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材解读与活动设计】:?
本单元是统编教材第一个习作单元,指向的习作要素是留心观察。前面的“课文阅读”“交流平台”和“习作例文”都在共同帮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梳理观察的要点,并设置了“初试身手”进行练笔。这些都在为习作而做准备。本课教学设计是基于习作单元课文教学基础上的。?
单元教学开始,即布置观察任务,同时指导观察记录方法,以积累素材。课堂教学从回顾单元学习所得导入,以“初试身手”的作品为范例,在指导评价、修改的过程中,了解要多角度、多感官观察,知道怎样才能把观察到的内容写清楚,从而掌握方法。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图表帮助理清思路、有序表达。在共同讨论、合作评价之后,进行写作实践,将方法运用其中。?
【教学目标】:?
1.?根据本“习作单元”的学习所得,借助思维导图,练习多角度、有顺序地写出所观察事物或场景的特点与变化。?
2.?写完后将认为写得好的部分与小组同学交流,巩固提升写观察作文的方法与要点。?
【教学重点】:?
能运用从单元例文中学习的方法习作,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教学难点】:?
能多角度、多感官观察,把观察所得写清楚。?
【教学时间】:
60分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同学们,习作单元已经走到了尾声,这节课,就要汇报单元学习的成果了。?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观察方法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归类出示课文片段或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梳理收获。归类出示课文片段或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归纳。与学生一道直观地回顾所学内容,强调“有顺序、有条理”,同时为初试身手画导图做好示范和铺垫。】?
2.?揭题:通过这些观察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一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3.?出示习作导语,明确习作内容: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
多角度观察(搭船的鸟、我家的小狗)?
多感官观察(初试身手例2、我爱故乡的杨梅?观察变化过程((金色的草地、我爱故乡的杨梅))?
引导关注关键词:印象最深的????
一种事物??????一处场景?
二、评改实践,探究方法?
初试身手时,同学们有了不少新的发现,老师从中挑选了两篇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初试身手”作品:动态的、静态的各选一篇)?
展示习作,同桌合作,尝试画出思维导图,反观习作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是否恰当。?(展示导图,思考、修改)?
2.指导评改:?
(1)赏读习作: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清楚,说得明白??
(2)评改习作:觉得哪些地方可以修改?(引导学生边说边在作品纸上修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依据后几篇课文中学习到的方法,重新审视“初试身手”的作品,在全班共同评改的过程中,再次明确如何将观察所得清楚地写下来,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和画出某一段的思维导图。】?
3.小结:回顾讨论修改过程,小结方法,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小结评改环节的内容,梳理评改要点。】?
三、借助图表,打开思路?
1.经过刚才的热烈讨论,我们又有了新的收获,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想马上运用吧!现在,请静静的思考1分钟:?
这段时间我观察了哪些事物?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写??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做作前准备——快速列表或画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再次引导学生选择习作内容,梳理习作思路。提供支架,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理清顺序。】?
3.同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表格或思维导图。(如时间允许,可展示1-2个修改后的导图)?
四、限时习作?
1.出示习作要求:?????
(1)可以在“初试身手”的作品基础上进行修改,也可以写其他观察所得。?
(2)努力将多角度、多感官观察的结果,按照思维导图有顺序地写清楚,尝试写出事物的变化。?
2.学生15分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赏读修改?
1.推荐展示1——2篇习作,共同评改。?
(1)出示评价标准:?
(2)师生共同赏读评改习作。?
【设计意图:评价标准基本与习作要求一致,便于学生自我评定。评价以鼓励为主,讲评时关注“描写细致观察所得”引导学生发现观察细致的重要,养成观察习惯。】?
2.把作品读给同桌听,相互交流评改。?
【设计意图:文章不厌百遍改。提倡在共同评改之后,再次自评互改,提升习作质量。如时间紧张,此环节可布置课后完成。】?
3.分享相互阅读评改的收获,再次巩固写观察作文的方法。?
【设计意图:感受的内容多样,可以是对观察对象的发现,可以是观察过程中的心得,也可以是对留心观察的看法。】??
【板书设计】:?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一种事物???????画导图?
???一处场景?????抓变化
?多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