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15 00:0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新课讲解本课小结随堂训练新课引入学习目标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1.知道文艺复兴的基本史实,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理解文艺复兴的本质。。2. 分析出文艺复兴最先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以及文艺复兴的实质。3.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和重要成就都是历经磨难、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树立开拓创新、敢于坚持真理的信念。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市,是极为著名的世界艺术之都,欧洲文化中心,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歌剧的诞生地,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文艺复兴运动拉开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时代的序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吧。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知识点一 文艺复兴1.时间、地点繁荣的意大利商业城市——佛罗伦萨 问题: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在意大利出现?1、意大利最早萌发了资本主义经济
2、意大利具有丰厚的文化遗产
3、意大利的人才优势 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2.出现背景背景:
经济: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政治:资产阶级反对教会,要求发扬个性;享受
现世生活。
文化: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继承、创新希腊
罗马古典文化。
阶级基础:从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中间产
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主义。3.含义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4.形式促进了人们思想大解放。5.作用5.作用6.指导思想7.实质人文主义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知识点二 但丁1.地位:2.代表作:文艺复兴的先驱。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幻游《地狱》  长诗《神曲》无情地揭露教会的黑暗,热情地歌颂现世的生活,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批判。《神曲》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的赞美,这也是人文主义的典型特征。幻游《炼狱》幻游《天堂》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神曲》插图 《神曲》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天主教会的厌恶。夫子说“现在你应该从怠情中
摆脱出来,因为坐在绒毛上面,
或是睡在被窝里的人是不会成名的;
没有名声而蹉跎一生,
人们在人世留下的痕迹,
就像空中的烟云,水上的泡沫;
因此起来吧!用那战胜一切战役的
灵魂来战胜你的气喘,
假使灵魂不和沉重的躯壳一起下沉。
……”
---《神曲? 地狱篇? 第二十四歌》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于一身。知识点三 达·芬奇1.成就:2.地位: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3.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拉丽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美术三杰西斯廷圣母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大卫》《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最后的晚餐 犹大腓力雅各多马约翰彼得巴多罗买小雅各安德烈马太达太西门巴黎卢浮宫镇馆三宝蒙娜丽莎断臂维纳斯胜利女神像蒙娜丽莎对比一下这两幅画,你觉得人物的表情有什么不同?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什么含义?欧洲中世纪的绘画 神态木然,充分反映了人在神面前的卑微,对神的绝对服从神态自然,面带微笑○这两幅画上的人物表情形成了鲜明对比。中世纪镶嵌画上人物神情木然 ,反映了人们在神权的束缚下,不能自由地表达人的内心情感;而《蒙娜丽莎》中的妇女神态自然,口角含着一丝微笑,恬静之中带有隐约的哀伤 ,富有生命的活力。(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努力冲破中世纪教条对人性的压抑和束缚.)中世纪的圣母像文艺复兴时期圣母像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知识点四 莎士比亚1.代表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2.艺术特色: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经典段落 是对人在宇宙中的价值与地位的肯定,是对人的理性和智慧的褒扬思考:哈姆雷特的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其他作品资料1 天主教会宣称,一切都是上帝的赐与和安排,要求人们信仰上帝,禁绝欲望,消极忍耐,逆来顺受,争取死后升入天堂。
资料2 天主教耶稣会章程规定:下级应像对待基督那样对待上级。下级服从上级,应像死尸那样可以任意摆动,应像手杖那样随便使用,应像蜡团那样可以任意揉搓。
资料3 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说: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资料4 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称赞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作用: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文艺复习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兴起:14世纪,意大利性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影响:出现了大量的巨人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1.右图是文艺复兴时期两部经典作品的书影,这两部作品反映出共同的时代思潮是( )
A.现实主义 B.理性主义
C.科学精神 D.人文主义D 2.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认为“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视野”。这种理念,充分说明了文艺复兴的性质是( )
A.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B.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C.基督教文化的发展
D.封建世俗文化的兴起A 3.某学校在进行探究式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撰写《文艺复兴简史》。为此,同学们收集了很多历史人物资料。其中,对文艺复兴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凯撒 达?芬奇 哥白尼
B.莎士比亚 达?芬奇 但丁
C.伯利克里 穆罕默德 阿育王
D.孝德 莎士比亚 但丁B 4.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作者认为人高于一切,肯定人的价值
B.材料反映的核心内容是理性主义
C.说明了文艺复兴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
D.作者颂扬人的力量,提倡人性的发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