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共15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15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14 23:0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第16课 三国鼎立一、官渡之战1、曹操势力①挟天子以令诸侯②募民屯田政治上取得主动权经济发展,解决流民和军粮问题2、袁绍势力兵多粮足,战马万匹水河水濮水济水鸿沟白马黎阳(浚县东)(滑县东南)白马津延津(延津北)阳武(原阳东南)乌巢(延津东南)官渡(中牟东北)袁军进攻路线曹军进攻路线曹军撤退路线曹军偷袭路线袁军追击路线袁军败退路线官 渡 之 战3、官渡之战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 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曹操为什么能在官渡之战中打败实力强大的袁绍?(1)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2)发展生产,增强实力;
(3)广招人才,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4)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曹操官渡之战后的形势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不已。
--曹操《龟虽寿》壮心赤壁二、赤壁之战曹军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孙刘联军胜利公元208年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杜牧认为如果不是东风给予孙权便利,赤壁之战曹操就有可能获胜,你是否同意他是说法,为什么?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原因是什么?②曹操方面:曹操骄傲轻敌。且曹军来自北方,士兵疲惫,疾病流行,不习水性。①孙刘联军方面:团结抗敌,采用火攻,战略得当。魏蜀吴220年,曹丕,洛阳221年,刘备,成都229年,孙权,建业三、三国鼎立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卫温曾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四、魏、蜀、吴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从东汉统一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议一议 ①东汉中期以来,统治黑暗;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军阀割据混战,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②而魏、蜀、吴统治者在完成了各自境内的相对统一,并采取了一些稳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人民生产生活状况有所好转。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从这些史实看,这既有利于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的融合。因此,这是历史的进步。袁 绍曹 操赤壁之战课堂小结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是(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下列人物在三国时期中最先称帝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当堂检测4、下列人物中,不属于三国时期人物的是( )
A、诸葛亮 B、曹操 C、孙权 D、刘备
5、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今天的(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6、三国时,为开发我国西南地区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
A、曹操 B、曹丕 C、诸葛亮 D、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