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巩固专讲专练(章末复习+综合测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巩固专讲专练(章末复习+综合测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1-15 09:08:26

文档简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复习巩固专讲专练
章 末 知 识 复 习
类型一 燃烧与灭火
要点简介:(1)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经典例题1 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   )
A B
C D
解析:A项中乙图的蜡烛在空气中正常燃烧,甲图的蜡烛在烧杯内因缺氧而熄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B项中乒乓球片燃烧,滤纸片束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项中小石头不燃烧,小木块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应具有可燃性”;D项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未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未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答案:A
类型二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及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要点简介:(1)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2)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3)新能源的开发;(4)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经典例题2 能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非常重要。
(1)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燃烧时排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减少酸雨危害的措施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油是________加工的产品,在汽油中可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这样做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2)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煤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减少酸雨危害的一个措施是尾气处理达标后排放。(3)汽油是石油加工的产品,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答案:(1)CH4+2O2CO2+2H2O (2)二氧化硫 尾气处理达标后排放(合理即可) (3)石油 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合理即可)
综 合 测 评
一、选择题
1. 储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是(  )
A B C D
2. 2018年4月24日零点30分,广东一KTV遭人为纵火致18人死亡,5人受伤。事故起火原因是犯罪嫌疑人点燃摩托车中的汽油造成KTV火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的氧气是助燃剂 B. 汽油是燃料
C. 汽油是混合物 D. 在燃烧的火焰上盖上木板可以隔绝空气
3. 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A. 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 B. 清除可燃物
C. 隔绝空气 D. 防止食用油溅出
4. 下列关于火灾、灭火和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 着火时,只能用水灭火
C. 高楼发生火灾时可以跳楼逃生
D.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火场的浓烟中爬行逃生
5. 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燃烧一定有火焰
B. 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 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D. 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6.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铜
B. 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煤焦油、航空煤油等
C.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D. 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氢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7. 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  )
A. 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B. 氢气燃烧条件难以满足
C. 制备氢气的原料极其匮乏 D. 氢气燃烧过程难以控制
8. 下列关于“可燃冰”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燃冰”外形像冰,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
B. “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
C. 通常状况下,天然气和水就能结合成“可燃冰”
D. “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能源
9. 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中的热水只是提高温度的作用
B. 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 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 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二、填空题
10. 宁波公交车上备有灭火毯,该灭火毯在无破损的情况下能重复使用。若车内起火,在起火初期快速取出灭火毯,抖开后覆盖在火焰上,直至扑灭。
(1)灭火毯的灭火原理是 。
(2)请你推测,制造灭火毯的材料应具有   等特性。
(3)这种灭火毯我们家庭中也可以备用。若家里的电器起火,使用灭火毯前应先 ,以防止电线绝缘层烧毁而引起电源短路,造成二次火灾。
11.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①和②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① ,② 。
(2)图③是往燃烧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有熄灭锅里的火,还造成图④的后果,其原因是 , ,使燃烧更猛烈;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   。
12.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液氨有望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氧化物,且释放大量热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为了节约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是 (写出一条即可)。
三、实验题
13. 观察与实验是化学重要的学习方式,以下是初中化学教材必做的学生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目的】(1) ;
(2)了解灭火原理并体验实验探究过程。
【实验用品】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角架、薄铜片、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
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   。
【实验内容】利用上述实验用品完成以下实验:
(3)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的实验操作是 。
(4)先取乒乓球片和滤纸片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并观察,再剪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片和滤纸片分别放在薄铜片两侧(如图1所示),加热铜片中部能观察到的乒乓球片和滤纸片的变化现象是 ,证明燃烧需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图1
(5)利用蜡烛和烧杯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你的实验设计是 。
【实验拓展】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冰水中(如图2所示),观察到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请推测其原因是 。
图2
四、简答题
14. 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在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主要有哪些应用价值?(至少答两点)
(2)用扇子扇煤炉火焰,为什么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为什么一扇就灭?
参考答案
1. D 2. D 3. C 4. D 5. D 6. D 7. A 8. B 9. D
10. (1)隔离助燃物 (2)不可燃(或不助燃、耐高温、无毒、不易破损、绝缘性好、柔软性好等) (3)切断电源
11. (1)①隔离可燃物 ②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油的密度比水小 水的沸点比油低导致暴沸 用锅盖盖灭(或倒入青菜等)
12. (1)CH4+2O2CO2+2H2O (2)4NH3+3O26H2O+2N2 (3)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13.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 (2)打火机(或火柴)和石块 (3)用镊子分别夹取石块和棉花,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4)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 (5)点燃两支蜡烛,用烧杯将其中一支蜡烛罩住,观察现象 冰水吸收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阻止蜡熔化和汽化,蜡蒸气减少
14. 解:(1)①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②利用化学反应产生新物质。(合理均可) 
(2)燃烧着的可燃物当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时,火焰就会熄灭。用扇子扇蜡烛火焰时,空气流动带走的热量使其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而炉火的着火面积大,热量多,用扇子扇时不能使温度迅速降到着火点以下,反而由于空气流通,使氧气供给更充分,燃烧更剧烈,所以煤炉火焰用扇子扇,越扇越旺,蜡烛火焰却一扇就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