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6课三国鼎立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2、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和历史作用;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3、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官渡之战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形成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兵多粮足,有10万兵力,他轻视曹操,很傲慢,不虚心采纳部下的建议;统治黑暗,军心涣散。
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曹操占据河南一带,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材料一: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材料二: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曹操能够异军突起、势力增强的原因?论从史出官渡之战“挟天子以令诸侯”招揽各种人才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既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又筹集了军粮。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政治上经济上论从史出官渡之战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自主感知1,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表官渡之战袁绍——约110000人曹操——20000人参战方兵力伤亡情况袁绍——约100000人曹操——约8000人曹操赤脚迎许攸曹 操袁 绍 公元200年官 渡 之 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乌巢官渡
之战袁绍曹操曹操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之后彻底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长期以来的割据战乱局面。官渡之战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当时已经53岁的曹操,他的“壮心”到底是什么呢?他将遇到的对手会是何许人也?官渡之战刘备(161年-223年)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割据江东的孙权孙权(182年-252年)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据说是孙武的后裔。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
大敌当前,刘备和孙权决定联合抗曹。2019-11-15孙兄,大敌当
前,你我不如合
力抗敌可好?刘兄此言正合吾意。赤壁之战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208年自主感知2,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表曹操、孙刘联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赤壁之战孙、刘联军——5万参战方兵力曹操军——20万(称80万)孙、刘联军——刘备周瑜主要指挥官曹军——曹操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议一议,这赤壁之战胜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合作探究孙、刘曹操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水战,水土不服。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合作探究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历史使人智慧1、应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傲自满必然失败;
2、团结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合作探究三国鼎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20年221年222年曹丕刘备孙权洛阳成都建业自主感知 3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三国鼎立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南京自主感知4,阅读课本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之后,魏、蜀、吴三个国家分别采用了哪些措施发展国内经济?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三国鼎立措 施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魏三国鼎立措 施蜀
锦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蜀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治理国家时赏罚分明、宽严并用。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保持尊重,教会他们谋生的技术,帮
助他们改进生活。以理
服人,没有选择残酷的
手段来实行统治。 德才兼备、光照寰宇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堪称古代完人与宗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吴国船只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措 施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吴国的立国方针 “务农重谷”赤壁之战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舰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孙吴立国,不闭关,不锁国,面向大海,敞开胸怀,积极开拓与南海各地的政治经济联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堂小结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刘备孙权联合抗曹 赤壁之战 ( 208年)魏蜀吴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