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临漳县实验学校 孟利敏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巧妙地进行计算。
情感目标:
?????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能力目标:
? ? ?发展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 ? ? 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 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
? ? 2,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情境导入。
1、同学们,书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可是有很多贫困的孩子却买不起书,怎么办呢?
? ? ?引导学生说出“捐书”。
2、出示三年级和四年级捐书情况。
? ? ?同桌互相说说,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
3、你可以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 ?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在捐书中出现的数学问题。
活动2【讲授】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一)解决问题:“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出示问题)
1、口头说出算式。
2、你估计得数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呢?
3、计算。生在本子上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 ? ?小组交流。反馈。学生展示。
4、比较这些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单实用?先自己思考,同桌讨论。交流。
? ? ? ?当你在计算连加法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二)试一试: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1、 先自己列式,估计得数是多少,写在练习本上。再选一种你认为比较简单的方法做。
2、 汇报答案,指名说答案。可以采用简算的方法。
活动3【活动】讨论总结
小结:用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
? ? ?相同数位对齐;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注意算法的简化,可以采用简算的方式。
活动4【练习】
练习巩固
练一练 用竖式计算。
实践与应用(练一练2,3,4.)
1、师:再过两天又是周末了,听说有个商场刚开张正在进行促销活动呢!买1000送大礼包。
从图上你看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
2、解决问题1。妈妈想买一个电饭锅,一辆自行车和一块手表。你估计大概需要多少钱?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3,4。
活动5【测试】当堂检测
(1)口算
? ? 300+600=??????1000-800=???????420+600=?????????????740-400=
? ? 250+750=????980-460=?????????????590+40=??????????1000-390=
(2)用竖式计算。
? ? ? 186+279+422=???????????????????????508+65+320=
? ? ? ?617+243+83=?????????????????????????275+448+125=
活动6【作业】
用竖式计算。
215+632+42=??????????????????????300+159+345=
701+193+99=??????????????????????358+41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