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四则混合运算: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四则混合运算: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15 21:2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⒉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⒊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难点:
在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生活再现,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知道一箱饮料有多少瓶吗?(指名说)
1、出示情景图。(课件展示)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图上每箱有24瓶饮料,共有三箱,另外还有8瓶。引导学生说全面:还有呢?评价:真不错,找到这么多。
师:根据这样的信息,回答老师的问题?
生回答。
师:一起读一遍问题。
师:谁能够把这幅图的意思完整地说一遍。
2、针对问题说思路
师:那要想求这个问题你怎样想?
生:要想求一共有多少饮料,必须先求出3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然后再加上……
评价:你真会思考。
师:谁还说说。(2名同学说想法)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自己列算式
师:来自己试着算一算。(教师巡视)
可能出现的情况:
(1) 24﹢24﹢24﹢12=84(瓶)
(2) 24×3=72(瓶) 72﹢12=84(瓶)
(3) 24×3﹢12
2、实物展示算式
教师在学生中间找两名同学汇报1、2种方法。
师:来,咱们看看这两位同学的算法。
师:你说说你是怎样算得怎样想的?
(1)连加、乘加分步
24﹢24﹢24﹢12=84(瓶)
生:我用3个24瓶加起来再加上旁边的12瓶,就求一共有多少瓶。
师:你用的是连加的方法。(评价:说得很清楚。谁的方法与他相同?)
师:你再说说你的想法。24×3=72(瓶) 72﹢12=84(瓶)
生:每箱有24瓶饮料,一共有3箱,24×3求得是3箱有多少瓶,再加上12瓶,就求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师:他把3个24相加写成了24×3。真简单。谁的方法与他相同。
(2)乘加综合算式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写法?(24×3﹢12)
评价:你竟然写出了一个含有乘法加法的算式。我可得把他写在黑板上,可以吗? 板书:24×3﹢12
来,快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好吗?
生:我先算出3箱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再加上旁边的12瓶,就求的是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评价:你真是个爱动脑筋会思考的孩子。
师:那咱们这道题要计算一共多少瓶饮料,就得要先算……3箱多少瓶,加括号与不加括号都得先算24×3(教师随机在24×3下面画横线。)所以我们就不用加小括号了。对吧?
(3)计算其中一个综合算式(24×3﹢12)和(12﹢24×3)
师:自己选择一个算式用脱式计算。
师板书计算过程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4)说算理。
师:谁愿意说说你的计算过程。等号对齐,照抄下来,答数写上。
师:同学们观察这两个算式, 我们发现这两道题里都有乘法和加法,我们先算——乘法。
师出示购鞋课件
三、尝试解决,总结规律
师: 你又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评价:你看得真认真,回答得很全面。
师:一起来读读问题。
师:赶快自己列出算式并算出来。(教师巡视,找综合列式的学生板书)
先找分步的同学计算。
师:谁说说你的写法。谁的方法与他相同?
评价:看黑板上这道题他多会学以致用,写出了一个算式。
师:为什么加括号?
师:也就是说要想一双旅游鞋比一双拖鞋贵多少元就得先求
……也就是36÷4(教师随机在36÷4下面画横线。)
师:通过解决拖鞋的问题,我们知道了一道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除法。
总结运算顺序。
1、同学们看黑板上这三道题在一道算式中,即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要——生:先算乘除法,后算——生:加减法。
板书:(先乘除后加减)
谁再说一遍?出示:课件规律。
师:同学们看黑板上这三道题,在计算顺序上我们应怎么做?
谁再说一遍?板书:(先乘除后加减)
出示课件规律:(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师:大家一起读一遍。
引出课题:这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混合运算
四、巩固提升引入生活
过渡语:我特别佩服你们,因为你们学知识特别快。我再看看咱们谁反映最灵敏。(大屏幕出示)
1、练一练
师:先来个小抢答,先算哪一步?站起来就说。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4 ﹢ 48÷6 40×5 ﹣162
240﹣24×6 120 ﹣75÷6
2、练一练2
师:再来看看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谁来读题。开始做。 师:同学们,你们表现太出色了,老师为你们骄傲。那学完混合运算,你对大家有什么样的小提示?
指名回答
教 学 反 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数学的第五单元学习的混合运算是两级混和运算,即乘加、减,除加、减的两步运算,这部分内容也是以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是十分重要的知识。所以我采用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而理解两级运算顺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又让学生明白要先算乘法的道理。注意对同类题的比较,通过比较归纳出含两级运算的计算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整个课上下来,虽觉得背得比较充分,但又出现好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因第一个例题讲得过于啰嗦,以至于课堂练习没能练习完,这是本课的一大败笔。
分步计算改写综合算式放的位置不太合理。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格式不对,不少的同学总是把等号对齐题目,甚至有几个同学在横式后面加上了得数。还有同学知道了运算顺序,但还是习惯于把先算的结果写在前面,没有算的写在后面,导致出错。或者还是从左往右计算。这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讲解不清所致。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课堂上没能及时纠正学生不严谨的字眼。如“乘”和“乘以”“除”和“除以”。
这节课虽不算成功,但在集体教研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知道了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应放开孩子,让他们大胆去体验尝试自己的成功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