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时同步训练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1课时 碳的单质
自主预习 要点感知
要点1 金刚石、石墨和C60
金刚石
石墨
C60
元素组成
元素
元素
元素
化学式
/
/
/
结构模型
物理性质
色、透明、 / 体形状的 /体,是天然存在的 / 的物质,无导电性
色,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 ,有油腻感,具有 性
形状似 ,可应用于超导
用途
作 品即钻石,可用来裁 ,切割大理石,作装钻机的钻头等
作 、 、电刷,以及高温润滑剂等
应用于催化、材料、医学及生物等领域
要点2 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木炭具有 性,是由于木炭具有 的结构。活性炭有 性,且比木炭强,常用于 、 等。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1. 下列物质中,可用来制作铅笔芯的是( )
A. 铁 B. 金刚石
C. 石灰石 D. 石墨
2. 碳家族中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如图所示)。关于C60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是一种单质
B. 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 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
D. 它广泛应用于超导、催化材料、医学及生物等领域
3.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
A.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B.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C. 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 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4. 下列物质中,常用作防毒面具中的滤毒剂的是( )
A. 木炭 B. 金刚石
C. 活性炭 D. 炭黑
5. 随着时代的发展,用竹炭纤维制成的床垫、坐垫、枕头、鞋垫等家居产品,因其具有除湿、防虫、消臭等功能深受消费者欢迎。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则竹炭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黑色固体 B. 吸附性 C. 易溶于水 D. 能燃烧
6. 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干电池里的碳棒是由石墨制成的;②电冰箱除味剂是活性炭;③防毒面具是用焦炭吸收有毒气体;④制糖工业用炭黑来吸附有色物质;⑤金刚石不仅能裁玻璃,还能装在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7. 智能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
A. 稳定性 B. 滑腻感 C. 还原性 D. 导电性
8.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金刚石制成钻石 B. 石墨制成金刚石
C. 木炭使NO2褪色 D. 石墨导电
9. 经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纯净物 B. 一定是混合物 C. 一定是单质 D. 一定不是化合物
10. 下表中列出了一定压强和温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的组成、性质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气体性质
H2
CO2
O2
N2
Cl2
气体的沸点/℃
-252
-78
-183
-196
-34
被吸附体积/mL
4.5
97
35
11
494
A. 每个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越容易被吸附
B. 沸点越低的气体,越易被吸附
C. 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D. 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
11. 下列关于几种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璀璨夺目的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 若是铁锁因生锈而难以打开,可向锁孔中加入少许铅笔芯粉末作润滑剂
C. 冰箱因长期存放食物而易产生异味,可在冰箱中放几块干燥木炭以去味
D. 铅笔芯主要是在金属铅的粉末中掺入炭黑而制成的
12. 如图所示,将几块经过烘烤并放冷的木炭(或活性炭)投入盛满红棕色的NO2气体的集气瓶中,轻轻摇动,红棕色逐渐消失。这是因为 ;倒扣的漏斗内水面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3. 下列各图体现了碳单质的用途,请填空:
(1)图A体现的是 的用途,利用了该单质 的性质。
(2)图B体现的是 的用途,利用了该单质 的性质。
(3)图C体现的是 的用途,利用了该单质 的性质。
(4)图D体现的是 的用途,利用了该单质 的性质。
14. 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的立体网状结构不易被外力作用破坏,因而金刚石具有 的性质。
(2)石墨为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能滑动,因此石墨有润滑性,可以用作 。
(3)一定条件下,碳纳米管能转化成石墨,该变化是 变化。
(4)已知硅的一种单质与C60有相同的原子数和类似的结构,有科学家尝试把C60的一个分子放进硅的这种单质的一个分子中,反应形成一种新型分子,该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中碳显-4价,硅显+4价,则该分子的化学式为 。
15. 某校同学在学完“碳的几种单质”一节后,自制了三个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并分别向其中添加了如下表所示的物质,做了三个对比实验。首先取一个大烧杯,装满水,并向其中滴加几滴红墨水,搅拌均匀后,将其分成等体积的三份,再分别倒入三个净水器中,同学们把观察到的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添加物质及质量
实验现象
实验一
1g活性炭
溶液的红色变浅
实验二
2g活性炭
溶液的红色消失
实验三
2g木炭
溶液的红色变浅
(1)通过对上表的比较,你发现的问题是:
① 。
② 。
(2)通过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写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要点感知
要点1 碳 碳 碳 C C C60 无 正八面 固 最硬 深灰 软 导电 足球 装饰 玻璃 电极 铅笔芯
要点2 吸附 疏松多孔 吸附 防毒面具 制糖工业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1. D 2. C 3. D 4. C 5. C 6. C 7. C 8. B 9. D 10. D 11. D
12. NO2气体被木炭(或活性炭)吸附 上升
13. (1)石墨 质软且呈深灰色 (2)石墨 导电性优良 (3)金刚石 硬度大 (4)活性炭 吸附能力强
14. (1)硬度大 (2)润滑剂 (3)化学 (4)Si60C60
15. (1)①实验一和实验二相比,为什么都是活性炭,实验二红色消失而实验一红色变浅 ②实验二和实验三相比,为什么等质量的木炭和活性炭,实验二红色消失而实验三红色变浅 (2)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强(或接触面积越大,吸附作用越强)