛尖的贵族头颅丹东的话灵验了,下一个就是你!
刀刃落下,欢呼了持续了15分钟!
一切都结束了,一切又重新开始。我,罗伯斯庇尔,长眠于此,过往的行人啊,不要为我感到悲伤。如果我活着,你们谁也活不了。
——罗伯斯庇尔墓志铭 当罗伯斯庇尔领导的雅各宾派取得之政权统治法兰西时,内战及第一次反法同盟的入侵压力,以革命手段大规模处决“革命的敌人”救亡图存。 死亡统计,法兰西全国有16,594人送上断头台,巴黎有2,639人,另外法兰西各地斩立决的约有25,000人。断头台,被称为“国家的剃刀”,因而成为革命的象征,被一连串的处决强化。三 、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政变:1799年11月,拿破仑·波拿马发动政变,组成了一个新的政府,很快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国家机器。
1794年7月热月政变建立了都督府,但是都督府对内不能维护社会安定,对外面临着反法同盟的进攻,此时的法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稳定局面。 1799年11月远征在外的拿破仑·波拿巴秘密回国,发动政变,组成新的政府。并采取了措施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拿破仑·波拿巴,从横刀立马的传道士到孤岛余生的咏叹者军事天赋+价值取向1769年,科西嘉岛上出世了一位左撇子的小怪物;
1779年,10岁进入布里坎纳军校,凸显数学天赋;
1784年,被军校推送到巴黎军官学校专供炮兵学;
1785年,进入拉斐尔军团并被授予炮兵少尉军衔。
他沉迷于各类书籍,深受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影响。战功卓越+拯救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立志投身革命;
1793年,统兵土伦准将,欧洲军事史上首例;
1795年,镇压叛乱,保卫巴黎,荣升卫戍司令;
1796年3月,26岁任法国驻意大利方面军司令;
3月9日,与约瑟芬结婚后,便奔赴意大利前线。
远征埃及,除了2000门大炮外,还带领着175名学者、书籍、设备。他曾下过一条著名指令,“让驮行李的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的中间”。加冕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45条: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法国《民法典》 自由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对内——《民法典》
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奥斯特里茨战役(英语:The Battle of Austerlitz,德语:Schlacht bei Austerlitz,1805年12月2日),又作奥斯特利茨战役,发生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因参战方为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所以又称“三皇之战”,是世界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
73000人的法国军队(实际参战65000人)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村(今位于捷克境内)取得了对86000人俄奥联军的决定性胜利。
奥斯特里茨战役中,联军损失达到36000人,其中阵亡超过16000人,还有20000人被俘。此外还损失了186门大炮,45面团旗。法军仅亡205人,伤2000人,损失1面团旗。
——百度百科拿破仑凭借卓越军事才能一一打败了敌国——奥地利,普鲁士,荷兰,西班牙等。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屈服在法国的脚下,从而大大提高了法国的威望。 我希望能够把我的骨灰安葬在塞纳河畔,安葬在我如此热爱的法国人民中间……
——拿破仑临终遗言 滑铁卢战役后,拿破仑想重整旗鼓,然而,法国人已经厌倦了战争和动荡,他的许多老部下也都不愿意为他效力。独木难撑的拿破仑只好同意退位,把自己交给了英国,任由处置。封建波旁王朝第二次复辟。
1815年10月,这位末路英雄拿破仑和他追随者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病死于该岛,享年51岁。
有人称他是“继亚历山大、恺撒以后最伟大的人物”、“世纪的巨人”、“法国革命的体现者”、“历史上最惊人的奇才之一”。
也有人骂他为“匪徒”、“暴君”、 “篡位者”、“法国革命的扼杀者”。……各派观点分歧仍然严重地存在着。 如何评价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