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的组成部分矶谷师团板垣师团 李宗仁
(1891—1969)台儿庄方圆 2平方公里位于京杭大运河中心点 在徐州东北约 50公里处 外有砖木结构寨墙 国军第五战区总司令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获胜原因有哪些?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
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
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
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台儿庄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台儿庄战役意义: 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伤亡比4.5:1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中日双方的焦点又集中在哪里? 武汉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 保卫大武汉(1938年6月—10月) 保卫大武汉中方日本PK兵力将领100万40万蒋介石冈村宁次(1938年6月—10月) 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军。 保卫大武汉·万家岭大捷国军击毙日军三千多人 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日军攻入武汉 中国军队从持久抗战的战略角度出发,未与敌决战,而是从武汉地区撤退,保存了有生力量。(1938年6月—10月)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38年12月广州沦陷 保卫大武汉国际背景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
美国夏威夷基地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为牵制湖南国军,配合日军进攻香港。1.目的:2.时间:1941年12月——1942年1月3.兵力对比:17万 6万PK4.双方指挥:薛岳 阿南惟几PK5.中方战术:“天炉战法” 第三次长沙会战相关史实: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第28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
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浴血奋战 不怕牺牲从中感受到中国军民的
一种什么精神? 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果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1941年12月24日-1942年1月15日) 长沙军民庆祝会战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伤亡56000余人,俘虏139人,中国军队伤亡28000余人,中国军队取得辉煌胜利!这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 豫湘桂战役1944年初,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由于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后期,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导致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被俘的中国军人暴露了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①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作用。 如何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②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敌后战场,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印
1.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徐州会战C2.抗日战争中,领导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的著名爱国将领是( )
A.张学良 B.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B3、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 ( )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C4、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是在( )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B5、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大溃退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政策
B.国统区在经济上面临崩溃
C.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
D.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