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8课《狼》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共9题;共18分)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关键??? 健康??? 健谈???????B.?难堪??? 勘探??? 精湛???????C.?旷工??? 旷野??? 旷达???????D.?瞻仰??? 观赡??? 屋檐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屠乃奔倚其下? ??????乃悟前狼假寐????????????????????????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而顷刻两毙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屠惧,投以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不属于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B.?一狼洞其中????????????C.?其一犬坐于前?????????????D.?一狼径去
4.指出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屠惧,投以骨。??????????????????????????????????????????????????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D.?担中肉尽,止有剩骨。www-2-1-cnjy-com
5.下列各句对“其”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场主积薪其中(麦场)???????????????????????????????????????B.?一狼洞其中(柴堆)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D.?屠自后断其股(狼)21*cnjy*com
6.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屠/自后/断其股??????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7.下列句子,能写出狼贪得无厌的句子是(??? )
A.?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途中两狼,缀行甚远。C.?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来源:21cnj*y.co*m】
8.填空。
(1)《狼》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世称________,清代文学家,其代表作品有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等。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意味。
二、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40分)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屠大窘 , 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21*cnjy*com
???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缀行甚远________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
③屠大窘________
④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四段狼“变诈”的表现。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狼子野心
[清]纪昀
???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21·cn·jy·com
??? 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www.21-cn-jy.com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主人昼寝厅室/不舍昼夜??????????????????????????????????????B.?再就枕将寐/乃悟前狼假寐C.?更不止于野心矣/止有剩骨??????????????????????????????????D.?不使前也/其一犬坐于前2-1-c-n-j-y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其”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其”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竟忘其为狼
A.?将啮其喉????????????????????B.?乃杀而取其革????????????????????C.?乐亦在其中矣????????????????????D.?其一犬坐于前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②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4)“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的坏人,他们有什么特点?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6)文中最后一句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案解析部分
一、积累运用
1.答案: D
解析:ABC项正确。D项“观赡”应为“观瞻”。故答案为D【点评】注意汉字的偏旁部首,能分辨形声字、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音形相近字。能力层级A
2.答案: B
解析:B项,连词,表转折,可是。 A项,副词,就/副词,才。 C项,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 D项,介词,把/连词,来。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要梳理归纳教材中常见虚词含义、用法,结合语境准确辨析。
3.答案: D
解析:A项,隧: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B项,洞:名词作动词,挖洞;
C项,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
D项没有。径:径直。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词类活用,这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答案: D
解析:“通假”是指某字与另一字相通,或假借某一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有时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A、B、C中不含通假字??。 D中的通假字是"止"通"只" 仅仅的意思。 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对通假字的掌握能力,平时注意积累识记。21cnjy.com
5.答案: C
解析:C句若补完整应为:(狼)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根据具体语境来看,这里的“其”应指代“屠户”。故答案为C。【点评】古文字词一字多义是常见的,也是考试中必考的。解答此类题,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例句中字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可用排除法,将明显不符合答案的项先行排除,得出答案。2·1·c·n·j·y
6.答案:B
解析:B项,正确的朗读停顿为: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故答案为:B。
【点评】首先要理解句意。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准确把握句意是关键。我们在读古诗文时,要结合课文注释或文中已有的标点符号,基本弄懂句意,然后在此基础上细细体会长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连在一起读,或不该连在一起读,才符合句意。这样,就能基本把握住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其次要借助语法知识。在弄懂文言句意的基础上,可以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的结构。先判断一下构成句子的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各充当什么成分,这样也能把握古诗文句子的自然停顿。【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答案: A
解析:依据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写出狼贪得无厌的句子是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 21·世纪*教育网
8.答案: (1)蒲松龄;留仙;聊斋先生;聊斋志异(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出处:21教育名师】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从“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可以看出面对恶势力,不能心存侥幸,妥协退让,要运用智慧,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点明全文的主旨, 故答案为:⑴蒲松龄;留仙;聊斋先生;聊斋志异; ⑵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点评】⑴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⑵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与分析。结合题干即可筛选出关键性语句。【版权所有:21教育】
二、文言文阅读
9.答案: (1)连接、紧跟;追随、追赶;处境困迫,为难;像狗似的(2)①时间长了,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②(屠户)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3)一只狼假装睡觉,在前面诱敌;另一只狼从柴草堆里打洞意图从后面攻击屠户。(4)对待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妥协退让,要用智慧和勇气和他们作斗争。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紧跟着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 ②句意为: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驱:追随、追; ③句意为:??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窘:处境困迫,为难; ④句意为: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犬:像狗似的。 (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的重点词有:瞑:闭上;暇:悠闲。句意为:时间长了,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②句中的重点词有:乃:才;寐:睡觉。句意为:(屠户)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 (3)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细读文本,然后正确翻译后可知;狼“变诈”的表现在于:一只狼假装睡觉,在前面诱敌;另一只狼从柴草堆里打洞意图从后面攻击屠户。 (4)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作答本题时,可围绕不能害怕恶势力,应勇敢的与其作斗争来表述。观点明确,语意清晰,语序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连接、紧跟;追随、追赶;处境困迫,为难;像狗似的; ⑵①时间长了,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②(屠户)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 ⑶一只狼假装睡觉,在前面诱敌;另一只狼从柴草堆里打洞意图从后面攻击屠户; ⑷对待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妥协退让,要用智慧和勇气和他们作斗争。 【点评】⑴解答本题要借助于平时的知识积累,因此平时要对文言词语归类记忆。如文言实词可从词类活用、古字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方面归类。解答此类题目时,如遇到课本中学过的,可运用联想法,结合语境,分析比较,做出选择。 ⑵翻译文言文句子要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把文言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 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⑷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结合关键语句即可做出回答。
10.答案:(1)D(2)B(3)①(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也很驯服。(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
②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只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4)阴险狡诈。(5)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6)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
解析:⑴A项,昼:白天;
B项,寐:睡觉;
C项,止:仅,只;
D项,前:向前/前面。
⑵A项,代指主人;
B项与例句,其:都作代词,代指狼;
C项,指示代词,这;
D项,指示代词,其中的。
⑶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亦:也。颇:很。贻:留下。”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⑷此句话是意思是“将它们和自家的狗混养在一起,倒也和狗平安相处。(两只小狼)稍稍长大些,也还是很驯服的,渐渐地(富人)竟然忘记它们是狼。”联系文章的内容,狼被主人养大,对主人“颇顺”,可等主人熟睡“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可知狼阴险狡诈的特点不会改变。
⑸狼总是要吃人的,纵然是“狼子”,纵然是“颇驯”,都是伪装出来的,只要有机会,就会露出它们的本性。就是文中所写的狼表面上假装亲昵,而心里却心怀不轨。原句是“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⑹这句话的意思是:野兽这样凶狠残暴,这个人为什么还要养它,给自己制造祸害呢?因而这句话还有讽刺主人的意思:对狼的野心认识不足,竟忘记其狼子野心。
故答案为:⑴D;⑵B
⑶①(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也很驯服。(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②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只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⑷阴险狡诈。
⑸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⑹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在句中的含义。对重点实词,要勤查词典注意积累,对词的用法要注意比较总结。
⑵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在句中的含义。“其”在文言中使用频率很高,它常见用法是作代词,代人、代事或代物等。有时也可以作副词和连词等。
⑶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亦:也。颇:很。贻:留下。”等要解释准确。
⑷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题干给出句子内容,要注意不要脱离题干,要结合题干的句子来作答。
⑸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注意题干的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根据题干要求,在原文中答案。
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答此题,要注意理解作者通过本文传达的思想情感。
【参考译文】
有个富人偶然得到两只狼崽,将它们和自家的狗混养在一起,倒也和狗平安相处。(两只小狼)稍稍长大些,也还是很驯服的,渐渐地(富人)竟然忘记它们是狼。有一天,富人在客厅里休息,睡着后忽然听到许多狗“汪汪”地发出咆哮的吼叫声,他惊醒一看,周围一个人也没有。于是又躺下,快睡着了,狗又像刚才一样叫。他便假装睡着来看怎么回事,才发现原来那两只狼想等他睡去没防备时去咬他喉咙,忠心的狗发现了狼的企图,便阻止狼,不让它们靠近主人。富人知道后立即把狼杀掉,并把它们的皮扒了。狼本性凶恶,实际上没有诬蔑它们啊!但是凶恶本性只不过是隐藏起来罢了,表面对别人好,可心中,却怀着不利于别人的想法,这可不仅仅是野心了。野兽(的凶残本性)不值得多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还要养它,给自己制造祸害呢?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