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9-07 18: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制作人:周晓慧
地球的宇宙环境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本节知识结构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一词天文观测的尺度逐渐扩展到150~200亿光年的时空区域——“宇宙大爆炸”学说横空出世。18世纪20世纪
60年代
以来
宇宙大爆炸 是天体物理学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是在大约140亿年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状态演变而来的。本理论产生于观测到的哈勃定律下星系远离的速度,同时根据广义相对论的弗里德曼模型,宇宙空间可能膨胀。延伸到过去,这些观测结果显示宇宙是从一个起始状态膨胀而来。在这个起始状态中,宇宙的物质和能量的温度和密度极高。至于在此之前发生了什么,广义相对论认为有一个引力奇点,但物理学家对此意见并不统一。
爆炸一词在狭义上是指宇宙形成最初一段时间所经历的剧烈变化,这段时间通过计算大概在距今137亿(1.37 × 1010)年前;但在广义上指当今流行的揭示宇宙起源和膨胀的理论。这一理论的直接推论是我们今天所处的宇宙同昨天或者明天的宇宙不同。根据这一理论,乔治·伽莫夫在1948年预测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1960年代,这一辐射被探测到,有力地支持了大爆炸理论,从而否定了另一个比较流行的稳恒态宇宙理论。
二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一) 天 体(二)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一) 天 体
概念: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自然天体:人造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
流星体、彗星……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天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天体的类型二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概念:
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了天体系统。
1 银河系及河外星系2 太阳系和地月系3 天体系统的级别
(二)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总星系太 阳 系思考:1.太阳系由哪些天体组成?中心天体是什么?
2.太阳系八颗行星是什么?怎么排序?小行星带在什么位置?
3. 八大行星的运动有何特征?怎么分类?
八八大行星特征与分类 1 运动特征
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
 2 分类地内行星:水星、金星
      
巨行星:质量大、体积大(木星、土星)远日行星:距离太阳较远(天王星、海王星)
地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 、
天王星、海王星以地球为界 返 回地 月 系地月系
地球同它的天然卫星——月球所构成的天体系统;
地球是它的中心天体。返 回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其他行星系统地球月球天体系统的级别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返 回三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一)普通性(二) 地球的特殊性(三) 的原因:a内部原因:——地球自身的条件
b外部条件
↙生命存在高级智慧(一)普通性:外观、物理性质、位置普通。返 回生命存在的要求合适的温度
太阳光照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0~100oC的温度范围温度变化不过分剧烈大气厚度、密度适中大气成分合适内部水汽释放原始海洋的形成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体积、质量适中漫长的演化过程收缩衰变致热冷却、凝结、汇聚地球自身条件返 回外部条件:
(1)稳定的 恒星际空间:有利于太阳的稳定,太阳稳定使地球所处的光照一直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2) 稳定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公转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当中,有利于生命的发展和繁殖。航天飞机天空实验室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形式各异、大小不一返 回恒星星光闪烁的返 回行
星移动的返 回卫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返 回流星一闪即逝的返 回彗星拖着长尾的返 回星云轮廓模糊的返 回银河系俯视图↑银河系侧视图↓返 回河外星系返 回月相变化 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朔”。 日 食 日食是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在地球上月影里的人们开始看到阳光逐渐减弱,太阳面被圆的黑影遮住,天色转暗,全部遮住时,天空中可以看到最亮的恒星和行星,几分钟后,从月球黑影边缘逐渐露出阳光,开始生光、复圆。由于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影中的人们才能看到日食。月球把太阳全部挡住时发生日全食,遮住一部分时发生日偏食,遮住太阳中央部分发生日环食。 月 食 月球进入地球阴影,月面变暗的现象。地球在背着太阳的方向有一条阴影。地影分为本影和半影两部分。本影没有受到太阳直接射来的光,半影受到一部分太阳直接射来的光。月球在绕地球运行过程中有时进入地影,这就发生月食。月球整个都进入本影,发生月全食;只是一部分进入本影,则发生月偏食。月全食和月偏食都是本影月食。有时月球并不进入本影而只进入半影,这称为半影月食。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月系的是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2、下列地理事物具有包含关系的是
A、地球、火星、木星 B、太阳、地球、月球
C、银河、太阳、彗星 D、地月系、太阳系、
银河系 3、地球位于下列哪组行星之间:
A、金星与火星??? B、水星与火星?? ?
?C、火星与木星????? D、木星与土星 4、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下列哪一组行星的轨道之间:
A、地球与金星?????? B、金星与火星??
??? C、火星与木星????? D、木星与土星 5.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 A.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 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C.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 D. 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006年8月24日布拉格当地时间14时:冥王星被发现76年后"降级",不在是行星,被称"矮行星".由此,太阳系的新族谱变成了太阳、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
行星定义: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
矮行星:与行星同样且有足够的质量,呈圆球状,但不能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
冥王星就其质量、形态而言符合矮行星定义。冥王星被发现76年后"降级"快速记忆八颗行星顺序:水晶(金)球,火烧木变成土,天海边
小行星带位置:火烧木生成的灰尘(在火木之间)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