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学习目标】
1.学会查密度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的大小。
2.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的密度。
抽查预习情况
【预习导学】二、查密度表
3.比较金与铜、冰与水,看看谁的密度大,思考:
(1)如果两块颜色接近,外形和体积都一样的金块和铜块,如何利用密度快速有效的分辨它们呢?
m = ρv
交流解疑
要求:
分A、B组交流;
组长注意收集存在问题。
展示学习成果
任务:
一组:二、1
二组:二、2
三组:二、3(2)
四组:二、4
五组:三、1
六组:三、2
实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要求:
1.分工协作,A组测量液体密度,B组测量固体密度;
2.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认识量筒和量杯
要测出物体的密度,需要测出它的质量和体积.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天平
砝码
量筒
石块
玻璃杯、水、盐水
细线
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
(一)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石块的密度
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g。
2?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
记下水的体积V1∕cm3。
3?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地放入量筒内,
记下这时液面到达的刻度V2∕ cm3。
4?求出石块的体积V= V 2‐V 1∕ cm3 。
5?计算出石块的密度ρ kg∕m3 。
石块的体积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记录表格
石块的质量m(g)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kg∕m3
1.调节好天平,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1 ∕g.
2.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3.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2∕g.
(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的密度
4. 求出盐水的质量 m=m1―m2 ∕g
5。求出盐水的密度 ρ kg∕m 3
记录表格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
(g)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实验评估
1.实验中有没有操作不当的地方?
2.实验中哪个环节出现误差较大?有没有改进的方法?
比一比,哪个组的方案更好。
密度公式的变换
通过变换,可以分别用来计算
密度(鉴别物质)、质量和体积。
【导学】
1.应用:鉴别物质种类、物质纯度、是否实心。
密度知识的应用
测量:固体、液体密度
根据ρ=m/V,测出质量,量出体积,算出密度,通过查密度表,就可以知道这是哪种物质了。
【导学】
2.应用:计算不易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密度知识的应用
【导学】
根据m=ρV,知道组成这种物体的物质的密度,量出物体的体积,就可以知道这个物体的质量
3.应用:计算不易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密度知识的应用
【导学】
根据V=m/ ρ ,测出质量,查出密度,通过计算就可以知道该物体的体积。
密度知识的应用小结
根据ρ=m/V,测出质量,量出体积,算出密度,通过查密度表,就可以知道这是哪种物质了。
1.鉴别物质
3.计算一些不容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4.计算一些不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根据m=ρV,知道组成这种物体的物质的密度,量出物体的体积,就可以知道这个物体的质量
根据V=m/ ρ ,测出质量,查出密度,通过计算就可以知道该物体的体积
2.选择材料
根据密度知识选择不同的材料
活动1:查密度表
一些固体的密度
1m3的铁
质量m=_________kg
7.9×103
物质 密度ρ/kg·m-3 物质 密度ρ/kg·m-3
铂 21.5×103 大理石 (2.6~2.8)×103
金 19.3×103 花岗岩 (2.4~2.8)×103
铅 11.3×103 玻璃 (2.4~2.8)×103
银 10.5×103 混凝土 2.2 ×103
铜 8.9 ×103 砖 (1.4~2.2)×103
钢、铁 7.9 ×103 冰 0.9 ×103
灰铸铁 7.2 ×103 石蜡 0.9 ×103
铝 2.7 ×103 干松木 0.5 ×103
活动1:查密度表
一些液体的密度
0.1dm3的酒精
质量m=_________kg
0.08
物质 密度ρ/kg·m-3 物质 密度ρ/kg·m-3
汞 13.6×103 柴油 0.85 ×103
硫酸 1.8 ×103 煤油 0.8 ×103
海水 1.03×103 酒精 0.8 ×103
纯水 1.0 ×103 汽油 0.71 ×103
活动1:查密度表
775.2
1.密度的物理意义
纯水的密度是1.0 ×103kg/m3,它表示:每立方米的纯水质量是1.0 ×103kg。
问:铝的密度、酒精的密度和氧气的密度分别是多少? 它们各表示什么意义?
2.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每种物质都有知己的密度;
各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例1:如图所示,一枚第25届奥运会的纪念币,它的质量
为16.1g,体积为1.8cm3。试求制成这种纪念币的金属的
密度;并判断它是什么金属?
已知:纪念币的质量m=16.1g=1.61×10-2kg
纪念币的体积V =1.8cm3 =1.8×10-6m3
求:制成纪念币的金属的密度ρ
解:
答:制成纪念币的金属的密度为8.9×103kg/m3。
由密度表可知,这枚纪念币是铜币。
计算题一般格式要求:
1.写”已知”,“求”(用等式的形式表示已知的物理量,并统一好单位)
2.写“解”字,并进行求解,计算过程先写公式,带入数据与单位进行运算,计算结果也必须带单位。
3.答题
注意:使用推导式进行计算时须先写出原始公式
某城市有一座大理石雕塑,如图所示,已知其质量为18.5t,它的体积是多少?
雕塑“思想者”
请同学们自己通过查密度表,解决此题,注意解答物理习题的格式
你也来试试!
某地有一水库,如图所示,已知它的最大容积为7.5×106m3,那么这个水库最多可以蓄水多少吨?
提示:m=ρV
一、写出密度公式及进行公式变换:
ρ = m/v ;?m = ρv ;
v = m/ρ 。
二、学查密度表
1. 1m3 的铁,质量m = kg;
0.1dm3 的酒精,质量m = kg;
1g的空气(0℃,1个标准大气压下),
体积V = cm3。
【预习导学】
7.9×103
0.08
775.2
2.查一查金、铜、铁、冰、水银(汞) 、水、氩、氮的密度各是多少,以及它们的物理意义各是什么。如水的密度是
,
其物理意义是
。
【预习导学】
【预习导学】二、查密度表
1.0×103 kg/m3
每立方米的纯水,质量是1.0×103 kg。
【预习导学】二、查密度表
3.比较金与铜、冰与水,看看谁的密度大,思考:
(1)如果两块颜色接近,外形和体积都一样的金块和铜块,如何利用密度快速有效的分辨它们呢?
(2)水凝固成冰后,体积怎么变化?你是如何判断的?
【预习导学】
4.从密度表中,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预习导学】二、查密度表
(1)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2)不同物质,密度也有相同的;
(3)同种物质,不同状态密度不同;
(4)
1. 苏州盘门的钟楼里,有一座唐式铜钟,其质量为9t,它所用的铜的体积是多少?
【预习导学】
【预习导学】三、利用密度公式计算
2. 某地有一水库,已知它的最大容积为7.5×106 m3 ,那么,这个水库最多可以蓄多少吨水?
【预习导学】
【预习导学】三、利用密度公式计算
【合作探究】
四、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活动2” 测金属块的密度
1.根据密度公式 (实验原理),测量密度,需要测出物体的 和
。
ρ=m/V
质量
体积
【合作探究】
四、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活动2” 测金属块的密度
2.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3.列出测量密度的表达式 ρ= 。
密度大小为 。 此金属
可能是 。
(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2)用量筒装适量的水,记录体积v1;
(3)用细线绑好金属块放入量筒中,记录液面刻度v2;
(4)计算密度
ρ=m/(v2-v1)
【合作探究】
四、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活动2” 测金属块的密度
4.实验评估
(1)实验中有没有操作不当的地方?
(2)你在实验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小误差?
【合作探究】
四、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活动3” 测盐水的密度
1.实验原理:ρ=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 。
2.所需器材:
ρ=m/V
液体的质量
液体的体积
天平、量筒、烧杯
【合作探究】
四、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活动3” 测盐水的密度
3.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4. 列出测量密度的表达式ρ= 。计算密度大小为 。
(1)用烧杯装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总质量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录盐水体积v;
(3)用天平称出剩余盐水及烧杯的质量m2;
(4)计算密度
ρ=(m1-m2)/v
【合作探究】
四、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活动3” 测盐水的密度
5. 实验评估
实验中哪个环节出现误差较大?
有没有改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